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研究

    王海云 易志成

    

    

    

    摘????? 要:对参加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上法较为穩定且有难度增加趋势;木中单个动作比例缩小,向后类技巧动作运用次数多,向前类动作连接加分有增多趋势;下法主要采用后直转体多度和后屈/团两周下以及团身旋下等主流下法动作。为了夺取比赛胜利,运动员追求高难度,影响成套动作的完成分;舞蹈连接和混合连接是新周期下获得连接加分的方向,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D+B+C 这些二连接和三连接在新周期中占主导方向。

    关? 键? 词:竞赛与训练;竞技体操;平衡木;动作编排;世界体操锦标赛

    中图分类号:G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9)03-0133-05

    Abstract: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outine movement arrangement for the 8 excellent athletes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balance beam final in the 47th 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and revealed the following findings: the mounting was relatively stable and characterized with a difficulty increasing trend; the percentage of single movements made on the beam reduced, backward skill movements were applied frequently, forward movement connection bonus points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the dismounting was mainly completed by adopting mainstream dismounting movements such as backward wide angle rotation in a straight position, 720o rotation in a backward bending or tuck position, and twisting in a tuck position; in order to win the game, the athletes pursued high difficulty, which affected the execution scores of routine movements; dance connections and mixed connections will be the directions for earning connection bonus point in the new period, two connections and three connections such B+F, B+D (both movements are forward) and D+B+C will be the dominating directions in the period.

    Key words: competition and training;competitive gymnastics;balance beam;movements arrangement;World Gymnastics Championships

    我国是世界体操强国,因此体操也是中国奥运军团在比赛中的重点夺牌大项。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刘璇获得第一枚平衡木项目的金牌后,我国在后续世界大赛上屡次获得奖牌。平衡木项目向来是“好练不好比”,尤其对运动员在木上技术稳定性和成套动作编排的要求非常高。运动员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连接以及完成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比赛成绩。第29届北京奥运会我国运动员李珊珊以预赛第一进入决赛,但是决赛中出现了失误导致金牌旁落,另一名运动员程菲也仅获得铜牌。第30届伦敦奥运会,我国运动员邓琳琳以高难度动作和稳定发挥获得了平衡木冠军。2016年里约奥运会,老将范忆琳因为连接过程中出现晃动导致与奖牌无缘。2017年第47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刘婷婷以预赛第7名进入决赛,最终因为发挥失误而未能获得奖牌。面对成绩下滑的窘境,应该认真总结经验,探索体操技术发展的趋势。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实施新规则后的第47届体操世锦赛平衡木决赛的8名运动员成套动作编排特征进行研究。

    1? 难度分和完成分比较

    表1是决赛中8名运动员的难度分(D分)和完成分(E分)。本届世锦赛8名运动员的难度分在5.4~5.7分,均没有超过6分。这是由于从北京奥运周期开始,女子竞技体操4个项目出现了(D)难度分不均衡的现象,如高低杠最高难度达到7.8分,而跳马项目最高难度仅6.5分,差距较大[1]。新规则取消了原先5个组别并改成4个组别,完成一个组别加0.5分,这样就使得各单项之间D分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得分也相对均衡。同时8名运动员在木上都因出现不同程度的晃动和调整脚步而扣分,这也是本届世锦赛平衡木项目成绩不理想的原因之一。中国运动员刘婷婷难度分5.5,比最高5.7少了0.2分,这与我国在平衡木项目上一直以高难度著称不符。应该引起注意的是,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我国也无缘该项目奖牌。

    2? 上法编排比较

    平衡木成套动作是从上法开始的,一个好的上法是连接下面动作的关键,直接影响运动员成套动作的质量。上法动作的选择要符合运动员的技術风格且安全有效,这对于运动员完成成套动作至关重要。8名运动员中有6位选择木端上法,有2名选择木中上法,我国运动员刘婷婷是木端上法(见表2)。

    3? 木中编排比较

    3.1? 木中难度动作编排的比较

    根据国际体操联合会2017-2020版《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规定,平衡木项目成套动作的难度价值最多计入最高的8个难度动作,包括下法,没有下法将会在最后得分中扣0.5分。8个难度动作至少包括3个舞蹈动作、3个技巧动作和2个任意动作[2-3]。

    从表4看出,平衡木决赛中跳步类难度主要集中在原地起跳类、跳步转体类和跳步结环类3种。其中,原地起跳类的动作使用最多,其次是跳步结环类。跳步结环类动作包括交换腿劈叉结环跳(E组)、羊结环跳(C组)、鹿跳(B组)等,除了加拿大运动员布莱克之外,其他7名运动员都选择跳步结环类动作。跳步转体类主要有交换腿劈叉跳转体(C组)、狼跳转体(B组)以及猫跳转体(B组),没有运动员采用狼跳转体和猫跳转体,采用交换腿劈叉跳转体的有3人。原地起跳类动作包括纵劈腿跳(B组)、横劈腿跳(B组)、交换腿劈叉跳(C组),纵劈腿跳7人,精劈腿跳3人,交换腿劈叉跳5人,可以看出运动员倾向于选择原地起跳类的纵劈腿跳和交换腿劈叉跳来完成规则里要求的1个至少含2个不同的舞蹈动作连接,其中一个是劈腿180°(纵劈腿或横劈腿)。从表4还可以看出,本届世锦赛跳步类难度采用最多的是纵劈腿跳、交换腿劈叉跳、交换腿劈叉结环跳、交换腿劈叉跳转体4种类型,选用跳步类难度较大的动作主要还是为了提高竞争实力。总体看来,D组或更高组别的技巧动作和C组以上的舞蹈动作是我国平衡木难度分和难度价值的选择趋势。

    转体是平衡木规则里要求的规定内容之一。从表4中可以看出,在转体类难度上本届世锦赛主要有单腿立转360°(A组)、单腿立转720°(D组)两种,有6人使用单腿立转360°,但没有运动员采用单腿立转900°(D组)。究其原因,是为了确保在转体过程中保持动作的稳定性。我国运动员刘婷婷采用的单腿立转360°,这是相对安全和稳定的A组难度动作,而国外运动员在转体上采用了更高难度的动作,特别是一些技术熟练、稳定的运动员选择了转体两周的转体类型。2位日本运动员均采用了单腿立转720°,可见在东京奥运周期日本女子体操队的竞技实力不容小觑。

    3.2? 木中技巧动作编排的比较

    平衡木比赛中的技巧动作包括手翻、空翻和滚翻等3种类型。 运动员在这3种不同技巧类型上又可以做出不同方向上的动作,如小翻拉拉提(B+D)。通过对本届平衡木决赛中运动员在技巧动作类型上运用情况的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技巧动作的方位特征主要是向前、向后、向侧的动作及与纵轴转体相结合。因此,主要对运动员选用向前类、向后类和向侧类3个方位的技巧动作类型进行分析。

    从表5可以看出,在本届世锦赛女子平衡木决赛中,向后类技巧动作运用数量明显高于向前类和向侧类。从动作名称、难度组别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比赛中运动员对于单个技巧动作使用较少,技巧动作多是以技巧串的形式连接,主要形式有二连接和三连接。从运动员向后翻技巧动作来看,主要是后手翻依次落(中国)、后手翻转体180°前软翻(日本)和团身后空翻转体360°(美国),难度组别依次为B组、D组、F组。从难度上可以看出,美国队拥有超强的实力,而我国运动员在难度上亟待提高。从向前类技巧动作看,挺身前空翻(D组)7人,占87.5%;团身前空翻(D组)3人,占37,5%。加拿大布莱克采用了屈体前空翻(E组),但由于落木时掉下了木,失去了争夺奖牌的机会。刘婷婷在向前类技巧动作方面采用的是D组动作,难度动作比国外运动员低。在向侧类技巧动作方面,大多数以单个动作出现,集中运用挺身侧空翻(D组)、团身侧空翻(D组)、侧空翻转体180°(E组),其中有7人采用挺身侧空翻,占87.5%,此外各有1人采用团身侧空翻和侧空翻转体180°,占12.5%。在向侧连接里,只有德国运动员阿尔特采用挺身侧空翻接直体后空翻依次落(D+C)的动作连接,可见技巧动作在向侧的方向上还有很大发展空间。

    4? 下法编排比较

    进入21世纪,随着新规则的变化,世界竞技体操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使得平衡木项目向着更难、更强、更美的方向发展,难度得到了很大突破[4]。比赛中运动员在成套动作的难度、编排及完成质量差不多的情况下,下法的稳定性将对比赛成绩起决定性作用。平衡木下法主要有木中下法和木端下法两种,2017版最新规则里取消了必须采用D组或更难下法才能获得0.5分,变成了没有下法(至少C组)将会在最后得分中扣除0.5分的编排要求[3]。

    如表6所示本届世锦赛决赛的8名运动员均采用木端下法,德国运动员舍费尔采用前踢直体后空翻(C组)下法,是这次比赛中难度最小的。其余7名运动员均采用踺子接空翻类的2个技巧动作连接,如3名运动员采用踺子接直体后空翻转体1080°(B+F),另外2名运动员采用踺子接屈体后空翻两周下(B+E)。下法难度最高的是美国华裔运动员沃尔特,采用踺子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旋)下。本届世锦赛平衡木决赛有3名运动员(D分)达到5.7分,但是(E分)完成分只有1名运动员上了8分。总体来看,难度的快速发展使得运动员为了追求高难度而忽略了木上的稳定和身体运动的美感,导致完成分大打折扣。因此,选编动作时运动员应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动作,不能为了追求高难度而忽视技术动作的质量。下法中采用B+F、B+G组占50%,所以我国运动员刘婷婷采用B+F难度下法已不占优势,这也说明了新规则下对我国运动员的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舍费尔在比赛中通过多个舞蹈旋转和单个技巧难度动作以及非常稳定的C组下法动作获得冠军,这表明了在理解规则的前提下,对运动员身体姿态、节奏和韵律等艺术表现也非常重视,同时充分发挥运动员的优势,编排高质量的成套动作和稳定的下法,这对比赛成功起决定性作用[5-6]。

    5? 结论与建议

    1)本届世锦赛女子平衡木决赛中运动员的上法动作编排变化不大,基本选择稳定性较高、难度较低的A组或B组难度。在东京奥运周期,建议在符合规则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和编排上法时选择难度较高一些的动作,如采用D组的交换腿劈叉跳上和横木后手翻越木成正撑接腹回环等具有难度和美感的动作。

    2)2017版规则的变化促使木中单个动作比例缩小,出现难度增加的趋势。在编排动作的类型上各国运动员没有明显差距,成套动作缺乏创新。因此,在符合编排连接的前提下保证D组动作质量,提高E组动作运用,在此前提下练习F组和G组的高难度动作从而获得更高的难度分。在提高难度的同时,也要考虑动作的连接方式,重点是提高二连接动作B+E、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三连接B+B+C、D+B+C 等连接动作的空中控制能力以及落木的稳定性和节奏。

    3)本届世锦赛平衡木决赛下法动作呈多样化趋势,但主要还是采用后直转体多度和后屈/团两周下以及团身旋下等主流下法动作。运动员以D组以上的二连接后空翻为主,动作类型多样,另外美国队的G组下法让平衡木项目朝着更难、更美的方向发展。

    4)从本届世锦赛平衡木决赛的情况可以看出,在成套动作编排过程中保证不失误的前提下,采用高难度的价值动作是比赛制胜的关键。因此,在不失误的情况下应努力提高成套动作的难度和稳定性。

    5)从动作编排的难度运用看出,动作难度从以D组为主逐渐向更高难度的E组、F组动作过渡;从以技巧类动作为主到技巧和舞蹈动作均衡的方向发展。舞蹈连接和混合连接是新周期下获得连接加分的方向,因此B+F、B+D(两个动作都向前)和D+B+C等二连接和三连接将在新周期中占主导方向。备战东京奥运会,我国女子体操队应积极强化补齐短板,准确把握最新规则的变化,坚持发展难度和提高完成质量齐头并进。在满足规则的前提下,提高成套连接串的数量以获得加分[7]。

    参考文献:

    [1] 谭强,杜熙茹. 东京奥运周期女子竞技体操规则变化特征及各单项发展趋势研究[J]. 中國学校体育,2017(4):52-53.

    [2] 国际体操联合会. 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S]. 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13.

    [3] 国际体操联合会. 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竞技体操评分规则[S]. 北京:中国体操协会,2017.

    [4] 韩华. 世界女子自由体操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分析[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7,22(5):389-392.

    [5] 王晓宁. 第29-31届奥运会女子平衡木成套动作编排特征的研究.[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7,6:13.

    [6] 徐刚,韩华. 第29届奥运会中国女子平衡木的优势与差距.[J].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9,24(1):62.

    [7] 何俊. 东京奥运周期中国女子体操发展路径探索[J]. 体育科学,2017,37(1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