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摘要】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学习形式和学习内涵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掌握有效学习方法,已经成为当前学生需具备的一种重要能力,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形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初中正是培养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培养给予充分重视,进而使其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关键词】初中英语;学生学习适应性;教育改革

    【作者简介】王钦香,女,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城南中学。

    学习适应性又可称为学习适应能力,是为了个体获得良好学习效果,使自身行为方式、心理活动和自身发展要求、环境变化之间相符,在此过程中会不断进行自我调节,属于比较稳定的能力特征。学习适应性属于初中生心理素质结构中的核心成分,对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同时和心理健康水平、个性特征之间联系紧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对学习适应性的研究。

    一、 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学习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意义

    学生进入初中学习阶段之后,会经历衔接时期,这种状态在英语学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加强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适应能力。当前终身学习和学会学习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与时代进步的需求,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需合理构建知识,也需掌握知识获取策略和内化策略,这样才能在变化的知识环境中拥有主动适应能力,实现身心健康发展。其次,对学生适应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同时学习适应力属于适应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其心理健康状况、个性特征之间紧密相关,加强对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能够为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条件。最后,有利于推进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具有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属于自组织系统。学校在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需根据不同活动形式、年龄阶段、心理品质运用不同训练策略与训练模式。学习适应性研究的实施,能够将教学活动中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促进心理素质教育开展途径的拓展。

    二、 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1. 注重互动情境创设。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要想使学生的学习适应性得到有效培养,需注重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且注重情境的互动性,认识到学生对知识的实际需求,良好氛围中实现对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促进其综合能力的提升。学生在情境中,通常在情感方面能够产生更强烈的共鸣,同时学习兴趣能够得到极大调动,在潜移默化状态下实现多方面能力的提升。例如,学习“This is my sister”这部分内容,这是和家人相关的学习内容,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陌生,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角色扮演,选择任意角度对自己的家人进行介绍,并且将这一单元学习到的词汇运用在互动情境中。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学习适应性,以积极主动的心理进入学习中。但是在运用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自身监督作用和指导作用的发挥,保证学生在互动情境中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将学生在互动情境中存在的问题整理出来,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这样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适应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就活动来讲,主要包含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学生在学习中体现出的外部行为,在课堂中进行实践活动,另一方面是指学生的心智操作,如内心体验、思考、感受等。活动是学生心理产生与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心理的根本,各项心理机能都产生于客体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中,属于活动内化的结果。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当中,是心理素质发展的前提,通过主动参与的实现,能够在活动中有效进行自我分析、发现问题、探究原因、反思体验、寻求方法等。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应积极为学生组织灵活多样的活动,促进其言语技能的发展,进而实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增强。就活动内容来讲,包括做游戏、表演、小组竞赛、歌曲学唱等。例如在学习“Where is the post office”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来开展小组游戏,游戏的主要内容是一组问路,另一组解答。在此过程中,教师需事先为学生准备好地图,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出题和解答问题时有所依据。当一个小组提出家到超市的路线怎样走时,另一组学生需根据地图快速想到问题的答案。这种游戏的形式能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在学习适应性。

    3. 使学生感受成功。学生和学生之间会存在一定个体差异,在学习风格、兴趣爱好、学习潜能、学习基础等方面各有不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需对学生的特点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根据目标要求、学习反馈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尽量为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对于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可以提出比较简单的问题;对于性格比较内向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引导;对于自信心较差的学生,可以多进行鼓励;对于学习能力、自信心都比较强的学生,可以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进而使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强学习适应性。例如在学习“Where did you go on vocation”这部分内容时,会学习到一般过去时的用法,对于学习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将一般现在时和一般过去时进行对比;对于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让其在了解一般现在时构成的基础上,使用这一语法知识进行造句。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不同水平的学生在答题中收获成功的喜悦与自信,进而增强自身在学习中的适应性。

    4. 对课堂目标结构进行合理设置。就班级中的目标结构来讲,可以分为三类——个体、竞争、合作,这三种目标能够使班级在气氛上更具动力性,同时也能使学生的动机系统得到激发。就动机系统来说,主要指自我中心、集体中心、任务掌握。具体来讲,竞争目标结构容易使学生的社会性得到激发,促进其倾向能力的归因形成,但是学生中容易出现两极分化问题。个体目标结构能够促进学生在倾向努力方面出现归因,注重对任务自身的掌握,以及自己和自己之间的比较,相信自己通过努力能够获得成功。合作目标结构使学生在学习中倾向于共同努力归因,对集体成就比较看重,即使出现失败情况,也会完全将责任归咎于个人,对自身能力评价影响不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多制定个体目标结构或合作目标结构,然后为学生设置就近发展区任务,为其学习适应性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例如在学习“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当自己的角色,针对这部分学习内容备课,然后以抽查的方式让学生上讲台讲课,讲课的时间设定在五分钟,学生需保证准备的内容尽量精炼、全面。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促进学生在学习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升学习适应性。

    5. 引导学生体验内化。体验内化属于心理素质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体验是生成意义并且产生情感的活动,学生在体验中能够将自身经历的事物逐渐内化成自身信念、品质、认知、行为等。这有利于实现对学生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的有效培养,学生也能实现对知识、技能的有效构建、总结、内化,不断完善自身认识结构,增强学习能力。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首先,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空间,使学生在活动探究中获得体验,活动形式可以是游戏、作业、操作等。其次,为学生创造互动交流机会。创造互动交流机会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活动体验。最后,使学生在自我暗示、反省中获得体验。就体验内容来讲,主要包括心理反思体验、行为反思体验、过错自我批评、成功自我肯定等。

    三、結语

    总之,在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单纯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所忽视,多数学生在学习中会呈现出一种比较被动的状态。通过对学习适应性的研究,能够使学生在进行英语学习时更适应课堂,发挥能动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也能促进其良好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并且为其今后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祖梅.浅谈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策略[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92.

    [2]刘怀艳.初中英语教学整合信息技术的对策[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256.

    [3]张迎春.基于读写结合的初中英语教学探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80-81.

    [4]李友军.浅谈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5):63.

    [5]姚丹霞.优化初中英语情境教学实录[J].教育,2020(17):73-74.

    [6]薛永宁.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学周刊,2020(13):103-104.

    [7]胡凤珍.浅析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结合[J].英语广场(下旬刊),2020(4):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