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新闻报道怎样讲故事

    陈朴

    【摘要】在媒体融合的形势下,广播等传统媒体要提高竞争力,做好内容才是王道,而做好内容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讲故事。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近期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那年我高考》等报道,阐述和探讨广播新闻报道应该如何讲好故事以及在讲故事的报道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讲故事 人物 悬念 冲突 细节 情感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在当前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媒体如何在坚持自身优势、借鉴新媒体特点的基础上提高竞争力?在经过一番解构、探索和重建之后,人们发现,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还是内容,做好内容才是王道。而要做好内容,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在报道中讲故事。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故事与新闻似乎是两个概念,还有人觉得讲故事会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其实,新闻报道要讲故事,并不是脱离了新闻事实去“编故事”,而是在报道中借鉴讲故事的原则与手法。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不论古今中外,故事最能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听故事最能让人感到放松、有趣,故事类的信息更容易被人们接受、理解和记住。尤其是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强大多变的媒介竞争对手,讲故事更是提高新闻报道的吸引力、提升传播效果和影响力的重要方法。

    广播的媒介特性决定了讲故事是广播的强项。广播用声音传播信息,声音最能调动情感、最能触动思考,在声音所构筑的无限的想象空间里,故事可以带听众展开一段虚拟的旅行,因此也有人说广播是“头脑的剧场”。此外,由于广播具有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特性,受众又往往是伴随性收听,一些抽象的概念化的内容很难给听众留下印象,让听众记住的肯定是具体的、形象化的故事。在信息爆炸和碎片化传播的背景之下,那些鲜活有趣、有血有肉的故事更容易引发听众的共鸣。本文结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下简称中央电台)近期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那年我高考》等报道,阐述和探讨广播新闻报道应该如何讲好故事。

    一、在报道的策划上,要着重以“人”为中心去展开叙述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我国传统的新闻学理论都强调以“事”为中心报道新闻。新闻的五要素“五个W”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何故),记者在报道实践中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Who”而是“What”——发生了什么事。的确新闻报道的主要对象是“事”,但是任何一件“事”中都有“人”的影子,新闻所关注的事也都是与人的生存、发展相关的事件。比如:2017年6月四川茂县发生泥石流灾害,人们最关注的还是这场灾难中“人”的情况。媒体纷纷报道了26岁的村民乔大帅与妻子以及1个多月大的儿子幸运逃生的经历,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在事件性的新闻报道中“人”的重要作用。新闻因“人”而生动,有“人”才有故事,有“人”才有情感。中央电台《央广新闻晚高峰》从创立之初就打出了“新闻事中新闻人”的宣传语,强调要以“人”为中心报道新闻事实或传播新闻信息。在上述的突发性事件或者一般性的事件报道中,要关注到人物的经历和命运;在一些经验报道、综合性报道中,更需要把目光投向“人”,去发掘宏大背景下那些有生命、有情感的个体故事。

    中央电台最近推出大型系列报道《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记者用日记体的方式、白描的手法展示了湖北、江西等地贫困山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进展,报道围绕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的人物展开的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活跃上进、认真学习养蜂技术的张波和他聪明俏皮、靠手艺从事电商经营的未婚妻张静;能干务实、从便利的集镇搬回条件简陋山村的向方桃老人;倔强而精明的扶贫易地搬迁“钉子户”老王……这些人物故事使报道鲜活了起来,使精准扶贫的一条条政策和措施变成了可知可感的画面和可憧憬的愿景。

    中央电台中国之声纪念恢复高考40年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选取了著名画家、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罗中立,著名作家、茅盾文学奖得主刘震云,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钱颖一等11位不同领域的代表人物,回望、讲述各自的高考經历和人生故事。恢复高考无疑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对之后中国的影响不可估量,有许多人因此而改变了人生轨迹,他们也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改变着中国社会发展的轨迹。报道的策划正是从这些各行各业里有特色的“人”着手,以个体命运记录40年家国变迁,展示了镌刻在高考上的历史印记、社会风景。报道中每一个人物的高考故事,既是个体生命的刻度,也是中国社会蓬勃发展的映照。这组报道播出后所受到的广泛好评、热议,所引发的共鸣、感动和深思,再次说明了“人物”和“故事”在新闻报道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二、在报道的布局上,要注重挖掘悬念和冲突

    戏剧之所以会有震撼人心的吸引力,在于它凝结了悬念和冲突。美国学者罗伯特·赫利尔德(Robert L.Hilliard)认为,一个好的完整的新闻故事应该类似于戏剧表演,要有明显的矛盾冲突。会讲故事的报道一开始就要设置悬念、铺垫矛盾冲突,接下来随着报道的深入,每个段落又要设置内在矛盾,各个段落之间既有一脉相承的逻辑联系,又要有新鲜的信息在环环相扣中不断露头,在起承转合中吸引受众。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已经不能适应讲故事的报道手法的需要,重要的信息如果一开始就告诉听众,会让人感觉像喝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相反,如果报道一上来给听众留下的是问号,人们才会带着这些问题去收听。不仅如此,好的报道还要让听众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关注和探究的状态,要让人感觉一个矛盾冲突解决了,另一个问题和矛盾又出现了,让听众心里始终保持着好奇心,集中注意力把报道听完。清代文学家袁枚在著名的《随园诗话》中写道:“文似看山不喜平”,写文章如此,新闻报道也是一样,只有跌宕起伏才能引人入胜。有人把这种悬念迭出的报道方式称之为“宝塔结构”,宝塔的中间有很多层次,这些层次就好比悬念,有了它们,塔的每一层都有风景,吸引着人步步攀登,而无限风光只有登临塔顶时才会呈现。

    《砥砺奋进的五年——驻村日记》系列报道中,记者白杰戈采制的《湖北鹤峰县渔山村老王搬迁新居》就是一个非常吸引人的好故事。报道一开头就为听众设置了悬念,渔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陶必红说:“渔山村今年要完成扶贫异地搬迁的24户中,老王家是最后一户。”“过去三年,记不清去了老王家多少次,但是都没有能够说服他同意搬迁”。听众听到这儿就会想,为什么老王不同意?这次老王能答应搬迁吗?接下来,报道详细记述了村干部说服老王的过程,一开始是双方的僵持,“陶必红坐在老王旁边,给他点上烟,但是老王还是没有松口”,经过几番商议劝说,村干部同意按照讲究风水的老王选定的位置,在他家旁边的山坡上建房。听众刚觉得问题解决了,松了口气,没想到关于新房“放线”和“下脚”,即在测量定位和打地基的日子,扶贫工作队和老王之间又发生了分歧,最后“老王翻出两本黄历,陶必红用手机的电筒照着帮他查,他终于点头,同意明天放线”。记者在报道的结尾同样留下悬念,“明天,渔山村最后一家扶贫易地搬迁户的新房建设能不能顺利启动,现在谁也不能确定,留到明天的日记再说”。后续的报道果然也是“剧情”峰回路转,新房“放线”、测量定位时又出现变数:老王选定的建房位置是水电站工程石料场的征地范围,扶贫干部好不容易让老王松了口,这下子又有了变数,怎么办?报道又接着讲述了工作组陪老王继续选址的过程,在女儿的说服下,老王最后同意搬迁到镇上,参与贫困户的集中安置。一次搬迁、几经周折,一环套一环的悬念和冲突,吸引着听众饶有兴趣地听下去。

    三、在报道的采制中,要学会运用细节和情感讲故事

    (一)报道讲故事要靠细节取胜

    所谓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和情节。“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对于一个新闻故事的可听性来说至关重要。细节虽小,但就像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样,细节往往成为一个报道中最打动人心的部分。有了核心的人物,有了一波三折的情节,这样只能说是有了一个撑起故事的基本框架,要真正让这个故事有血有肉,要让这个故事立得往、打动人,需要的还是细节的把握和呈现。生动的细节可以使报道中的人物、场景活灵活现,历历在目。有时候一个动作、一句话、一个神态或表情,就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广播表达细节的方式有很多,现场音响、人物语言、旁白讲述都可以展现细节,使之成为整个故事的闪光点。

    以上文《驻村日记》中老王搬迁的故事为例,扶贫工作队队长陶必红“坐在老王旁边,给他点上烟”“老王翻出两本黄历,陶必红用手机的电筒照着帮他查”,鹤峰县政法委副书记张厚成对老王选定的“黄道吉日”的评说以及对老王“不要反悔”的提醒,这些细致入微的动作和语言,把农村基层工作的艰辛和不易,基层干部的耐心和细致非常准确和传神地表现出来。中国之声致敬恢复高考40周年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同样以细节取胜。系列报道的开篇之作《罗中立,趟过那条河》讲述油画家罗中立的高考故事,报道一开篇就借罗中立的话点出了“过河”的细节,“我们每次进城都是走河边,大雾聚集,听得见摆渡桨的声音,但看不见人,船上有一个马灯,河水清澈见底”,罗中立形象又充满诗意的讲述,再配合背景音乐,在听众眼前展现出了川东地区独特的民俗风情画卷,仿佛把人们带到了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场景中,和主人公一起去重温那段恢复高考的激荡岁月。接着,报道讲述了罗中立如何在女友一家的鼓励下去县城报名的经过。罗中立在回忆中再次提到了“过河”的细节,“从锅炉房下班,背着画架,沿着大巴山下的州河,摸黑走了十几里山路,赶到县城的招生组……”,这也是“他趟过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条河”,1977年罗中立考入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从四川达县钢铁厂的一名锅炉工成为恢复高考后的首届大学生。一个知识青年,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下,对知识的渴望和对理想的执著,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被呈现得十分清晰而感人。

    (二)新闻故事要以情动人

    动人心者,莫过于情。很多报道也想讲故事,但为什么讲出的故事总让人觉得平淡无味?问题的关键是记者让自己站在了局外人的角度,冷静地讲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套用格式,堆砌文字,缺乏真摯的情感。如果记者自己都没有被故事感动,所做的报道又如何去打动受众?如果没有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又怎么会出现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报道?报道《罗中立,趟过那条河》中,罗中立讲述当年那副震惊画坛的《父亲》的创作经过,“我住那一家姓邓,邓开选老人。第一次吃他们家红薯洋芋,只有一点点米,他们叫我要多舀一点白米。这种深刻画面感,从那时候起就是一颗种子在我内心深处播下去了,这一次我想画个农民”“那个时代只有领袖可以画大尺寸的、肖像式画作,但我想用来画我们普通的衣食父母,我想用这样一种方式、这样一个尺寸的转换来说出我们一个时代的转折,一个真正的改革开放,一个真正的人文精神的时代。”这幅画所带来的震撼性的效果和开创性的变革,与恢复高考所带来的国家的振兴与巨变是一脉相承的,饱含深情的讲述就和这幅饱含深情的画作一样,深深地打动人心。《那年我高考》的另外一篇报道《刘震云,风在我心中》讲述著名作家刘震云的高考经历,刘震云高考之前当过兵,报道对他和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着墨不少。戈壁滩上,连队里的锅炉房一个又一个焦黄、美味的烤包子,让刘震云感到战友的宽厚和善良;未名湖畔,当年部队的王指导员来看已经在北大读书的刘震云,临走时塞给刘震云装着70块钱的厚厚的信封,分别时的军礼烙在了刘震云的心里。像这样感人的、充满细节的故事在系列报道《那年我高考》里还有很多,一个个高考故事所展示的时代变迁中有亲情、恩情、友情、爱情,更有浓浓的家国情怀,这样的报道又怎能不深入人心呢?

    上文列举的讲故事的报道主要还属于软新闻的范畴,要做好事件性较强的硬新闻的报道,当然不只是讲好一个故事那么简单,但如何从事件中发掘故事的元素、如何让报道更吸引人、如何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律在报道新闻的同时也讲好故事,还是有许多共通的、可借鉴之处的。不过,报道在努力讲好故事的同时还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报道讲故事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报道要讲故事而不是编故事,不能为了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夸大甚至歪曲新聞事实,“茶水发炎”“纸馅包子”之类的所谓“故事”,损害的是媒体的形象和社会公信力。记者运用故事化手法来采写新闻时,在追求鲜活效果的同时,绝不能忽略新闻真实性的要求,不管是什么样的新闻故事,报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都必须真实,哪怕是一处细节与事实不符,都会使报道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二是报道的故事性不能影响新闻的信息量。新闻故事和一般性故事是有区别的,新闻报道主要的作用还是为公众提供信息,为人们了解事物、作出决策提供参考。“讲故事”也是在提供信息的前提和要求下展开的,缺乏信息量的“故事”不能算做新闻故事。《驻村日记》中记者用日记体的形式,讲了一个又一个故事,这些故事都是来自湖北、江西贫困农村精准扶贫的典型事例,驻村工作组、村干部带领农民修路、发展茶叶加工、养殖业、旅游业,等等。故事中包含着贫困农村实施精准扶贫的大量的新闻信息,像这样有信息量的新闻故事多多益善。

    三是不能因为故事性削弱新闻报道的普遍性和宏观性。围绕“人”讲故事,会增加报道的可听性,但是新闻报道的作用不只是为了给受众讲故事。新闻除了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还要告诉人们为什么,比如背景的介绍和结果的分析等。因此报道不能一味地追求故事性而忽略了宏观层面的观照和反映,要有点又有面,既有具象性的呈现又有宏观的高度,多侧面、多角度地报道,才能增加新闻信息的厚度。比如《驻村日记》,就有业内专家在充分肯定其形式的基础上提出质疑,认为有的报道过于片段化,前没有背景交代,后没有提炼升华,结尾比较唐突,精准扶贫政策的宣传深度不够。看来,在新闻实践中,如何处理好讲故事与做报道的关系,如何把握好形象化和深度、宏观性之间的平衡,依然是一个值得不断探索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

    “茶水发炎”事件:2007年“3·15”前后,中新社浙江分社、浙江电视台等媒体记者为了“证明”医院侵害消费者利益,用绿茶冒充患者尿液,交医院化验后竟然查出“阳性”。事件持续发酵,全国92家三甲医院医务人员以实验证明,茶水当成尿验,九成化验单呈假阳性。个别媒体记者刻意导演的“茶水发炎”事件有悖记者职业道德。

    “纸馅包子”事件:2007年6月,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播出《纸做的包子》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后调查发现,原来是编导为追求节目效果,携带秘拍设备、纸箱和面粉,要求人为其现场制作20余个“纸箱馅包子”,并拍摄下全部过程,再加上后期的剪辑和配音,才有了轰动一时的虚假报道《纸做的包子》。

    参考文献

    1.刘璐:《新闻报道应该怎样讲故事》,《数字传媒研究》,第32卷,2015年第3期。

    2.卫明华、丁霞:《广播新闻如何“讲故事”》,《新闻论坛》,2013年第1期。

    3.张聿温:《用讲故事的方式写新闻报道》,《军事记者》,2007年第11期。

    4.王珩:《用讲故事的形式报道新闻》,《传媒》,2013年第8期。

    5.袁媛、张杰巍:《新闻故事化叙述之浅见——以央视新闻栏目〈新闻调查〉为例》,《西部学刊》,2016年第4期。

    6.唐春林:《新闻报道如何“讲故事”》,《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4期(上半月)。

    (作者单位: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总编室广播学会)

    (本文编辑:饶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