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群文阅读,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朱瑞群

    群文阅读是常见的语文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提升大有脾益。所谓群文阅读,实际就是一种围绕固定议题,选择适宜的文章,让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围绕议题,依据所选择的文章展开阅读的独特阅读形式。而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将群文阅读引入到语文课堂之中呢?本文将结合笔者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语文教学中群文阅读的具体实施。

    一、迁移型群文阅读,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文阅读技能、提升语文素养一直是我国语文教学开展的重要任务。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发现,当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点的时候,如若我们能够提供更多的相似例证,学习迁移的效果往往会更好。鉴于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的信息,更需要了解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兴奋点,通过引入相似例证的方式,进行群文的合理组合,从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类比迁移。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程度与记忆,还能有效提升学生解决同类问题的能力。

    例如,当我们在教学《荷塘月色》这一篇课文时,首先就应当明确这一篇课文采用的是“游踪”的写景方法,将大片碧绿的荷塘美景描绘得淋漓尽致。然后,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互动,通过画导游图或制作风景图表的方式进行辅助教学,这种互动性与趣味性都较强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障学生的广泛参与。学生在画图与表格制作中能感悟到一点写景的技巧,但是往往会感觉有所欠缺。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选择相似的文章进行组文。笔者在实际的教学中应用的是《小石潭记》以及《黄山记》这两篇文章。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再次利用画导游图的方法对这两篇文章进行深入的阅读,找到这类写景文章的共性。

    最后教师再加以点拨,告诉学生游记就应当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特以及言之有情等。这种群文閱读的引入,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起写游记类文章的整体框架与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拓展型群文阅读,拓展学生语文视野

    著名学者朱永新曾经谈到过,教科书虽然是我们的母乳,但是一直都“吃”的话就容易造成营养不良,很难给人们带来真正的收获,而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如果不能广泛研究人类的经典著作,那么学生未来的发展道路一定不会走太远。就当前现状来看,我们现行的教材实际都是经过多次删减与精选的。如果教师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能够合理地引入群文辅助教学开展,那么学生的阅读量必然会得以提升,阅读课的开展也将更有意义。

    例如,当我们在教学《智取生辰纲》这一篇课文时,虽然通过文章对吴用等人截取生辰纲的过程进行了细致描绘,学生能够在阅读的时候感同身受,从文章中的二下蒙汗药情节中感受到吴用的机智,但是如果仅凭借这一篇文章的阅读,学生对于吴用等人的认识将会一直停留在一个机智的人物形象上。而事实上,在水浒传中吴用的形象还是十分立体鲜明的,除了机智外,吴用还是一位沉着冷静、狡猾机敏的人物。对此,教师就可以引入《梁山泊举戴宗》《使时迁盗甲》以及《智取大名府》这三篇文本,学生通过对这三篇文本的深入阅读,就能真切感知到吴用为达目的而不择手段的性格,这样吴用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就变得更为立体了,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开拓语文视野,提升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分析能力。

    三、比较型群文阅读,强化学生思辨能力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可知“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有敏锐的思想,且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与探索精神,对于自然、社会以及人生都应当有深刻的认识,而我们培养的学生必须要较强的思辨能力。”现阶段,我们的语文课堂总是能够围绕各式各样的问题展开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进而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就可以将类似的群文进行组合,让语文课堂变得思辨起来。

    例如,当我们以“海燕”这一角色为探究主题时,就可以引入《海燕》《海燕练飞》以及《海燕与船长》这三篇文章进行群文组合,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海燕的角色。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去比较狐狸这一形象在不同类型文本的表现方法,通过比较后,学生就能知道在故事中,往往采用的是夸张以及拟人的方法进行形象的塑造,而在小说中就更多遵照狐狸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性,大多采用写实的方法进行形象的塑造。学生通过比较性的群文阅读方法,发现不同文本对于形象塑造方法的不同,能够有效冲击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其思辨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不仅富含情感,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的重要工具。教师在教学《故乡》这一篇课文时,通过自身富含情感的述说,以及组织学生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必然能够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如果教师还能将学生的这种情感引入到相似类型的文章中,开展群文阅读,就能帮助他们更快地将情感投入到阅读中,促使学生与其他相似的文章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有效升华学生在阅读时的情感。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侨联中学(51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