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高铁“虹吸”内江东兴要升级现代服务业

    

    高铁经济下,如何审时度势谋篇布局,扬长避短转型升级,把“过客”变“游客”,“游客”变“常客”,提高服务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东兴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面临和思考的课题。

    内江地处成都、重庆两座特大城市中段,成渝高铁开通运行后,将其纳入了成渝1小时经济圈。东兴区因地理位置原因,在内江市三县三区中居首。方便快捷的交通,激发了人们外出经商、购物、旅游的欲望,致使本土消费人群外流。高铁经济下,如何审时度势谋篇布局,扬长避短转型升级,把“过客”变“游客”,“游客”变“常客”,提高服务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是东兴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必须面临和思考的课题。

    锁定现代服务业发展目标

    高铁“虹吸效应”之所以产生,究其原因,在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在不断转型升级,东兴区在同城化过程中,产业发展未有效对接,实现错位化、差异化发展,现有的服务业水平和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消费需要,成渝可供选择的商场多、品牌多,旅游景点特色鲜明,吸引力强,价格方面有优势,在高铁的“追风速度”助推下,市民前往两地“城际购物旅游”将成为一种常态。

    为此,要应对好高铁“虹吸”效应,放大“同城化”效应,让本地消费者留得住、外地消费者愿意来,就必须跳出东兴看东兴,主动对接成渝及沿线城市,紧紧围绕“建设成渝特大城市功能配套服务中心、打造内江双百城市商贸核心区”这一目标,坚持“错位、互补、协同”原则,以推动服务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抓手,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为方向,以“吃、住、游、购”四大要素为重点,着力培育市场需求旺、基础条件好、增长潜力大、带动作用强的“商贸购物、休闲旅游、健康养老、餐饮美食”四大业态,促进服务业高端化、集群化、特色化发展,努力培育一批档次高、有特色、复合型休闲消费区,让成渝及沿线城市消费者愿意来、留得住,不断聚集东兴人气、商气、财气,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将东兴打造成为成渝经济区餐饮娱乐首选地、旅游购物目的地、居家置业归宿地。

    明确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

    ——“点线结合”打造商贸中心。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引培并重、集聚打造”的原则,科学布局中央商务区和一批特色商务街区,努力构建“以城市新商圈为龙头、特色产业集聚为特征、商业服务为补充”的商贸发展格局。以汉安大道为轴线,规划布局谢家河、西林、高铁、高桥四大城市新商圈,依托内江万达广场、北京華联、欧锦行、高铁站前广场等载体,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平安保险等30余家企业总部,重点发展楼宇经济、总部经济、会展经济,集中打造中央商务区;按照“规划一批、新建一批、整合一批”的思路,调整和完善专业市场结构,大力兴建一批特色产品销售市场和专业市场,重点抓好大千美食街、花鸟市场、西林批发市场的提升和培育,科学规划东兴老街集中商业街区的业态布局,打造兼具传统与现代特色的旧城商贸点,把流向成都、重庆等周边城市的消费力拉回来,减少消费外溢、提高城市生活品质;大力发展会计、税务、法律、咨询、公证、评估、策划、经纪代理、专利等商务服务业,完善商贸服务市场,积极探索学院经济、金融服务业、科技服务业等新兴业态,避免同质化竞争,逐步形成东兴区商贸发展的比较优势。

    ——“农旅联姻”发展特色旅游。围绕“文化之旅”“山水之旅”“美食之旅”三大品牌,以打造旅游拳头产品为核心,以完善城市旅游功能为支撑,加大旅游业结构调整、品牌培塑和宣传营销力度,推动城市变景区、乡村变景区。积极推进“一道两街两园”(小青龙河旅游休闲绿道、大千美食街、东兴老街、长江森林公园、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新店乡天荷瀑布、高梁镇杨岭村荷花谷等精品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建设,将碎片式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打造集观光、休闲度假、美食于一体的特色乡村游线路;依托农业特色产业,推动农旅融合发展,重点打造高桥至田家、高桥至长坝山森林公园以及富溪镇沿江“三条”特色乡村游线路,充分利用沿线特色文化资源、花卉、苗圃、水产垂钓、采摘基地等,集中优势建设集观光、休闲度假、美食于一体的森林、生态、体验式高档农家乐群,抢先培育一批品牌民宿示范点,吸引市民和旅客来到东兴、玩在东兴、住在东兴;加强旅游市场规范化管理,以东兴老街、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为示范,争创更多国家3A、4A级旅游景区,以仁和花园、怡景轩为代表,加强省级星级农家乐、乡村酒店评定,提升东兴区旅游产业的品牌效应。同时,大力实施旅游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善旅游配套功能,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打响东兴旅游品牌。

    ——“双管齐下”做响美食品牌。按照“整体规划、分档布局、错位发展”的原则,以“优化布局、提档升级”为重点,做大做响“大千美食之乡”品牌。积极引进和培育各类特色餐饮企业,调整优化餐饮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以大千路、太白路、汉安大道为轴线的“两路一线”中高档餐饮业,和以甜城湖滨江线、大千美食街、东兴老街为核心的“一线两街”名小吃、中低档特色餐饮,形成高中低档均衡搭配的发展格局,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大力实施“文化+大千美食”融合行动、“互联网+大千美食”“产业链+大千美食”链接行动、“标准+大千美食”提升行动、“高铁+大千美食”拓展行动,加强大千美食标准化建设,提升大千美食档次品位,宣传大千美食文化,增强大千美食品牌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让“吃在东兴”成为市民和游客的共识。

    ——“多轮驱动”激活康养产业。坚持政策引导、政府主导、社会举办、市场推动的思路,加快发展健康养老产业。结合乡镇不同特点,以文化为底蕴,以生态为基础,以乡村为依托,加快编制新江街道九龙村乡村休闲养老综合体、大治乡团结湖乡村休闲养老综合体、苏家乡丈雪文化养老综合体、富溪镇知青文化养老综合体、杨家镇红色文化养老综合体、中山镇汉安桃源乡村休闲养老综合体规划;以开展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试点为契机,加快社会养老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入推进社区居家、城区公办机构、农村敬老院、医养结合的四大养老服务模式,重点抓好生态养老产业园、省级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社区、城乡社区日间照料中心等项目建设,着力发展形式多样、结构合理的养老健康服务业;加快推进生态养老产业园的项目包装、招商引资工作,打造3—5个现代化养老园,逐步建立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服务为补充的社会化养老健康服务体系和运营机制。

    强化现代服务业发展保障

    ——强化组织引领。调整充实服务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力量,健全县级领导联系重点企业、联席会议、运行分析、信息共享等制度,完善综合目标与分类目标考核相结合的考核体系。结合“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科学编制服务业专项及集聚区发展规划,做到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与城市总规、土地利用总规等“多规衔接”,现代服务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和城乡建设同步实施。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高铁新城基础交通项目、内江北站站前广场、内江综合客运中心站、站前公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成渝客专与高速公路的对接路网建设,完善智能交通体系,做好公路客运、公交等交通的线路规划和站点设置,使之与高铁站点充分衔接,真正实现零换乘、零对接,高效分流高铁开通后的人流,使高铁的速度效应得以充分延伸, 解决“高铁快、进城慢”困境,努力打造舒适、宜人、便捷的城市公共空间,以吸引各种高铁沿线要素积聚。

    ——加大政策扶持。立足区情,用足、用活中央和省、市支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推出鼓励发展服务业政策举措和专项扶持计划,切实发挥扶持政策对服务业发展的激励导向作用,形成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服务“高地”和商务成本“洼地”。落实对服务业规模企业的水、电、气价格,实行与规模工业企业同价的政策支持,减少企业运行成本,促进企业发展。优先保障东兴区重大服务业项目的土地、资金等要素,对建立了原辅材料加工基地、配送中心的餐饮企业,将符合标准条件的列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予以扶持。

    ——聚集人才优势。进一步创新人才引进、培养、使用和管理机制,推出优惠政策,突出培养和引进现代旅游、电子商务、商贸物流等领域中高级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构筑人才聚集高地。转变传统的引才观念,变“刚性”引进为“柔性”聚集,不断完善人才、智力、项目相结合的柔性引进机制,确保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得好,为东兴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