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研究

    摘 要:新时期,我国在创新创业上有了新的措施,中国制造,“互联网+”,一带一路,网络强国等政策正在大力推进。新背景下,中国的经济正在蓬勃发展,大学生就业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格外重要。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对个人、企业和我国的经济发展都有非常现实的意义,这对提高我国的经济建设也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根据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情况,阐述新时期大学生的发展特征,分析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最后提出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能力;策略研究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5.262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8SJA2009)。

    1 新时期大学生发展特征

    1)学习依赖新媒体现象普遍。随着新媒体技术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很大影响。大学生群体接受过良好教育,掌握的新媒体技术水平较高,对新媒体信息的需求强烈,他们成为新媒体技术运用非常活跃的群体,平时接触网络时间也比较长、使用频率也高,新媒体已成为他们的知识和信息获取的重要来源。

    2)新媒体运用能力有待提升。正确使用新媒体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如信息检索与信息处理、积极表达信息的意愿、维护个人隐私的意识等。目前,大学生利用新媒体仍停留在新闻浏览、日常生活纪录、信息互动交流、娱乐等方面,但对如何利用新媒体技术提升自我就业能力缺少独立思考与反思力度。由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尚未成熟,大学生缺乏足够的是非辨别能力,对网络海量信息不能充分甄别,导致学生上当受骗的事例屡见不鲜。因此,大学生新媒体运用能力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2 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现状

    1)就业观念较为滞后。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以经济利益为主要衡量指标,过于看重物质提供情况。在就业地区上,学生也更加倾向于一二线城市或沿海发达城市,导致实际就业效率较低,出现了较为明显的“眼高手低”现象。此外,还有部分学生表示在就业时会优先考虑升职加薪问题。在这些就业理念下呈现出的是一种世俗化的现象,这些滞后的就业理念与我国当前创新创业的时代大背景并不相符合。

    2)就业教育受限。现如今我国大部分高校对于学生的就业教育只注重就业指导,并且就业指导的对象也只限定为应届的毕业生,忽略了就业教育应该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特性,导致我国缺乏相对完善的就业结构体系。低年级的学生没有对就业能力形成初步的认识,还只停留在浅层次的大学教育环节中。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把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放在首要任务中,只在学生毕业阶段才进行一些相关教育。但是在毕业前,学生们的综合能力以及个人综合素质都已定型,此时再对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就业指导,并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以及就业能力的培养。

    3 新时期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策略

    1)加强专业课程建设。专业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关系到大学生的培养质量。新时期,在提升大学生就业能力目标指引下,高校课程需要做出一些根本性变革。第一,高校要积极推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的变革和优化,强化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开发学生就业能力的意识,在学科渗透中注重提升学生的基本就业能力;第二,高校要重视实践环节,提升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高校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大学生处理工作环境的实践能力。同时,高校课程内容的开发要体现出实践性、创新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注重加强与企业的合作,积极邀请企业专家加入课程设计,把用人单位对人才专业需求和能力需求纳入课程建设中,或者探索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开展订单式培养、嵌入式培养等,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此外,高校要进一步完善生产实习制度和就业见习制度,增加大学生的实践机会和工作经验。第三,加大某些专业双学位培养或专业课程通识化。当前,创业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一种就业选择,企业管理、财税金融、法律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已成为创业者的必备技能,与每个人的关联性越来越强,这些专门知识的课程应加大双学位培养或者把这些课程逐步通识化,让更多大学生能够掌握。

    2)发挥新媒体优势,注重就业能力精准帮扶。对就业困难群体实施精准帮扶是我们就业指导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做好此项工作,必须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这些措施除了要做好日常的经济资助或就业信息提供等外,还包括分析学生产生困难的原因,做好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培养指导“最后一公里”,提升他们的就业能力。高校要借助就业服务网络平台等新媒体优势,对就业困难群体进行分类指导,第一要构建精准引导就业观念,利用新媒体平台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第二要精确指导就业技能,利用新媒体技术对人际沟通、求职面试等进行分类指导;第三要精准推送就业信息,首先利用新媒体技术建立相关测评系统对学生开展职业能力评估,提高学生胜任能力,形成学生意向岗位建议,然后再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对接平台,提供与其合适的就业信息,力争实现人职匹配。

    3)提高教师水平。教师应当拥有優秀的专业教学水平,秉持先进新颖的教学理念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高校要在教师培养方面做出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高校可以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培养教育工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完善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拓宽教师的教育知识面。另一方面,教师也应当注重自身提高,多利用课余时间对自身的专业技能加强锻炼和学习,令自己深入到企业生活中去,了解所教专业的未来职业发展和方向,了解企业对于专业的要求和岗位工作的内容,完善自身的就业指导经验,加强自身的就业指导能力。

    4)注重课外培养。新经济催生新的就业形势,新就业形势对人的创造力、问题解决能力、再学习的能力等提出了较高较多的要求。这就要求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从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进行转变,在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外培养是指在课堂教学培养以外的全部培养工作的总称,以实践活动为载体,通过学生直接参与的方式实现其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它能有效推动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研究表明,课外培养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合作竞争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解决问题能力、领导管理能力等多种能力,这些能力恰恰是新就业形态和创业所需要的,因此高校要重视课外培养,重新认识课外培养的地位和作用,做好课外培养的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搭建多层次、多渠道的能力培养平台,通过系统科学的实施,切实提升大学生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罗顺意.创新创业指导下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途径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2):154-155.

    [2]周勤勤.新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0,(3):140-141.

    [3]张小玲.新经济背景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20,(5):150-152.

    [4]樊后文.新媒体视阈下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培养研究[J].科教导刊,2020,(11):177-178.

    [5]黄春兰,王芳,刘毅.新时期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探索[J].大众标准化,2020,(14):48-49,52.

    作者简介

    秦永亭(1984-),男,山东潍坊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