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花为媒叙事融情

    宗轶丽

    

    当下,学生惧怕写作,从根本上来讲,是缺乏创作的内在动机。一则往往是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在选材方面犯难。二则是有话可说了,却不知如何运用既有的写作素材,通过适当的裁剪,来组织行文。写什么?怎么写?“素材选择”与“素材运用”无疑成为了问题的焦点。

    笔者认为,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对自然界花草树木的描摹随处可见。这些文字往往融入了古代文人细腻的生活体验,构成一种独特的审美意境。而诸如屈子的“香草美人”,陶潜的“东篱饮菊”,则是源自草木世界的一種精神升华。基于这样的文化审美积淀,通过系统的方法指导,引导学生在习作中巧妙融入“植物类”素材,这无疑为拓展写作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丰富的可能性。

    那么,选择哪些“植物类”素材入文?怎样“运用”这些素材来行文?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已尝试完成多个“植物类”素材入文的研究专题。本文拟以“桂花”专题为例,探讨“植物类”素材在记叙文写作中的具体运用。

    一、文字素材的积累

    孩童学语,学生习作,无不是从“模仿”开始的。因此,引导学生先接触大量相关文字素材,获得直观的文字体验和情感浸润,这是第一步。这个过程大致为:搜集名家名篇,摘抄整理描写“桂花”的片段佳句。搜集整理与“桂花”相关的古典诗词。观察桂花,以“桂花”为描摹对象,完成若干片段仿写。

    通过引导学生逐步积累以上文字素材,完成基于直观生活体验和大量阅读后的文字输入与输出,将片段仿写做精做细。这既为后续完篇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文字素材,又为素材的进一步归纳整合做好了准备。

    在“桂花”专题下,我们共搜集了阿来,琦君,丁立梅,郁达夫等作家的数十篇作品。

    二、行文情节的勾联

    有了丰富的素材,如何去“运用”这些素材入文,使素材与文章情节有机勾联起来呢?

    首先,在分析素材的基础上,我们归纳出“桂花”实际的用途和价值:观赏价值(包括赏桂花,嗅桂香);采摘价值(摘桂花,摇桂花);食用价值(制作,品尝桂花酒、桂花茶、桂花糕);实用价值(做桂花香枕,做书签……);药用价值(桂皮入药)。

    在此基础上,扩大“桂花”的用途范围。从泛化层面上讲,“桂花”作为一种普通物件,可与人事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例如被珍藏,被留念,被赠送,被买卖,被想念等。

    以上“桂花”的实际用途和泛化用途,就是“桂花”这一植物与“情节”勾联的通道。我们据此将勾联的方式大体分为三类:

    1.“桂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和媒介

    桂花出现在多个事件场景的组合中。以丁立梅《人与花香各自香》为例。文章叙写作者幼时在家乡,祖母给做可口的桂花汤圆,陪月下赏桂花、讲桂花树的故事等往事,选择了桂花的“观赏价值”和“采摘价值”入文,将“桂花”作为串联情节的线索,同时也成为情感的寄托。这样的勾联方式往往能将零散的场景素材串联起来,达到“一线串珠”的效果,同时将情感线索和叙事线索有机交融在一起。

    2.“桂花”起到渲染氛围的作用

    桂花与整体情节没有直接关联。如郁达夫的《迟桂花》(文中桂花也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将故事设置在秋季桂花迟开的季节,通过描绘飘香的桂花,渲染了翁家山灵秀的风韵,更衬托出文中翁家兄妹自然美好的人情。

    3.“桂花”是文章通篇描摹的对象

    一般“托物言志”的文章会采用这种模式。以阿来《成都物候记之十九桂》为例。阿来在文中从不同角度介绍了金桂、银桂等桂花品种,描摹了不同地域的桂花,从形、色、味等不同角度极力展现了“桂”作为或君子或美人的形象,赋予“桂”以人格象征的意味,表达了自己的人格追求。

    在具体的行文中,学生可以基于“桂花”的一种或几种用途入文,自行选择勾联模式来行文。这样一来,“素材的运用”就有了大体的模式可循,不至于流于堆砌,毫无章法。

    三、主题意蕴的挖掘

    按照“桂花”入文的具体勾联方式,主题意蕴自然而然可划分为以下几类:

    1.托物言志

    在通篇以“桂花”为叙写描摹对象的文章中,往往借托“桂花”这一植物,来赞美其所象征的人格精神和品质,表达作者的志趣。其实文学史上历来不乏借自然界植物来咏怀的文字,最典型的莫过于周敦颐的《爱莲说》了。当然,“托物言志”中的“志”,一般是根据作者主观经历和体验自由生发的,并不局限于下文思维导图中所列的部分。

    2.借景(物)抒情

    大多数以“植物类”素材入文的文章,一般都会采用借景抒情这类方式来表达主题。“桂花”无论作为行为的线索、勾联人事的媒介,还是局部描写的对象,最终都指向于“情感”的寄托。那么,借“桂花”来寄托何种情感呢?宽泛地来讲,亲情,友情,爱情,岁月流逝的伤感,今是昨非的唏嘘,重温美好的庆幸,但凡人世之情,皆可借此表达。例如,在琦珺的《桂花雨》《桂花卤 桂花茶》等文章中,通过回忆儿时桂花树下与母亲一起摇桂花、做桂花卤和桂花茶的往事,寄予了对母亲和家乡的深深眷恋及对往事不再的感伤。

    3.借景(物)悟理

    “悟理”是建立在“抒情”基础上,对主题内蕴的进一步挖掘。仍以琦君的《桂花雨》为例,中年人对人生短促、韶关不再的感慨,对童年朋友失散的遗憾,都化为珍惜当下,惜取眼前人的人生体悟。由“情”入“理”,文章的内蕴显然更深沉蕴藉。

    四、思维导图的建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以植物类素材入文,虽然素材是指定的,但素材的运用是灵活的,与情节的勾联有多种模式可选。同时,从表情达意的角度来说,素材的适用面非常广,多种层面的主题内蕴,一般都可以选取适当的素材来表现。

    至此,学生便可以根据思维导图,按图索骥,自行搭配组合,交叉融合,衍生成文了。

    在记叙文写作中巧妙运用“植物类”素材入文,既有助于拓展选材的广度,挖掘意蕴的深度,同时还兼顾了行文的美感。同时,思维导图的可操作性,使学生“有案可循”,“自如成文”,使得“素材运用”的难题迎刃而解。这种写作模式的运用,某种程度上又有助于学生克服写作障碍,提升写作尝试的兴趣和信心,是一种新颖有效的写作径路。

    以花为媒,叙事融情,融自然风物之美与文字之美于一体,记叙文习作亦能浑然天成。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中学(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