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机制与实施策略

    闫冲

    摘 ?要:校外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有效补充,校外活动场所是与学校教育相互联系、相互补充、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实践课堂,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少儿国学歌舞剧是用儿童歌舞剧的形式承载国学优秀传统文化,将国学活态化、艺术化传承下去的融合性创新课程。本文以少儿国学歌舞剧在校内外联动美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实施的相关机制与策略。

    关键词:校内外联动;少儿国学歌舞剧;美育

    一、问题的提出

    学校教育是一种普及性的教育,学校班级教育规模大,缺少充沛的师资资源,大多数普通中小学一样,都存在艺术专业师资短缺问题。比如音乐美术艺术课专业师资方面,有的学校由音乐基础比较好的别的科目的老师担任,而又会音乐又会舞蹈又会戏剧的综合性老师在学校里是缺乏的,因此只能够由校外老师来补充。

    少年宫由于场地限制,招生人数有限,每一年的招生都名额难求,只能够进行个性化的艺术教育,因此辐射的学生人数有限。学校的学生基数大,优中选优,更容易发现艺术方面的好苗子,他们参加了本校的艺术团,更渴望到少年宫更专业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戏剧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校内外资源共享教育教学联动的美育机制,以国学内容为载体,用少儿歌舞剧的形式建起一座沟通内外的桥梁,实施以美育人,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机制——是指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运行方式,有机体的构造、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机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语出清丘逢甲 《汕头海关歌寄伯瑶》:“西人嗜糖嗜其白,贱买赤砂改机制。”在社会学中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正视事物各个部分的存在的前提下,协调各个部分之间关系以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具体运行方式。”在本文中是指教育行政机构、校外机构、中小学学校、教师与学生形成发挥协调统一作用的运行方式。

    联动——原意是指若干个相关联的事物,一个运动或变化时,其他的也跟着运动或变化,即联合行动。在本文里,是指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互为支撑,共同育人。校外教育的特点是生源不固定,每一年都有學生招进来,也有学生上了一学期就不来了,容易造成生源流失。而学校内有固定的学生,受专业和教师所限,没有好的作品。

    国学——在现今的学术阶段,国学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道学、宋明理学、明清实学和同时期的先秦诗赋、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目前国家提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至少应该包括国学经典、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三部分。中国历史上“国学”是指以“国子监”为首的官学,自“西学东渐”后相对西学而言泛指“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在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培育过程中,儒家的仁礼、忠恕、中庸等思想,形成了中华民族温和谦恭彬彬有礼、刚毅进取、自强不息、吃苦耐劳、勤俭持家、乐观向上的优良品质,造就了许多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的仁人志士。

    少儿歌舞剧——少儿歌舞剧也称为儿童音乐剧,是音乐、歌曲、舞蹈和对白多种艺术形式结合的一种戏剧表演,符合小学生欣赏特征的一种多层面的综合艺术形式。儿童歌舞剧不同于单一的唱歌、跳舞表演,它以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审美为标准,以歌舞音乐为主线,由少年儿童表演的包含有积极的主题,轻松、愉悦的故事情节,设计有理念的角色表演,歌舞音乐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它是一门新兴的校园综合舞台艺术。

    由此可见,以音乐教育为主线,涵盖歌唱、朗诵、戏剧表演、舞蹈、美术等等多种艺术形式,以中华国学中的传统美德、礼仪风俗、人文智慧、成语典故等为思想内容,以中华美育以文载道的文化实践为行动蓝本,通过原创音乐歌舞剧(包括原创剧本、原创音乐、原创编舞、原创舞美等)实施少儿国学经典与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解决可行的一种方案。

    三、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教学存在问题及其分析

    现在的学校教育资源分散,无法形成教育合力。学校教育的特点是每一学期的学习时间按部就班只能够在周一到周五,学校的学生众多,有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不能够进行个性化教育,教育手段陈旧死板,不能适应新时代的美育教育理念。少儿国学歌舞剧有剧本、音乐、舞蹈、服装道具等一系列复杂的要求,有的学校有学生没有老师,有的学校学生生源少,专业老师更少,连音乐课都是其他科任老师代替,没有专业的戏剧、舞蹈、声乐、艺术课老师,学校没有什么品牌特色,因此急需好的专业教师打造出品牌社团,提高学校的美育功能,加强品牌效应。

    学校教育的机制钳制了美育理念的推进,有的学校结构性资源缺失,一方面囤积大量的经费无处可用,另一面又缺少经费、缺乏管理,好的课程、好的项目无法实施。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的学校因为财务制度的问题,项目经费不能支出,导致少儿国学歌舞剧项目夭折。

    课程联动机制未能有效建立,衔接渠道不通畅,造成少儿国学歌舞剧的课程不能够实施。一般来说,校内外教育活动各自相对独立,通常都以单次或小阶段性的活动为主,在学校里经常举行如红领巾主题性活动、阵地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整个教育实践理论和体系缺失,缺少系统的教材、教法。

    针对教学师资和教育对象的分散问题,建立常态互联沟通机制。在进行校内外联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建立沟通机制,校内外教育要相互融通,进行常态化工作。校外教育机构要加强与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联系,积极主动地为学生参加校外活动提供周到优质的服务,精心设计开发与学校教育教学有机结合的活动项目。学校把少儿国学歌舞剧排入课程表,切实保证活动时间,并做好具体组织工作。校外老师走进学校,时间安排都是下午三点半的放学时间,还有的课程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周五上午的校本艺术课程。因此在老师与老师、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还有机构领导之间形成了良好的沟通。

    四、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实施机制

    建立校内外教育机构与管理联动机制,整合资源、构建系統、搭建联动或协作教育教学平台。以东城区文化艺术学院下校三三零以及三个一项目为平台,单位领导之间达成协作共识,形成协作协议,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形成长效沟通管理机制。

    构建校内外师资整合与联动教学机制,将校内外专业师资资源整合到一个行动共同体之中,以三个一项目为核心,以课题为抓手,形成自组织的学习、教研、教学系统,通过知识与能力的互补,实现整体性高水平教育。尤其适用于像少儿国学歌舞剧这样的综合性艺术美育教育类型,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

    构筑校内外教育对象的联动培养机制,将校内外的学生整合到联动教学的对象整体中,从而扩大教育教学的受众面;以东城区文化艺术学院为平台,少年宫从各个学校挑选学员,把程度不同的学生整合到一个学习共同体之中排练出示范性精品剧目,培养出一批“小先生”,老师带着剧目的音乐舞蹈剧本以及示范视频下到学校,带领学校老师以及学生排练出来,表演给学校师生观看。少年宫老师在不同的学校排练同一个剧目,少年宫学员当起了“小先生”,不仅巩固和实现高质量学习的原则,把复杂的排练变得简单化、模式化。同时,一带众、众带群,真正实现面向全体的教育。其核心任务是探讨新时代美育中全面全体美育的可行之路,同时也是破解当前小众美育发展的教育瓶颈。

    五、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教育实施的策略

    了解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全方位进行调研,选定教材内容。老师在进行教学内容选定调研时,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根据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的时间、空间要求,发掘有价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经典国学文化,创新教学手段,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有效推动校内外联动融合,从而实现美育目标。

    通过专家引领,打磨编写原创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专家写出符合儿童心理的剧本,作曲家根据剧本创作出优美动人的音乐,老师和学生将剧本进行打磨,进行二次创编,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合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学生的演出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本项目中,声乐老师担任的是歌唱与表演朗诵的教学工作,还要考虑到整个舞台的布景、风格;舞蹈老师担任的是舞蹈编排以及形体设计的工作,孩子不仅是演员、观众、导演,还是剧作家、舞台设计者、评论家等等。他们不仅会对舞台剧情、舞美设计提出自己的思考,也会对服装有一定的见解,他们会在一个虚构的世界里探索和检验自己的想法,同他人的关系借用戏剧的表现形式积极表达内心的想法,是少年儿童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以及认识社会环境的重要工具,剧本承载的各种知识表现的现实生活记载的历史传统,续写的神话传说和童话都给儿童提供一个平台,使儿童从中学习知识,增加少年儿童的生活阅历,从而更好地实现美育,立德树人。例如在《森林的故事系列之二——白兔历险记》中,该剧以中华文化中荀子“劝学篇”为剧核,结合38段原创音乐讲述了小白兔一家因逸劳而受困,因困而追梦,因追梦而彻悟“勤劳”与“勤学”之重要意义的故事。该剧想象出奇、剧情充满悬念与戏剧张力,节奏紧张,音乐感人、造型可爱、舞蹈优美,富有教育意义,受到参演小学生的热烈欢迎,得到在场评估专家的一致肯定。传统国学经典的知识教育也在戏剧中得到了贯彻,如在该剧诗文中,将古代经典古诗《泊船瓜洲》植入其中,通过集体吟唱和剧中礼仪活动展现出来,十分受欢迎,一年多的排演,这一经典诗学已经深深刻入每一个小演员(学生)的心中,人人可脱口成咏。

    将创剧、排剧、演剧、评剧的活动过程转化为教育资源纳入美育教育全过程。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少儿国学歌舞剧的原创剧本通过专家审定修改以后以适应儿童排演参与的需要。学生在排练过程中,实时对剧本进行二次加工创编,在演出过程中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评价、互相促进,这些过程都将转化为教育资源纳入美育的全过程。在教案设计时,以学生的学为导向,使用启发式、问题式教学,注重情感教育,五育并举、立德树人。

    小学生普遍的心理特征是富于幻想、追求奇异、勇于探险,在剧情设置上贴近儿童的心理特点,达到移情的效果,从而熏陶感染台下的小观众,更有利于儿童剧主题的传达宣扬。例如《森林的故事系列之二——白兔历险记》排练演出过程中,小兔子回答不出问题来就会掉进无底深渊,台下的小观众会着急,会在舞台下积极的回应。当土狼在森林中追赶小白兔的时候,台下的小观众会帮助一起隐瞒小白兔真实的逃走方向等等,这些都是小观众们下意识的表达,台上台下互动,感受着剧情,进行着审美情绪的体验。

    六、结语

    总起来说,“校内外联动教学模式”的实质是协同育人机制,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教学是这一机制的个案性的实际应用。这一模式对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而言具有积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解决美育薄弱学校资源不足的问题,可以解决如何实施全体美育问题,可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学校美育时间中实现综合性教育,做到课程融合、教育融合以及道德人文教育和艺术审美教育之间存在的张力背离的问题。少儿国学歌舞剧校内外联动的模式一方面能够帮助本区域学校的老师,提高学校老师的艺术指导活动素养,提高学校独立开展活动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主动衔接学校教育,协助学校形成合力,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的趣味性,促进学校教育的协调发展,培养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