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语法视角下多模态话语的互动意义与人物形象建构

    摘要:视频是一种典型的多模态语篇,涉及文字、声音、图像、色彩等多种符号。本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理论为基础,以英文版《出师表》视频为例,着重分析该视频传递的互动意义及其在人物形象建构中的作用。

    关键词:多模态;视觉语法;互动意义;形象建构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6-0017-02

    在信息时代,语言模态不再是表达意义的唯一途径。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西方兴起,学者们开始关注多模态语篇在语言学研究中的重要性。Kress和Van Leeuwen[1]在系统功能语法的基础上,建立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觉语法框架,成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重要理论工具,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奠定了基础。目前,我国在传承、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更是需要借助多模态手段。如今,许多古代典籍经过改编后,被赋予了新的文化生命力,以各种各样的多模态表现形式(如漫画、舞台剧、电视剧、电影、视频等)再次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

    1 Kress和Van Leeuwen的視觉语法

    多模态话语分析是以系统功能语法为土壤发展而来。Kress和Van Leeuwen受到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影响,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视觉语法理论。他们认为,视觉语法理论可以用于研究非语言符号的研究,包括图像、声音、颜色、排版等。韩礼德在系统功能语言学中提出了语言的三大元功能[2]: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而视觉语法理论正是受到了韩礼德思想的影响,认为多模态语篇中存在表征意义、

    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1]。表征意义(Representational

    Meaning)对应概念功能,反映多模态语篇中人物、地点、环境等表征之间的关系。互动意义(Interactional Meaning)对应人际功能,反映图像互动参与者与表征参与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具体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和情态实现。构图意义(Compositional Meaning)则对应语篇功能,主要依靠信息值、显著值、框架来实现。本文聚焦多模态语篇的互动意义,探究视频语篇向观众传达互动意义的功能。

    2语料选择

    本文选取英文版《出师表》视频[3]作为研究对象。前段时间,电视剧《虎啸龙吟之军师联盟》播出,其中诸葛亮的扮演者王洛勇朗诵英文版《出师表》的视频引起热议,该视频的受欢迎程度甚至超过了电视剧本身,并开始在外网传播。《出师表》作为诸葛亮上书后主的表文,是诸葛亮北伐临行前的肺腑之言。王洛勇充满感情的朗诵、视频大气的配乐、镜头色彩的运用等让观众们为之动容,深切体会到诸葛亮身为蜀汉丞相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视频传递出的互动意义对诸葛亮形象的建构有很大帮助。

    3语料分析

    3.1 接触

    接触是指图像参与者的目光与观看者之间的接触关系,是互动意义中最重要的因素。当参与者目光不与观看者接触则是提供,当图像参与者的目光指向观看者则是需求。视频中的画面有两类,一类是演员王洛勇出现在黑色背景中朗诵英文版《出师表》;另一类是穿插的电视剧画面,展现了诸葛亮带兵征战的场景。由于《出师表》原文为一则表言,主要的言语功能在于提供信息,视频版也是如此,所以朗诵部分与电视剧画面部分均未出现参与者目光直接指向观看者的情况。视频中主要的接触关系是提供。首先,在朗诵镜头中,如视频21秒及1分12秒处,图像参与者是王洛勇,他以诸葛亮的视角朗诵英文版《出师表》。他的目光始终偏向左侧,与观看者没有直接接触,而是以一个老臣的角色,眼含泪光地进行陈述,仿佛有着无限感慨。其次是穿插在视频中的电视剧画面,如视频4分40秒处,诸葛亮临终前抬头看向天空,显示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悲壮。这些画面也是一种提供,从侧面显示出诸葛亮为了蜀汉倾尽全部、用心良苦。视频通过提供型的接触,向观众展示出诸葛亮作为忠臣,其形象中的悲剧色彩。

    3.2 社会距离

    社会距离主要描绘的是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远近关系,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镜头及取景框架决定了社会距离。社会距离越小,图像的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的关系越近;反之亦然。近景显示参与者的头部和脸部,如视频3分41秒处诸葛亮提笔书写《出师表》且泪流满面的画面;中景显示整个人物画面,如视频1分18秒处士兵吹响战斗号角的画面;远景则用于表示远距离镜头,如视频1分51秒处诸葛亮逆着人群行走的画面及3分处诸葛亮领兵深入不毛之地的画面。镜头的远近切换从聚焦人物细微的面部表情到展现宏大的作战场面,使整个视频兼顾情感表达和史诗感的表现。通过社会距离的变化,使观看者时而关注诸葛亮人物本身的情绪和动作,了解人物内心和动机;时而关注沙场上的战斗等,从侧面渲染了人物形象中为国献出一切的忠心不二的特点。这也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互动意义,使观众心目中诸葛亮忠臣和功臣形象更加鲜明。

    3.3 态度

    态度也是一种表达图像参与者与观看者之间关系的方式,根据视觉语法,态度主要由视角来体现,不同的视角决定了图像所传递的不同态度。Kress和Van Leeuwen认为,视角包括水平视角和垂直视角。水平视角指参与者正面面对观看者的情形,如视频中所有朗诵镜头。这些画面中只有王洛勇一人,这种正面视角能够将其通过眼神、声音、语调等表达的情感直接呈现给观众。王洛勇的朗诵充满感情,仿佛就是一个蜀汉老臣用心良苦地劝告着后主,也包含着出师北伐的决心,水平视角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了视频对诸葛亮的忠臣形象塑造。而垂直视角则包括高角度拍摄和低角度拍摄。高角度拍摄指俯视角度,如视频4分08秒处,诸葛亮用手抚摸竹简的镜头;低角度指仰视角度,如视频3分22秒处士兵在马上拼死征战的场面。这些能够使视频观看者的视角随着参与者视角的变化而变化,使观看者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能体会视频所传递的情感和人物形象的建构。

    3.4 情态

    系统功能语法中,情态是表达人际意义的重要途經。情态在图像等模态中可以表现为颜色的明暗,同样可以用于表达互动意义。在视频语篇中,色彩是能够向观众传递重要的情态信息,从而使视频所要表达的情感及人物形象更加明确。从色彩的明暗程度来看,色彩越少(饱和度、对比度越低),情态值越低;色彩越多(饱和度、对比度越高)则情态值越低。视频中,朗诵的画面一直以黑色为主要的背景色,突出朗诵者在视频画面中的存在,表达了较高的情态值,突出朗诵者的作用;而穿插的电视剧画面则运用了多种明暗的表达,如1分56秒诸葛亮身穿白衣抚琴的画面对应“臣本布衣”,表达了诸葛亮曾经平凡、安静的生活状态,展现了诸葛亮曾经作为“卧龙”时修身养性、韬光养晦的特点;战争场面则多用鲜艳的色彩表达,如视频4分45秒处诸葛亮劳累过度,在前线倒下时,洁白的羽毛扇上洒上的颜色鲜红的血,白色与红色形成强烈的视觉冲突,是一种强烈的情态表达

    4结语

    视觉语法认为,多模态文本与普通的单模态文本一样,能够像观众传递一定的交互意义,具有互动功能。也就是说,视频语篇中,语言文字、图像、音乐、色彩等模态共同作用,彼此协调,协同作用于帮助多模态语篇的作者向观看者传递信息。

    本文通过对英文版《出师表》视频的多模态互动意义分析,发现视频语篇中互动意义的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建构有很大的帮助。通过接触、社会距离、态度、情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及例证,我们发现,诸葛亮形象中的悲剧色彩及其忠心耿耿的特点被展现得淋漓尽致。这不仅是《出师表》原文的原因,更是因为在多模态语篇中,各种模态都参与到人物形象建构的过程中来了。观看者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简短的视频,洞悉诸葛亮伟大的一生和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形象。

    参考文献

    [1]Kress,G.,Van Leeuwen,T.Reading images:The grammar of the visual design[M].London:Routledge,1996.

    [2]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3]诸葛亮扮演者深情朗诵英文版《出师表》[EB/OL].(2017-12-28)[2020-05-04].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W411b75P?from=search&seid=8719255523

    216206125.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顾欣珺(1997—),女,安徽滁州人,硕士, 研究方向:翻译学。

    指导老师:郑元会(1967—),男,陕西咸阳人,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翻译学、功能语言学及外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