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夺冠》对女排精神的塑造与诠释

    张仕德

    内容摘要:体育题材电影《夺冠》聚焦于中国女排的成长历程,通过三场主要赛事,展现了观影者难以看到的中国女排背后的故事。电影精化每一个细节,实现了对中国女排“人体复印机”级别的“神还原”,让观众深入思考中国女排精神和时代变迁的关系,为中国体育精神的发扬和运动员民族精神的弘扬带来新的启示。

    关键词:《夺冠》 体育精神 中国女排

    影视作品是体育精神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路径,《夺冠》在2020年国产电影中,具有非常高的人气和话题性。该电影尝试从已知的历史事件中,挖掘新的看点,并通过对每一个细节的用心把控,再现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郎平到朱婷两代排球健将的风采跃然呈现于荧幕,中国女排崛起的背后的是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强大。在时代发展中,体育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容,《夺冠》以郎平为中心人物,并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串联起整个的故事情节,将女排精神深化到每一位队员身上,极富感召力。

    一.精化细节,注重真实还原

    我国体育事业日益强大,中国女排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如今,女排在大众心目中的影响力和感召力越来越强大。在不同的时代,中国女排所传达出的精神内涵有所差异,但是女排对大众的激励和鼓舞,对体育精神的传承却始终如一。在《夺冠》中,导演通过对真实人物和事件的深度还原,以及精心设计的细节,使中国女排精神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对观众而言,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所感受到的,不仅是每个人物不同的个性特点和魅力,更是导演通过对中国女排精神的塑造和诠释。

    从电影《夺冠》的拍摄来看,导演高度重视对细節的把握,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在角色选择方面。导演陈可辛坚持“电影不是模仿秀”,力求从每一个角色的选择入手,精化细节,让观众能真正“入戏”,于是便有了白浪(郎平女儿)饰演的郎平,以及从全国几千名排球运动员当中筛选而出的演员,最大程度的还原了实际。众所周知,运动员与普通人之间有着非常大的区别,无论是外形还是行为举止,专业运动员所呈现出的状态,绝对不是演员花费几个月时间能快速练成的。数量众多的非专业表演的运动员的参演,是《夺冠》这部电影能得到观影者认可原因之一,通过贴合的形象、真实的表达,呈献给观众的是最自然的状态,是女排日常的训练生活,是女排比赛的状态,而不是演戏的状态。中国女排的精、气、神,通过导演精心选择的角色传达了出来,一个个勇敢、执着、坚强、不怕苦、不怕累的人物形象,置身于即使面临重重困难,也不断前进的故事当中,从而让中国女排的形象深入观影者心中。影片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能让观众深切的感受到人物所具有的拼搏不息的性格特征以及坚毅的精神,让观众感受到影片想要传达的女排精神。

    二.通过中心人物,巧妙串联剧情

    在电影《夺冠》中,以郎平为中心人物,串联起了整个剧情。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伍中的佼佼者,无论是人物原型的名字、形象,还是观影者通过媒体报道了解到的真实事迹等,都有助于电影情节赢得观众的认同。电影的前半部分,围绕运动员时代的郎平展开。由于她身体单薄,常常因为体能不达标而无法进行正常训练。这个剧情折射出当时中国女排教练员认识不足,排斥科学、现代化的体育管理模式,致使中国女排的发展受限。同时每位队员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弱点,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教练袁伟民笃信靠着顽强拼搏、刻苦训练,就可以战胜客观条件的限制。在他的带领下,女排队伍憋足了劲头,想要在世界杯的赛场上证明自己,特别是打败当时的宿敌日本队。在此信念的支撑之下,通过袁伟民的严格和坚持以及陈忠和的忠实陪伴,女排姑娘们终于打破心魔,在第三届世界杯决赛上力挫日本队,顺利实现梦想,从而开创了中国女排在世界排球竞技舞台上的传奇神话。

    在电影的后半部分,郎平从运动员转变为教练员,从当年的“铁榔头”变身为女排教练重新出现在大众的视野。她的再次现身,身份却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国女排的教练员。她带领的美国女排,打败了当时陈忠和统帅的中国女排,也是因为此次事件,郎平被推到舆论的风口浪尖,陷入争议的漩涡。通过电影情节的推进,观众逐渐了解了郎平当时的处境以及所思所想,对郎平的行为多了一份理解与宽容。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的选择中,最终是陈招娣的临终遗嘱,让郎平下定了回国的决心。郎平成功竞聘中国女排主教练之后,对中国女排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带领女排姑娘们走出低迷期,以全新的姿态投入训练。也是在郎平的带领之下,朱婷等新一代的中国女排选手重铸女排辉煌,并在不断的曲折当中,找到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打排球,是为了成为自己。导演通过中国女排的灵魂人物——郎平,巧妙串联了整个剧情,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也从另一个层面展示了女排精神。

    三.真实与虚构巧妙呈现

    从电影的叙事角度来看,《夺冠》面临真实与虚构之间如何处理的难题。在电影《夺冠》上映之前,女排故事已经被观众熟知,郎平、朱婷等人物的真实事迹更是家喻户晓,如何通过影片选择有新意的角度来呈现,从而激发观众的观影欲望?这是影片创作者在选择叙事策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夺冠》最终的呈现来看,导演将演员的演绎与女排队员的亮相结合,巧妙缓解了真实性与虚构性之间不协调的问题。例如,在电影中,朱婷、丁霞等女排运动员“现身说法”,以及丁霞与徐云丽之间的对话等等,升华了整部电影中的人物特性,更加富有真实感。在女排精神这一时代价值的统领下,真实性与虚构性共存,让观影者获得一种“沉浸式”体验,一次次收获感动和振奋。

    在影片中,对朱婷、惠若琪、张常宁等人的呈现,虽然局限于训练场和比赛馆场之中,但是对于观众来讲,可以凭借对明星运动员已有的理解和认识,来解读电影中的人物形象。观众不再是单纯的凭借演员的演绎、场面的调度、镜头的展现来感受人物的个人魅力和精神追求。简而言之,《夺冠》这部电影,因为导演巧妙地处理了其中“虚”与“实”之间的关系,赋予了电影更多的真实感,更容易激起观众的认同感,女排精神的感召力也进一步增强。观众从女排队员身上,感受到了每个人的特点和魅力,使得女排精神得到进一步彰显。

    四.结合时代背景,弘扬体育精神

    中国女排成长的背后,是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1981年,中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各行各业处于百废待兴的状态,国人急需振奋士气。就在此时,中国女排横空出世,并斩获了中国三个大球当中的首个世界冠军。中国女排队员坚韧拼搏、团结作战、无畏困难的精神,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中国人。女排姑娘成了全民的骄傲,更成为了中国在80年代腾飞的象征。竞技体育所承载的,不单单是比赛本身的输赢,而是一个国家的形象与荣辱。对于当时的中国而言,竞技体育更加具有了超乎寻常的象征意义。因此,每次比赛都会牵动国人的心,牵动中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与形象。女排在激烈的对抗中所取得的成绩,深深地触动了国人。中国人自尊、自强的精神在随着女排在赛场上的扣杀中,展现在全世界人民面前。

    《夺冠》选取了三场重点比赛,分别是1981年世界杯决赛、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6年里约奥运会决赛。众所周知,中国女排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决赛跌宕起伏,曾紧紧牵动大家的心,其激烈程度絲毫不差于上面三次比赛。但《夺冠》舍弃了这场比赛,这体现出了导演的匠心独运。导演选取的三场比赛更加贴合时代背景,有助于故事的完整呈现。从1981年夺冠震撼国人,士气大增;2008年,祖国强大,但女排失败;2016年,女排再次夺冠,达到影片的高潮。国家百废待兴之际,女排夺冠振奋人心,而当国家日渐强大,中国女排也似乎更加明确了比赛的意义,不会把输赢当做比赛的唯一价值。除此之外,比赛的选取,也更好的昭示了女排的精神深一层含义:不是不能输,而是永不放弃。

    影片中,郎平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表示当时“太想赢了”其实是一种内心脆弱的表现,因为祖国不够强大,所以急需用夺冠来证明中国的实力。当中国真正强大起来之后,郎平经历了海外的漂泊,拥有了更为广阔的眼界和平静的心态,当她重掌中国女排的帅印时,对排球、对比赛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如今的中国早已崛起,比赛的输赢也不再那么重要,女排的精神,实则是源于自身内在的强大和自信,它不需要用每场比赛的胜利来证明。女排精神被赋予新的理解,也是基于此,郎平带领下的新一代女排队员,在自信和平静的心态之下,可以重回世界之巅。这是《夺冠》导演对女排精神的深入探索,是对体育精神与时代背景的深刻思考。

    《夺冠》作为2020年国产电影中极具话题性的影片之一,不仅因为中国女排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存在一以贯之的联系;更因为在当下经济、科技发展面临各种变数与不确定的背景之下,对这种精神纽带的需求也愈加强烈。女排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女排精神在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在不同历史时期,又被赋予不同的时代意义。《夺冠》展现的,不仅是中国女排团结拼搏、不怕苦、不怕累、不放弃的精神写照,更是对体育精神的弘扬。优秀的影视作品是精神传承的重要途径,《夺冠》通过对女排成长故事的呈现,将女排精神的感染力再度升华,深深地激励着每一位国人。

    参考文献

    [1]张朝夕.体育题材纪录片的社会主流叙事——大型纪录片《我们的奥林匹克》创作实践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02).

    [2]徐明明,徐昕.美国体育纪录片栏目分析研究——以ESPN的30for30为例[J].电视研究,2017(12).

    [3]王彦旎.奥林匹克精神的升华研究——以《一个人的奥林匹克》为例[J].电影评介,2016(16).

    [4]王庆福.当代中国体育文献纪录片发展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2(03).

    [5]杨凯.析纪录片《奇迹的夏天》中体育精神的展现[J].电影文学,2012(13).

    [6]李百晓.新媒体语境下体育文化的影像书写与跨文化传播研究[J].电影评介,2016(02).

    (作者单位:酒泉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