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实践育人模式研究与探索

    赵冬梅 李建军 孙均友

    [摘 要]工程训练教学是以立德树人为宗旨,培养综合型、创新型高素质卓越工程人才的重要环节。文章针对新疆高校意识形态领域复杂严峻的形势,以提高学生政治素质、综合素质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提出了基于立德树人理念下的实践育人模式、思路和措施,并通过开展集“看、听、思、做、悟”五位一体相结合的“实践育人”主题教育活动,为提升国内高校工程训练教学内涵、发挥其全方位育人功能提供了实践路径。

    [关键词]立德树人;实践育人;工训思政

    [中图分类号] G64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8-0119-03

    十九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培养什么样的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要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也要重视德育,提高德育水平,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发展方向[2]。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是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对国家的整体发展布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此,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当前,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简称“三股势力”)向高校的渗透始终没有停止,泛伊斯兰主义思想和泛突厥主义思想(简称“双泛”思想)流毒肃而未清。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对维护祖国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有着特殊的意义。新疆大学自1924年建校以来,秉承“抗大第二”的红色传统,在新疆的发展变革过程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疆大学肩负着维护社会稳定、培养可靠合格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和使命,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发扬光荣的革命传统,将立德树人摆在高等教育的首位,为新疆的繁荣和发展做出贡献。工程训练中心作为学校公共实践教学基地,也应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途径和方法,將新工科发展要求与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相结合,提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工程训练实践育人教学模式,以培养政治合格、思想上进、专业过硬的高素质工程人才为目的,为自治区社会稳定和新型工业化发展做出贡献。

    一、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

    本研究紧紧围绕新疆工作总目标和“双一流”建设,结合新疆地区人才的需求特点,制订出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工作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创新工程训练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培养体系,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工程实践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模式就是将思政教育与工训教学相融合,充分发挥工训教学全方位育人功能,注重知识向能力的转化,不断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的过程中,以实践育人主题为引导,依托实践创新项目,培养出具有高技能、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的卓越工程人才。

    二、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实践育人模式创新

    立德树人的主要途径包括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和学生工作等方面[3-4]。课堂教学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实践教学则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二者同等重要,互相配合,构成立德树人的主阵地。针对我区高校工程训练教学普遍存在教学过程重技能、轻育人及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脱节等问题,我们提出了将大学生思政工作(思政课堂教学)与工程训练教学(实践教学)相结合,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工程实践育人模式[5-7],即通过一系列的主题活动,突出立德树人特色,嵌入民族团结教育,传播先进的工程文化,着力培养各民族大学生的爱国爱疆情怀,提高大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大学生的奉献精神,形成“民族团结一家亲,互帮互助练技能”的学习氛围,建设政治素养与专业能力过硬的教师队伍,培育开放包容的大学生创新团队。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提升工训思政课实践育人质量的重要一环[8]。必须根据客观教育规律,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育人路径,切实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达到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入脑入心的目的。

    1.培养学生对立德树人工训思政的主体性认知。高校思政实践课的目的就是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对思政课本质的认识。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践育人教学过程的设计和优化,充分体现学生的合理诉求,从而让学生表现出充分的自主性,不断在实践过程中锻炼自己,增长才干。

    2.加强对师生思政理论水平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建设。工训思政实践课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对师生的能力水平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加大对工训思政实践课教师思政理论知识的培训,优化教学内涵,不断提高教师对工训思政实践课讲解的理论高度;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深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使其树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可以使其深入理解和认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培养其正确的审美理念及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3.建立完善的工训思政长效机制。首先,努力构建“大思政”格局,研究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力争在师资培养、思政理论研究、实践基地建设、组织制度保障等多方面形成工训思政实践教育合力,不断优化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然后,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力求做到全面客观评价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与实践创新能力。

    4.不断创新工训思政的活动载体。通过搭建多样性的活动载体,结合“看、听、思、做、悟”五位一体的教育教学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工训思政实践教学活动。综合利用工训平台的实践优势,将思政理论与创新实践想法结合起来,构建创新作品,在实践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思政理论的感悟。同时,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搭建思政实践课微视频平台和慕课,将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参与思政实践课的主动性。

    三、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实践育人思路与措施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实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只有做好实践教学,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与运用,进而不断创新出新的理论知识,同时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实践教学过程中,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科人才[9]。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本研究制订出工程训练实践育人的主要实现途径,具体的思路与措施如下。

    1.创新工程训练教学模式,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纳入工程训练教学课程体系,通过不断完善实践育人模式、方法及考核激励机制,建设“工训思政”金课,成立校级“思政课程”实践基地。

    (1)针对不同民族学生同时上课的现状,研究集“知识育人”“思想育人”“文化育人”“劳动育人”为一体的实践育人模式,合理设计各个教学环节在实践育人中的比重,充分发挥各环节的作用。

    (2)研究切实有效的实践育人方法,使得不同民族的学生在掌握一定实践能力的同时又能切身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3)建立和完善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在实践育人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

    2.创新立德树人载体,丰富工程训练教学过程中“实践育人”主题教育活动内涵,实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的全方位育人功能。

    (1)看。突出立德树人特色,持续建设“民族团结教育”的示范平台和“先进工程文化”传播平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国家观和民族观,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和先进工程文化的认同。

    (2)听。在基础课程的讲解过程中,宣传“工匠精神”与新疆大学红色基因,挑选大国工匠与新疆大学老一辈革命先烈中的人物案例,以讲故事的形式,将案例嵌入“工训思政”课程,于潜移默化中,不断增强学生对工程文化与爱国精神的崇尚。

    (3)思。在参观学习与案例讲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工训思政、工匠精神及实践育人主题进行思考,通过师生的广泛交流,加深学生对工训思政、工匠精神及实践育人主题深层含义的理解。

    (4)做。以实践育人主题为引导,实践创新项目为驱动,团队为单位,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合作完成项目设计内容,利用热转印、3D打印、数控加工以及特种加工等设备进行作品加工,加强各民族学生之间文化、语言、知识的交流、交融。

    (5)悟。对实践育人的整个过程进行总结,突出立德树人主旨,撰写活动主题论文,组织学生对实践育人主题进行表态发言,发声亮剑,加深其对主题的理解和感悟,从而达到主题活动的实施目的。

    3.细化实践育人主题活动细则,从活动开展范围、活动方式、活动内容、考核体系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完善主题活动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

    (1)对于不同专业、不同民族的学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及“职业素养”培训,加强学生对新疆总目标(社会稳定,长治久安)的认识,提高其职业道德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2)在实训过程中,针对学生动手能力存在差异的问题,采取叠加分组的形式鼓励学生之间“互帮互助”,完成实践任务后小组解散自行叠加到其他小组进行互帮互助,在提高课堂效率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3)完善课外创新平台,积极吸纳不同民族学生参与其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引,让每个学生独立承担工作任务,增强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其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

    (4)建立完善教师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监督考核体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教师以身作则,不做“两面人”,坚决维护民族团结,勇于发声亮剑,敢于同“三股势力”做斗争,在工程训练授课中发挥立德树人的主导作用。

    四、实践育人主题教育活动案例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想新理念新要求,全面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塔里木大学部分离退休教师来信的重要批示精神,结合新疆大学2019年“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师德师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我们在2019年3月机械制造基础实习中全面开展实践育人——“继承新疆大学红色基因,坚决抵制‘双泛思想渗透”主题活动。确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各实训工种为单位,结合“看、听、思、做、悟”五位一体的教育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

    1.看。组织学生观看新疆大学自编话剧《我们正青春年少》,让学生接受红色基因教育。同时通过制作幻灯片、短视频,开展新疆大学“抗大第二”精神和《纪要》精神宣讲活动,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新疆的历史、民族、宗教和文化,认清“双泛”思想、“两面人”“问题教材”的本质和危害,统一思想,正本清源,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2.听。通过查阅整理文献资料,重温原新疆学院教务长林基路同志在任职期间,在茅盾等人的帮助下,带领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通过演话剧、募捐等多种方式宣传抗日,使学生自觉投身革命、传播革命理想的故事。

    3.思。整理新疆大学红色基因、防止“双泛”思想进校园等相关内容,通过教师讲解、学生提问交流的方式,就主题知识展开讨论。

    4.做。指导学生结合所学技能,运用中心现有设备,制作主题工艺品。如运用激光切割加工木质薄板,制作特色主题宣传册;通过热转印、3D打印、焊接、线切割、数控加工、雕刻等不同加工方式,制作加工符合主题的作品。

    5.悟。组织所有学生撰写活动主题总结论文,挑选出学生代表就本次实践育人主题踊跃表态发言,发声亮剑;组织学生谈对“问题教材”的认识和对本次“实践育人”主题教育的收获;组织学生朗诵革命烈士林基路同志创作的革命诗歌《囚徒歌》,合唱新疆大学校歌《我们正值青春年少》,以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对党和国家的忠贞。

    五、总结

    在全国大力开展课程思政的背景下,我们将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融入工程训练教学体系中,提出了以立德树人为宗旨的实践育人教学模式,将工程训练课程内容与新工科要求以及思想教育有机结合,通过不断开展实践育人教育活动,力图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型工科人才,发挥工程训练教学在共同铸就反恐维稳中钢铁长城的作用,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新疆,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疆篇章中做出贡献。

    [ 参 考 文 献 ]

    [1] 肖傲.“立德树人”理念下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9(1):119-122.

    [2] 陈省平,宁曦,刘亚婷.构建“协同育人”模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J]. 高教学刊,2018(8):77-78+81.

    [3] 吴琳,何欢欢.“新工科”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15):61-63.

    [4] 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3-8.

    [5] 王红梅,邹艳,王吉华.多学科交叉创新实践育人平台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11):23-25.

    [6] 汪琼枝.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融入专业社会实践协同育人模式初探[J].思想理論教育导刊,2019(8):128-131.

    [7] 齐利平.农业院校开展实践育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19(4):24-30.

    [8] 梅进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方式的比较研究[J].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4(1):93-96.

    [9] 王文东,袁小庆,史仪凯,等.新工科背景下“电工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大学教育,2020(2):23-26.

    [责任编辑:陈 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