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邵爱惠

    〔摘要〕本文在论述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现状及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进一步比较了不同类型(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适应差异,以期帮助教育决策者、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对流动儿童有一个更加直观、全面的认识,更好地理解流动儿童的发展特点,及时发现并预防流动儿童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进而可以引导流动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和社会,促进流动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生活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20)35-0004-04

    近年来,随着流动儿童的数量和规模的迅速增长,了解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探索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和机制,进而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他们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是研究者们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大多把流动儿童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对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而实际上不同类型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以及影响因素均存在差异。本文在从整体上关注流动儿童适应性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流动儿童的两种主要类型——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以及影响因素,从而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

    一、流动儿童的概念

    按照公安部颁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中的概念界定,流动儿童少年是指6至14周岁(或5至15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在流入地暂时居住半年以上的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也可以叫“流动人口子女”。段成荣[1]把流动儿童定义为跟随父母离开户籍登记地到其他地方生活学习的0~17周岁的儿童。刘清[2]认为,流动儿童是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到达流入地半年以上的4至 14岁的儿童。陈黎[3]认为,流动儿童是流动农民工的子女或外来人口的子女。陈敏[4]提出,流动儿童为户籍不在本地但在本地居住并就读半年以上的6至16岁的少年儿童。综合有关流动儿童的不同概念,本文界定流动儿童为:跟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从农村迁往城市,并在城市生活半年以上的有学习能力的儿童。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数据测算,我国0~17岁城乡流动儿童的数量为3581万,比2005年增加了41.37%,并且有继续增长的趋势。如此庞大而且还在不断增加的儿童群体的社会适应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一个焦点。

    二、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现状

    社会适应的概念性定义指的是“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个体的观念、行为方式随之而改变,使之适应所处的社会环境的过程”[5]。根据这一定义,个体的社会适应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心理层面,另一个是行为层面。其中,心理层面主要包括抑郁、焦虑、主观幸福感等,行为层面主要包括学习成绩、行为问题等[6-7]。

    社会适应是流动儿童初到城市和在城市生活发展的重要问题,国内研究者对我国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目前大部分的研究认为,相比城市一般儿童,流动儿童更易出现适应性问题。流动儿童从农村迁到城市,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变化很容易导致流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问题。

    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大致表现为四个方面:人际情感失调,人格或个性缺陷,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高及行为问题的共病率较高[8]。研究表明,流动儿童在人格方面存在自卑、胆小和敏感等问题,在人际交往中存在挫折感、孤僻、敌对等倾向,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明显低于本地儿童[9]。在人际交往方面,一部分流动儿童容易过度拘谨和自我保护,还有一部分表现出攻击性行为[10]。徐华潇[11]的研究显示,流动儿童的同伴关系不如城市儿童,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较弱,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障碍。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12]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与北京儿童和留守儿童相比,社交焦虑、孤独感最强。王中会、Gening Jin、蔺秀云[13]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更易出现抑郁、孤独等适应问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所课题组的研究也发现,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幸福与满足感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在流动儿童中,学习成绩较差者占20%,而同龄儿童学习成绩较差的比例为3.3%[14]。在行为问题方面,研究表明,与城市儿童相比,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较为突出[15]。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等[16]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检出率高于城市儿童。余开静[17]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如撒谎、偷盗、不遵守校规、打架斗殴等发生频率明显高于非流动儿童。

    三、流动儿童社会适应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

    關于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相对较少,已有研究表明,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因素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同伴因素几个方面。

    个体自身因素方面,个体的人格特点、流动年龄、性别、户口来源地等因素都会对社会适应产生影响。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等[16]研究了人口统计变量对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具有显著的年龄效应,三、四年级流动儿童在幸福与满足、自我概念和焦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五、六年级的儿童,四、五年级流动儿童在合群上的得分低于六年级的儿童;研究还发现,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存在显著的性别效应,女生在自我概念上的得分高于男生,女生社交退缩的发生率高于男生,男生在攻击行为、违纪行为上的发生率高于女生。不同学者的研究均表明,流动儿童的人格特点对其适应产生重要影响,人格中的开放性、外向性和情绪性能直接预测儿童的问题行为,积极应对方式和高自尊能起到调节作用,促进流动儿童的心理健康[15,18]。

    在家庭因素方面,李文君、王锋[19]的研究发现,与父母相处的时间、家庭环境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有着显著的影响。陈丽和刘艳[20]的研究发现,流动儿童的亲子沟通状况能够正向预测其自尊和主观幸福感,负向预测内、外化症状,能抑制问题行为的发生。靳小怡和刘红升[21]的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对流动儿童的适应性产生影响。此外,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亲子依恋、家庭功能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产生影响[22-23]。

    学校因素方面,研究表明,流动儿童所在的学校类型、同伴交往的质量、师生关系的状况等都会影响其社会适应性。良好的同伴和师生关系有利于流动儿童形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积极的品质,很好地完成社会化[19、24-25]。孙晓莉和栾文娣 [26]的研究发现,同伴关系是影响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因素方面,宋潮和王建平[27]的研究表明,流动儿童的社会支持、学业压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密切,社会支持既直接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又间接通过心理韧性对学业压力产生影响,从而进一步影响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社会制度的不完善也是导致流动儿童适应性差的原因之一,尽管流动儿童越来越多,但是国家目前依然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护流动儿童的权利,绝大多数流动儿童不能享受与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资源和教育权利。而且社会大众往往对流动儿童有一定的偏见,认为流动儿童素质低、不讲卫生等,这些偏见会使流动儿童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不流于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

    四、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对比研究

    流动儿童在城市中接受教育存在两种情况,一种是公办学校,一种是打工子弟学校,因此形成了流动儿童的两种类型,即公办学校流动儿童和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两类学校中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是否存在差异?哪一种学校的流动儿童适应得更好?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

    有的研究支持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更好。如李晓巍、邹泓、王莉[28]认为公立学校的教学设施、师资配备、文化氛围等方面都显著好于打工子弟学校,在公立学校学习的流动儿童可以与城市儿童面对面地交流,增加对彼此的理解,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而促进其学校适应。有研究表明,公办学校流动儿童的行为问题和受歧视感要好于打工子弟学校中的流动儿童[25]。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29]的研究表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自尊发展水平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12]的研究表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感受到社会歧视的得分显著高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得分,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社交焦虑、孤独感、抑郁上的得分高于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得分。

    而有的研究则认为,打工子弟学校更利于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从儿童心理发展角度看,打工子弟学校可能更适合流动儿童,可以使他们在平等的环境中拥有一个健康的心态。江西省南昌市公立学校中的流动儿童在儿童孤独感、适应不良、情绪不平衡、敌对、心理不平衡这些方面的得分显著高于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和公立学校中的当地儿童[30]。周浩[31]的研究表明,与北京当地儿童和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相比,打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孤独感更低。

    五、结语

    尽管目前关于公办学校和打工子弟学校中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和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结论不尽一致,但是研究普遍认为,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者关注這一领域,进一步探索不同类型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和影响因素、影响机制的差异,需要更多的政府部门、教育工作者关注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为流动儿童提供多方面的帮助、支持和指导,不断改善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段成荣.我国流动和留守儿童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2(1):46-50.

    [2]刘清.城市农民工子女的心理状况调查与对策研究[D]. 南昌:南昌大学,2007.

    [3]陈黎.流动儿童的“自我” 概念形成中的利弊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06(11):9-13.

    [4]陈敏.流动儿童社会适应性研究综述[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3(3):13-15.

    [5] 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6]方晓义,徐洁,孙莉,等. 家庭功能:理论、影响因素及其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J]. 心理科学进展,2004(4):544-553.

    [7]雷雳,王争艳,刘红云,等.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与家庭环境系统和社会适应关系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2(1):14-20.

    [8]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与实务[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9]白文飞,徐玲.流动儿童社会学研究综述[J].教育导刊,2008(5):15-17,49.

    [10]徐晶晶.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10(10):62-68

    [11]徐华潇.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的成就动机及其对学业成就的影响研究[D].南京:南京邮电大学,2013.

    [12]蔺秀云,方晓义,刘杨,等.流动儿童歧视知觉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及其心理机制[J].心理学报,2009,41(10):967-979.

    [13]王中会,Gening Jin,蔺秀云.流动儿童心理韧性对其抑郁、孤独的影响[J].中国特殊教育,2014(4):54-59.

    [14]胡进.流动人口子女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干预[J]. 教育科学研究,2002(11):52-53.

    [15]李晓巍,邹泓,金灿灿,等.流动儿童的问题行为与人格、家庭功能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54-59.

    [16]王芳,吴晓丽,沈玉林,等.小学民工子女的自我概念和行为问题[J].中国校医,2005(4):345-347.

    [17]余开静.社会转型期流动儿童社会化偏差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2.

    [18]陈新,刘杨.我国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研究述评[J]. 社会心理科学,2010( Z2):62-67.

    [19]李文君,王锋. 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研究[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53-55.

    [20]陈丽,刘艳. 流动儿童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 中国特殊教育,2012(1):58-63.

    [21]靳小怡,刘红升. 农民工教养方式与流动儿童心理弹性:特征和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8(2):50-59.

    [22]卿再花. 流动初中生问题行为与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9.

    [23]瞿玥涵,陈晓庆,孙浚岚,等. 流动儿童亲子依恋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39-41.

    [24]吴新慧.融合教育:流动儿童师生关系及其校园适应[J].教育科学,2012(5):73-78.

    [25]曾守锤.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教育安置方式的比较及其政策含义[J].辽宁教育研究,2008(7):46-49.

    [26]孙晓莉,栾文娣.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C].见:李其维主编.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上海,2005.

    [27]宋潮,王建平.流动儿童社会支持与学业压力的关系: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J]. 心理学探新,2017,37(6):561-566.

    [28]李晓巍,邹泓,王莉.北京市公立学校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学校适应的比较研究[J]. 中国特殊教育,2009(9):81-86.

    [29]李小青,邹泓,王瑞敏,等.北京市流动儿童自尊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学业行为、师生关系的相关研究[J].心理科学,2008(4):909-913.

    [30]邱达明,曹东云,杨慧文.南昌市流动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J].中国健康教育,2008(1):33-37.

    [31]周浩.流动儿童心理状况及讨论[J].人口与经济,2006 (1):48-55.

    (作者单位: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北京,100101)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