践行“让学引思”促进小学语文的深度教学

    韦燕文

    摘要:教师践行“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建构生本课堂,能够让学生不再“读死书”,实现语文课堂的智慧转身。本文主要结合笔者自身执教经验,在教学中践行“让学引思”理念并进行探究与实践,以促进小学语文的深度教学。

    关键词:让学引思 小学语文 深度教学 策略

    教育家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而在于教学生学”。“让学引思”这种新型教学理念,实现了课上以学生的“学”替代教师的“教”,课上教师把话语权留给学生,让学生敢说、能说、会说、愿说。在学生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学生的“思考”“思维”“思路”“思想”这四种状态,让学生的思考变得多方位,把课程教“活”,引领学生亲近自然、参与生活实践、与社会融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导入情境——以“情”优教,以“境”激趣

    (一)以“情”优教

    没有情感流淌、没有人文情怀的教学活动,无法建构师生之间和谐的情绪场,如果教师在课上不重视师生之间的情感投入,那么整个课堂就会出现教师说教,学生被动接受的情况,导致情感被遮蔽起来,课堂生命力也会被消解掉。学生日渐成为情感匮乏、学习体验缺失的人,课堂也就没有了趣味。

    例如,在学习《秋天的雨》这篇课文时,如果课上只有学生读课文、教师讲课文,没有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没有互动和交流,学生局限于生硬地把知识灌输在脑子里,那么课堂教学就会严肃、死板、沉闷。倘若教师能够多观察性格活泼的学生,并引导学生由文题走进自然,通过给学生出示秋天下雨时的课件,引发学生思考:大家知道秋天的雨是怎样的吗?有的说秋天的雨是清凉的;有的说秋天的雨是滴滴答答地下;还有的说秋天的雨很轻。接着,我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情感渗透进去,让学生深入理解文意,感受秋天的雨缤纷的色彩。可见,给课堂注入情感,并不是脱离课文教学,而是促进课堂深度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让学生认识到语文这门学科除了具备工具性外,还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也使整个教学活动实现有效深入。

    (二)以“境”促悟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协作的活动。过去的课堂以知识为主,导致教学的生命力很微弱。随着新课程的推进,我们要打造出以生为本的生命课堂,不仅每个学生都处于学习的状态,而且每个学生都在认真地生活着,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构成教学生态。

    例如,在执教《落花生》这篇课文时,教师给学生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并联系生活,将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与日常生活中学生所见所闻的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联系起来,比如说,联想到那些奋战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人员;用勤劳的双手,不畏风雨,穿梭在城市各条马路上的清洁工;用汗水浇灌、用心血滋润、用智慧引导学生的教师;等等。由此,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主动亲近文本、亲近生活,并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提高学习能力。可见,在文本与学生之间,教师起着中介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增强了认知体验,使教学更富有生命力,最终把情感渗透到每个孩子的内心,使课堂焕发出生命色彩。

    二、问题导学——“让学”妙“嘴”生“花 ”,“引思”开拓思维

    (一)“让学”妙“嘴”生“花”

    在践行“让学引思”理念的深度教学中,我们要让学生体会“让学”的含义,并根据所有学生的学情来设计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质疑、说话的机会。

    例如,在学習《植物妈妈有办法》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在课前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预习课文的情况,然后抓住“植物”一词,让学生说一说文中写了几种植物,这些植物都是用什么办法来传播种子的。一位学生说里面有蒲公英、苍耳和豌豆;另一位学生说借助于风力,蒲公英种子被风吹到哪里就在哪里降落,但是我没弄清楚苍耳是什么,我没有见过。针对学生这个问题,有没有能介绍一下苍耳这种植物的?一位同学主动站起来说,我在家预习的时候,查了一些苍耳的图片,从外观上看它们长了很多的小刺,整体是绿色的,很容易粘在衣服上,我看了一段视频,知道苍耳是依靠动物传播的。之后有同学说,那怎么传播呢?看着学生们连连发问,我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苍耳这种植物的视频,让学生观看苍耳传播种子的过程,此时,学生都沉浸在探索新知的画态中。看完视频以后,学生的疑问解开了,有学生说大自然很神秘,连植物在传播种子的时候都有着自己的办法。接着,学生在自主预习知识的基础上,自读这篇科普文章。整节课有学生的质疑,也有学生的“说”,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不仅启迪了思想,而且享受了审美乐趣。

    (二)“引思”开拓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有话语权,同时在学生遇到学习问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引导学生思考,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这样才能开拓学生的多元思维。

    例如,在学习《纸的发明》这篇课文时,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我们的学习和生活都离不开纸,那么你们知道发明纸的人是谁吗?纸是用什么制造出来的呢?学习《纸的发明》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带着问题,由浅入深地阅读课文,并在找寻每个问题的答案时加以思考。教师在问题的设计上,不仅要激发学生的思维,而且还要创设开放的课堂环境,让学生自主行动起来,无论是学生之间的探讨,还是学生自主查阅资料,都能促进学生多元化思考。在完成这一环节的教学之后,把学生带入“引思”的教学中:大家知道为什么只有蔡伦的造纸术被传承下来了吗?有的学生说,因为蔡伦不断总结前人的经验,有钻研的精神;还有学生说,这种造纸技术高超,易于保存和推广,被人们认可;等等。课上学生经过自己的探索来学习,并积极思考每个问题,主动性很强,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三、发动“让学引思”合作、互动机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导者,而是以引导者的身份,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课上教师给学生创造合作、探究、互动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知识海洋中徜徉,并针对学习问题,进行思维的碰撞,使“让学引思”教学理念全面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例如,在执教《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时,我把课堂“让”了出来,并引导学生和同桌合作完成学习内容。其中一位饰演陶罐,另一位扮演铁罐,同桌二人要分角色朗读,还要注意朗读时的人物神态和语气,比如说,要把陶罐这个人物的谦虚的态度表现出来,要把铁罐的傲慢无礼的体现出来,学生只有真正进入人物角色对话中,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这篇课文要揭示的做人道理。接着,在学生完成了合作朗读之后,让学生整体合作,互相讨论:故事中的“陶罐”和“铁罐”之间,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文中哪部分的对话让你发现陶罐和铁罐的性格?学生开始了讨论。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使课堂散发出人文情怀,而且在学生合作扮演文本角色进行朗读的过程中,唤起了学生的思考认识,并让学生由此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总之,语文课程有着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课堂上,师生之间互动、合作,互相之间理解,才能构成和谐的教学生态。“让学引思”教学理念的全面渗透,让课堂教学有了生命色彩,体现出学生的积极主动。学生在质疑、发问、解决问题中锻炼自我,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提升语言组织能力,践行“让学引思”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陈月娥.“让学引思”,开创小学语文教学新视角[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