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岸海域赤潮灾害特征分析


摘要:对惠州市近岸海域2004年—2015年间发生的赤潮灾害进行综合分析,每年的5、6、9月份是赤潮灾害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时段;大亚湾区管辖海域是赤潮灾害多发区域;甲藻门引发赤潮灾害的比例较大;惠州市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赤潮灾害影响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
关键词:赤潮;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赤潮生物种
中图分类号:P73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3-0097-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7.03.048
Abstract: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red tide disasters occurred in the coastal waters of Huizhou from 2004 to 2015 is an important period of red tide disaster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 May, June and September. The jurisdiction area of Daya Bay area is red tide disaster-prone area. The proportion of red tide disasters in Huizhou City increased, and the impact area of red tide disaster showed an increasing trend.
Key words: red tide;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spatial characteristics; red tide species
赤潮是由于海域环境条件的改变,促使某些浮游生物(如微小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等)暴发性大量增殖和高密度聚集,引起水色异常,造成海域生态破坏和人类健康受损的现象。本文以惠州市海域发生赤潮灾害为例,分析近岸海域赤潮灾害特征,以期为赤潮灾害的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本文收集了广东省海洋环境公报、2004年—2015年的惠州市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及惠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16年赤潮灾害信息等文献资料,从时间特征、空间特征、赤潮生物种等方面分析近岸海域赤潮灾害的特点。
2 讨论与分析
2.1 时间特征分析
2.1.1 年际特征分析
自2004年惠州市海域出现赤潮灾害后的12年内,如图1所示。全市共发生赤潮灾害11余次,累计影响面积约295.5km2,平均每年發生近0.9次,影响面积约26.86km2,其中2004—2009年共发生4次,累计影响面积约130 km2,平均每年发生近0.7次,影响面积约32.5 km2;2010—2016年共发生7次,累计影响面积约165.5 km2,平均每年发生近1次,影响面积约23.6 km2。从总体上看,赤潮灾害发生次数呈现增加的趋势,赤潮灾害影响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
从每年发生的赤潮情况看,除了2007年、2008年、2009年3年外,每年都有赤潮灾害发生的记录,赤潮灾害呈现易发的趋势,其中,2004年和2014年累计影响海域面积均达100 km2,是近12年来赤潮灾害累计影响面积最大的年份。
2.1.2 季节及月份变化
自2004年以来惠州市历年赤潮灾害记录来看,如图2所示。每年的1月、2月、3月、11月和12月没有赤潮灾害发生,由于这些月份惠州市海域出于冬季,海水温度较低,不利于赤潮生物繁殖。4月到10月是赤潮灾害的发生期,而5月、6月和9月是全市海域发生的高峰时期,这个时期全市海域的海水温度平均在20—28℃,是赤潮发生的适宜温度,同时流入海洋的污染物增加,海洋经济活动频繁,给赤潮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统计,自2004年以来,5月、6月和9月三个月共发生6次赤潮灾害,占全市赤潮灾害总发生次数的54.5﹪,因此,每年的5月、6月和9月份是赤潮灾害监测和预警的重要时段。
2.1.3 持续时间
惠州市赤潮灾害持续时间7—20天居多,如图3所示。2004—2016年发生的11次赤潮灾害中,有6次赤潮灾害持续时间7—20天,占总发生次数的54.5﹪;4次赤潮灾害持续时间低于7天,影响面积较小。其中2006年7月下旬至8月上旬发生在大亚湾澳头港至小鹰咀一带海域及东升网箱养殖区珍珠场一带海域,由锥状斯氏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持续了30天,影响海域约20 km2;2010年8月初至8月下旬发生在大亚湾澳头港至东升一带海域,由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卡盾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持续了20天,影响海域约20 km2;2010年8月初至8月下旬发生在大亚湾澳头港至东升一带海域,由锥状斯氏藻和海洋卡盾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持续了20天,影响海域约20 km2;2014年4月11日至23日发生在大亚湾马鞭洲以北海域和惠州港海域,由红色赤潮藻(又称血红哈卡藻)和多纹膝沟藻引发的赤潮灾害持续了13天,影响海域约100 km2。这些赤潮灾害的发生给惠州市海域的海水养殖和滨海旅游带来一定的影响。
总体上看,惠州市海域除了个别年份未发生赤潮灾害外,几乎每年都有赤潮灾害发生,而且赤潮灾害发生的频次及累计面积呈现周期性;每年的4月到10月是赤潮灾害的主要发生期,其中5月、6月和9月是赤潮灾害的高发期;赤潮灾害持续时间多数在7—20天,由个别优势种引发的赤潮持续时间较长。
2.2 空间特征分析
惠州市所辖两个沿海县区发生的赤潮灾害次数及影响面积不均匀,如图4所示。大亚湾区管辖海域发生赤潮灾害较多,达10次,约占全市赤潮灾害总是的90.9﹪,累计影响面积达278.5 km2,约占全市赤潮灾害影响总面积的64.2﹪;惠东县管辖海域发生赤潮灾害仅3次(2016年赤潮发生海域包括大亚湾去和惠东县海域),约占全市赤潮灾害总是的9.1﹪,累计影响面积达17 km2,约占全市赤潮灾害影响总面积的5.8﹪。从而可以看出,大亚湾区管辖海域是赤潮灾害多发区域,尤其集中在大亚湾区澳头港至东升一带海域。
结合年度统计分析,2004—2016年大亚湾区澳头港至东升一带海域共发生的赤潮灾害7次,占本段时间内全市赤潮灾害总次数的63.6﹪,因此惠州市大亚湾区澳头港至东升一带海域是惠州市赤潮灾害的多发海域,也是受到赤潮灾害危害较为严重的海域。2004—2016年惠东县平海湾至红海湾附近海域共发生的赤潮灾害2次,占本段时间内全市赤潮灾害总次数的18.2﹪,赤潮灾害发生相对较少,但是随着平海湾和红海湾海洋经济及海洋旅游的开发,赤潮灾害发生正在呈现增加的趋势。
2.3 生物特征分析
惠州市海域引发赤潮的生物有7种,其中甲藻门4种、硅藻门1种、蓝藻门1种、针胞藻門1种(见表1),其中甲藻门引发赤潮灾害的比例较大,尤其锥状斯氏藻作为第一优势种引发赤潮灾害的次数最多,由其一种或两种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灾害达6次,每年的6—10月份都是多发期;海洋卡盾藻次之,为4次;中肋骨条藻和红色赤潮藻各2次;夜光藻、多纹膝沟藻和束毛藻各1次。
红色赤潮藻、中肋骨条藻和夜光藻是近5年来在惠州市海域发现的赤潮新记录种。其中夜光藻(Noctiluca scintillans)是甲藻门的一个海产属。属表层沿岸种类,分布广,世界各海域均有分布。夜光藻作为海洋环境中的一种耐污生物,在富营养化的海区内分布尤盛。它具发光能力,海上发光现象常由它受到刺激而引起。繁殖过盛并密集在一起,可形成赤潮,对渔业危害很大。2016年5月第一次出现在惠州市海域,而且这种赤潮生物引发的赤潮灾害呈现影响面积大,持续时间短,扩散快等特点,对惠州市的海洋旅游产生了一定程度影响,应当引起重视。
2.4 赤潮灾害引起经济损失分析
自惠州市海域有赤潮灾害记录以来,已发生多起赤潮灾害。由于赤潮发生时及时对赤潮发生和发展进行跟踪监测并采取有效措施,除了个别年份外,未对海水养殖业造成重大影响。
3 建议与对策
(1)建议设立专项,对夜光藻引发赤潮机理、快速检测方法、识别方法等监测手段进行研究。
(2)加强压舱水管理,切断新型赤潮生物海域传播途径,减少或避免新赤潮生物种引发赤潮灾害几率。
(3)加强对陆源污染物排放的监控,减少氮、磷等营养盐的排海量,防止排海口临近海域富营养化。
(4)推广宣传赤潮相关知识,科普赤潮灾害对沿海居民生产生活可能产生的影响,推行赤潮灾害上报机制。
(5)建立赤潮灾害长期预警机制,当地海洋监测单位及时发布赤潮灾害预警和实时消息,警示临近海域海域养殖户,减少水产养殖户的损失。
收稿日期:2017-04-12
作者简介:黄锴(1990-),男,本科,初级工程师,研究方向为海洋环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