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不一样的自己

    陶非男

    这本书最初吸引我的不是封面上硕大的书名,而是书名下两行小小的文字:“真正的归属感不要求你改变自己,真正的归属感要你做真实的自己。”受好奇心的驱使,在一个周末的下午,我一口气将它读完了。

    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了不一样的自己。作者布朗女士提到,在她小时候,有位亲戚送给她一辆特别漂亮的自行车。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骑着这样一辆自行车是许多孩子的梦想。可是两次之后,作者就再没有骑它出去。反而经常骑母亲的那辆灰色自行车。在之后漫长的时间里,作者都无法跟家人解释当初不再使用那辆漂亮的自行车的原因。直到长大后,在和心理分析师谈起这件事时,作者才意识到,当时她用力抗拒的是一种感受——“我是特别的,我和别人不一样。”用作者的话说,“那是一个孤独的位置,让我感到自己不属于任何一个群体。”

    作者的这段经历让我回想起自己的成长路。在很多时候,我都“喜欢”和周围人一样,无论是学生时代买的文具盒或作业本,还是走上工作岗位后加入某个群体。尽管有些东西、有些事情并不合自己的心意。但是,“这样,我就和周围人一样了”的想法,让我即使真的对这件物品不喜欢、对这个群体不满意时,也甘愿接受。如今想来,这也是自己内心的“羞耻感”在“作祟”:不想被落下,害怕被落单。于是“刻意地融入”,而不是真正的“归属”。可以说,作者让我重新认识了之前的那个自己。这真是一次神奇的体验。

    作者的文字不仅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也让我从全新的角度看待儿童,学会接纳儿童的“与众不同”。某次家长会后,一位母亲拉住我,向我“倒苦水”。她告诉我,有一天孩子跟她说自己在班级里没有朋友。母亲问孩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孩子回答,班里的女生都是长头发,只有自己是短发;女生玩的跳皮筋、挑花珠等游戏,自己都不怎么感兴趣;女生看的书、用的作业本,也都觉得不适合自己……母亲说,有一次孩子硬要买一支笔,说班里女生都在用,如果自己不用在班里就显得格格不入。第二天,孩子却把笔还给她,说不喜欢,用着不舒服。还有一次,她问孩子要不要考虑留长发。孩子刚开始同意了,后来觉得不舒服,还是算了。母亲问:“老师,我家的孩子是不是性格有缺陷?”

    我的脑海中慢慢浮现出这个孩子在学校的日常表现。她话不多,不起眼。课间,别的女生聚在一起聊天的时候,她就在座位上看书、写字。我曾经建议她,要多和班级里的同学沟通交流。但当我听到她母亲的这番话时,我有点为自己的“莽撞”建议感到愧疚。同时,又为这孩子“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感到一丝敬佩。原来,孩子已经努力过,并且下了很大一番功夫。但是,当她觉得这样做会让自己真的感到不舒服时,她并没有选择继续“刻意迎合”,而是勇敢地闯入了“旷野之境”,接纳自己的“不一样”。尽管在这过程中,她会面临困境,内心会感到孤独、脆弱,感觉自己没有朋友。于是,我先安抚了这位母亲的情绪,坚定地告诉她,孩子不是性格有缺陷,她很正常,并表示之后会和孩子聊一聊。

    第二天的活动课,我观察到这个孩子依旧独自坐在校园亭子里。我走近她,告诉她不是没有朋友,而是还没有“看到”朋友,因为每个人都有一个朋友,那就是自己。正因为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清晰地设置了自我界限,誠实地说出了内心的感受,才会交到更多的朋友。我还告诉她,她比学生时代的我更有勇气,敢于接纳自己和周围的不一样,勇敢做自己。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布朗女士提到的,在寻找内在归属感的过程中,人们需要拥有“勇敢七大原则”:设定界线、保持可靠、勇于担当、尊重隐私、正直真诚、不做评判、宽容大度。

    “像所有有价值的努力一样,我们需要克服内在的脆弱并且激发自己的意志力,勇敢地冲破内心的舒适区,才能拥有真正的归属感。”我很庆幸能够遇到这本书,我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遇到这本书。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鲈乡实验小学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