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诊治中的临床价值

    康蛟

    

    【摘要】目的 分析消化道早癌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检查的诊治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临床诊治方法。随机分2组,A组行消化内镜检查,B组行白光内镜检查。对比诊治效果。结果 A组各病型的病变切除长度短于B组;影像质量评分高于B组;检查相关指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为消化道早癌患者行消化内镜检查可精准化指导病变切除操作,缩短检查操作与住院时间,且影像质量高。

    【关键词】消化内镜;消化道早癌;诊治

    【中图分类号】R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20.33..02

    消化道疾病的发病率高,疾病类型复杂,以消化道早癌较为常见。尽早诊治可改善患者预后,提升其生活质量[1]。消化内镜是较为常见的消化道诊治手段,其创伤性小,出血量少,可缩短住院周期,减少并发症,被认为是消化道早癌的较理想诊治工具。本研究回顾性分析180例消化道早癌患者的诊治方法,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20年2月来院治疗的116例消化道早癌患者。随机分2组,A组59例,男患32例,女患27例;年龄28~70岁,平均(40.26±0.49)岁;早癌类型:胃癌11例,食管癌18例,大肠癌30例。B组57例,男35例,女22例;年龄27~71岁,平均(40.14±0.34)岁;早癌类型:胃癌13例,食管癌16例,大肠癌28例。经假设检验并无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组行白光内镜检查:对患者进行白光内镜检查,若有可疑病变则取出组织,结合病理与活检结果进行分析。根据肿瘤位置行外科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组织,评估白光内镜的影像质量。

    A组行消化内镜检查:使用超声内镜(简称EUS)与窄带成像放大内镜(简称NBI)进行检查。行静脉内麻醉,使用上述消化内镜全面探查后确定病变部分。明确病变范围与位置后,对病灶周边2 mm组织行染色处理,标注界限。于黏膜下层注射1:10000的肾上腺素盐水与3 mL的靛胭脂,经全套电凝法或是透明帽法将病变组织去除。

    1.3 观察指标

    记录早期胃癌、食管癌与大肠癌的病变切除长度;经4级评分法测评影响质量,包括胃小凹分型、病变形态与毛细血管影像,1分示清晰,2分示一般清晰,3分示暗淡,4分示模糊。记录检查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和住院天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经由SPSS 21.0软件完成,计量数据表达是[x±s],经t值对比与检验,假设校验有意义的标准为P值不足0.05。

    2 结 果

    2.1 对比各病型的病变切除长度

    A组各病型的病变切除长度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对比影像质量评分

    影像质量评分中,A组的胃小凹分型评分为(1.88±0.31)分,B组为(3.24±0.71)分(t=13.448,P=0.000);A组的病变形态评分为(1.97±0.45)分,B组为(3.61±0.53)分(t=17.987,P=0.000);A组的毛细血管评分为(2.30±0.37)分;B组(3.57±0.71)分(t=12.140,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对比检查相关指标

    A组的检查出血量为(26.58±1.67)ml,B组为(50.65±2.76)ml(t=57.049,P=0.000);A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为(146.57±11.62)min,B组为(221.61±12.57)min(t=33.403,P=0.000);A组的住院天数为(13.51±0.24)d,B组为(19.62±0.37)d(t=105.874,P=0.000)。

    3 讨 论

    消化道早癌是指病变组织并未浸润消化道黏膜下层,常见病型为早期胃癌、食管癌与结肠癌。其病因为:①饮食与地域环境因素:有研究发現,该病具有明显的饮食结构与地区差异性,其多发于中国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2]。②幽门螺杆菌(简称Hp)感染:有实验证实,Hp会使硝酸转为亚硝酸物质,进而诱发癌变。③基因与遗传学因素:该病的遗传效应较明显,疾病早期并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存在恶心呕吐、腹痛、便血与体重下降等表现。消化道早癌若治疗即使,预期生存周期可长于5年。该病尚未发生淋巴结转移,可使用内镜微创疗法清除病灶。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治疗痛苦,且能阻断癌变发展。该病的进展速度与患者体质和肿瘤大小等因素相关,当其侵犯至黏膜下深层,便可能转移至淋巴结,需进行外科手术治疗,且疗效有限。优于早期癌变的病变程度小,经常规的白光内镜诊断后容易出现漏误诊情况。因此,临床建议采取消化内镜检查。其中,EUS可鉴别胃肠道间质瘤和恶性肿瘤,评估肿瘤的实际浸润深度。NBI可观察微小病变,评估消化道黏膜的微血管与微腺形状。消化内镜的分辨率高、窥视视角与操作性更佳,可在超声引导下辨别肿瘤大小、类型与浸润情况。通过放大技术可评估血管形态、浸润程度与病变性质,诊断精准度更高。染色剂是消化道内镜的辅助检查技术,内镜检查下色素染色可发现黏膜异型病变,鉴别癌变与癌前病变,可增强消化内镜的诊断能力。其对于病变组织的准确定位和初步定性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操作简单且高效[3]。此外,消化大内镜可提高肿瘤浸润深度的诊断能力,指导分期治疗方案的合理选择,进而提升疾病确诊率。其具有切除率高、疼痛度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等优势,且消化内镜的操作流程具有标准化原则,治疗准入条件、操作环节与术前准备均有明确规定,可行性更强。有研究指出,消化内镜对于直径<1 cm的消化道早癌具有理想的诊治效果,安全性高,诊断准确率高达97.8%,可见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结果中,A组各病型的病变切除长度短于B组;影像质量评分与检查相关指标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消化内镜可提高消化道早癌的诊治效率,可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 蓝燕芬,方超英,郑晓玲,等.消化道早期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19,36(12):906-910.

    [2] 张 娜,白一玄,刘佳妮,等.消化内镜检查在消化道早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23):66-67.

    [3] 谭志慧,李爱娟.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对上消化道早期癌和癌前病变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0):3592-3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