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对社会生态文明的影响

    董亭亭

    摘要:毛泽东思想是根据我国国情提出的,其中关于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兴修水利加强社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我国的人口发展以及社会协调发展而提出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于卫生运动的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各项内容蕴含丰富的生态经济思想内涵。为我国生态建设理论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经验借鉴,为实践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及“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进一步推进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生态经济;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6)09-0043-02

    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进行环境改造的过程中,不断的满足人类发展需求为人类造福,同时还能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良好成果,这也象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不断进步。根据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我国的发展开始与自然有着非常重要的联系,相互依赖。而社会对生态环境建设有着前所未有的重视,开始探究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为我国的环境发展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缓和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早在20世纪初期,毛泽东就已经开始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多年的实践与我国国情的总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对环境发展不断调查与研究,不断探索能够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的有效方式。如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发展林业、农业生产,保证水利为社会发展做出的经济方面的贡献以及对生态方面的帮助,同时还有经济与人口之间的关系等,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意义的理论基础,符合我国的国情需求,也有利于马克思主义思想在中国的进一步推进,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满足我国的经济发展与生态发展需求。

    一、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的含义

    (一)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共同发展

    自然资源是人类可以生产、生活的前提,是不可能分割出来的一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在《论十大关系》中,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并且已经意识到:空气、森林、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不仅能够影响人类的正常生存条件,还是生产力中不能缺少的部分,也关系到国家的综合实力,是衡量国力的一项重要标志,所以,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对于自然资源必须要合理利用并且加以保护。

    毛泽东指出,自然资源非常稀缺并且很多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在正常的利用中必须要节约并且加以保护,注重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不能以牺牲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发展,这样是得不偿失的。早在1965年1月,毛泽东就已经提出了要对环境保护不能浪费资源的想法,并且,还要每个部门之间可以相互配合,能够减少自然资源开采过程中的浪费现象,如果不能做到相互合作,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可能建造出来的内容都没有办法符合整个社会的发展需求,应该在综合利用上下功夫。

    毛泽东对综合利用这一思想有一个非常生动的比喻,就像“打麻将”一样,可能上家打出来的“废物”成为了下家赢牌的机会,要变废为宝,才能得到更多能赢的机会。

    (二)开展增产节约运动,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益

    在毛泽东反对浪费资源的同时,还提出了要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说法,以最小的资源创作出最大的财富,加强资源使用效率。在1957年,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讲话中指出:必须要全面持久的进行节约,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实行节约增产的工作,反对铺张浪费,这对于经济增长上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有着很大的意义,同时,在政治上也起到了重大作用。通过这一举措,可以让全体人民意识到我国是经济上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要想真正变成一个经济、政治强国,需要进行几十年的艰苦奋斗时间,在这段期间内,需要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勤俭建国的方针政策。虽然,我国现在是经济困难时期需要进行财力与物力的积累,但是,并不是我国渡过这一段时间就可以不思节约了,需要一直秉承这样的思想,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达到物尽其用,改善组织与经营管理、劳动关系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的节约人力、物力,逐年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个人收入和个人累计,让人们生活更加富强。

    (三)注重全面开发,重视大江大河的治理工作

    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很多地方可能受到不同环境、自然灾害的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发展农业的地方,水资源造成的自然灾害影响尤为严重,为了能够减少水旱灾害对人们的影响,毛泽东把对重要水段的治理与开发摆在了非常重要的日程上,并且把长江的水患治理以及修建三峡工程和南水北调等一系列决策进行实施,对大江大河的治理方面有着非常突出的成效。以治理淮河水段为例,1950年,淮河发生水灾,灾情特别严重,在水灾发生的三个月后,毛泽东直接指出要对淮河治理工程进行开工,不能拖延,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大型治水工程。经过8年的治理,直到1957年冬天,治理淮河工程已经初见成效,大大减少了水灾对淮河两岸的危害。

    (四)爱国卫生运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对卫生的意识比较低,个人卫生情况恶劣,各种传染病流行,医疗水平低,危害严重。卫生部门于1950年8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毛泽东为大会题词: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人员,组成统一固定战线,为人民的卫生工作而努力奋斗。这奠定了我国开展卫生工作的基础。在1952年12月的第二次卫生会议上,毛泽东指出,要全员动员,讲究卫生,减少疾病困扰,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打赢细菌这场战争。1953年12月的第三次卫生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要坚持不懈的把爱国卫生运动和流行疾病预防工作继续开展,保证人民的健康安全。到1955年12月,毛泽东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提出,在之后的七年之内,必须要消灭一些一直危害人民健康和牲畜生命的疾病,如血吸虫病、血丝虫病、鼠疫等,加强对这些疾病的治疗和防御,让人们远离这些疾病的困扰。1956年1月,毛泽东主持制定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对荨麻疹、伤寒等疾病的治疗的决心,保障人们的身体健康。

    二、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启示

    (一)保护生态环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毛泽东生态经济思想的关键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才是对经济发展的最大贡献。过去我们没有意识到生态平衡对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为了能够达到经济效益,不断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利益,例如:乱砍滥伐森林造成了水土流失,践踏植被使土地遭到破坏,污染物排放污染了空气、江流等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这些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还造成了植被、生物物种的减少,土地沙化面积扩大,洪灾泛滥等严重的后果,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威胁。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必须要让自然资源与经济共同发展,深入研究生态平衡的影响要素,把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放在首位,保证生态资源与功能的平衡运行,不能为了经济而影响生态平衡。

    (二)树立科学消费观念,营造健康生活

    在保护生态环境,经济与环境共同发展的同时,还要关注人们正常消费观念的树立,反对铺张浪费也是对生态经济发展的又一指导思想。开展节约高效的消费模式不仅能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同时还能解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弘扬科学的消费观念,注重生态资源的承受能力,维护生态环境与生态平衡,让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不能以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代价而进行生产和消费,一定要注重公平性以及消费公平性。要开辟新能源,发展生态产业,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要提升科学技术水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能源节约。此外,还要加强对理性消费观念的宣传教育,主张适度消费、文明消费、公平消费、绿色消费等等,这样才能引导消费者做出最正确的行为方式,树立正确消费观念。

    (三)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

    毛泽东在进行生态建设理念中,不仅倡导植树造林,兴修水利和环境治理,对于农业的发展和我国的经济建设同时也进行了规划,使生态经济建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共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国正进行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发展和建设,需要走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结合的道路,不能效仿西方国家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方案。所以,必须要加强我国的生态农业建设、生态工业改革、生态信息业发展、生态旅游业的不断进步等,对大气、森林、海洋等方面的污染问题进行治理,对已经出现的海洋污染以及土地荒漠化及时提出治理方案,变废为宝,保护植被、保护水资源、保护农业用地,让人类与自然资源和谐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四)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

    以人为本是毛泽东思想的根本宗旨,一切思想都要以人为根本,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建民之所需,所有的政绩都是应该围绕着人们的生活而来,为人们创造更宜居的生活环境。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了解所做的一切应该是以什么为出发点,保证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有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与发展。目前,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事业中,领导干部的所有工作出发点都是要以人民的利益为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都围绕着人民的利益,统筹兼顾,考虑长久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徐岩.论毛泽东的生态环境思想[J].鸡西大学学报, 2013,(2).

    [2]谢治国,胡化凯,张逢.建国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政 策的发展[J].中国软科学,2015,(9).

    [3]桑艳.马克思生态经济思想的启示[J].中外企业家, 2013,(33).

    [4]张胜旺.马克思恩格斯生态经济思想的现实解读及 当代价值[J].理论月刊,2012,(1).

    [责任编辑:秦 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