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

    吴通尉

    摘要:时政新闻节目要求多、规范严、影响广,在电视台新闻节目中属于业务难度较大的报道领域。随着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传统电视时政新闻节目的制作和传播既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又获得了难得的突破机遇。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电视;时政新闻;创新

    新媒体相比于传统电视,优势主要体现在时空、互动和内容三个方面。

    在时空方面,新媒体在网络和手机高度普及的现代社会,可以实现全天候的新闻传播,便于受众随时随地接收新闻资讯。因而受众不用再被动地等待电视台固定的新闻播出时间,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且符合现代人碎片化阅读和快速阅读的习惯。

    在互动方面,受众在新媒体平台下,可以方便地留言、评论、转发,这是新媒体一个显著的优势。同时,由于互动性强,面对突发新闻,新媒体可以通过网络第一时间报道出来,并在受众的转发之下,快速实现资讯覆盖。而传统电视的时政新闻则需要进行编辑制作,即便采用直播,受众也无法转发。

    在内容方面,新媒体可以整合网络上的丰富新闻资源,不间断地为受众提供文章、图片、视频等更加全面的信息,而传统电视的时政新闻则受到节目时长及画面播出要求的限制,在内容丰富程度上相对不足。

    (一)以新媒体意识创新时政新闻采编思路。时政新闻报道的重点是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大事,是社会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党和人民的重要纽带。在任何时候,时政新闻都肩负着为党发声的重大政治责任。因此,传统电视时政新闻的采编和播出,首先要保证政治正确、立场鲜明。

    在此基础上,充分借鉴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尝试将传统的严肃形象向亲和方向创新转变。如认真研究民众的关注点,灵活调整报道的切入角度,引发受众共鸣,增强时政新闻的亲和力;又如利用新媒体技术手段,对传统的时政新闻进行二次编辑加工,丰富信息传递表达形式,更好地深入发掘新闻内涵等。这一点上,目前很多新闻制作采用了无人机全景拍摄,对观众提供了全新视角,都取得了良好的播出效果。

    (二)以互动平台建设增加时政新闻的吸引力。缺乏互动是传统电视时政新闻的一个短板。在新媒体时代,受众的参与意识不断增强,更加关注与媒体之间的互动交流。传统电视时政新闻在突出自身权威性的同时,也要转变高高在上的形象,主动拉近与受众的距离。如通过互联网,建立交流互动平台,让受众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媒体展开互动,真正讓受众参与到新闻评论和传播中来,以此增强时政新闻对受众的吸引力。

    (三)以扩展报道内容促进时政新闻落地。传统电视的时政新闻,侧重于对党的方针、政策的宣讲。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众在文化层次、职业特点、民族地域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单纯的宣讲,很难使全部民众都理解明白。因此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时政新闻要在扩展内容上下功夫,特别是地方电视台,应结合本地民众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扩展时政新闻内容,增加对方针政策的解读,增加方针政策与当地民生的联系紧密度,突出细微,真正实现时政新闻在民众中间的落地,让民众感受到时政新闻与自身生活的息息相关,让民众对时政新闻看得明白,懂得深入。

    (四)以风格化播报优化时政新闻的普及性。正襟危坐,直言正色是传统时政新闻播报给受众留下的固有印象。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个性化播报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受欢迎。传统电视时政新闻的播报也应该与时俱进,针对所面向的群体实际情况,适当关注播报的风格化。尤其是针对年轻一代,他们更喜欢轻松幽默的语气,更喜欢流行的新生事物,他们对传统的时政新闻那种长篇大论、刻板说教往往兴趣不大,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优化播报风格,切近受众。如央视新闻主持人朱广权一句“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瞬间火遍全国,使得节目的影响力剧增。

    此外,加速与新媒体的融合、扩展新闻传播渠道、加强工作人员的新媒体技术能力提升、与民生新闻相互渗透等,都是新媒体时代,传统电视时政新闻实现创新发展的积极举措。

    电视时政新闻肩负着重要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在新媒体时代,一定要紧跟发展步伐,面对新形势要顺势而为、主动创新,努力实现自身突破,只有这样才能始终牢牢占据舆论宣传的主阵地,才能更好地为党发声、为社会和民众服务。

    (作者单位:百色市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