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

    袁鸣捷

    【摘要】马克思反贫困理论自创建伊始便成为学者们研究反贫困问题的典范,他从现实的贫困群众出发,坚持无产阶级立场,从制度层面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对人的压迫和剥削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的罪魁祸首,并指出革命是无产阶级反贫困的实现路径。在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为实现反贫困愿景努力奋斗。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庄严宣布,我国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顺利脱贫,为全球反贫困事业作出了中国贡献。

    【关键词】马克思;反贫困;精准扶贫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自身为了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逐步推进的历史,研究马克思的反贫困理论,必须紧密联系和切实把握这一历史过程,从现实的贫困现象中剖析贫困产生的根本原因,从而探寻反贫困实践的合理路径。

    一、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发展过程

    (一)青年马克思对反贫困的感性认识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曾在报社任编辑,当时的普鲁士政府为维护贵族和私有者利益,纵容土地私有化,进一步把贫苦人民捡拾枯枝树叶的行为也视为盗窃,并且指责贫困群众的合理请求是图谋私利的恶劣动机和无理的控诉。马克思深感贫苦人民在现实社会中遭受的不公待遇且无力反击,于是在《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和《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为贫困群众发声,对普鲁士政治专制蛮横的统治进行了猛烈的抨击。他指出法律的制定把物质利益放在首位,而不是遵循自由理性的原则;国家维护私有者和贵族的利益,而侵犯了基本群众的利益。所以青年马克思认为当时的社会关系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反贫困应该改造社会制度以及实行开明的立法。

    (二)马克思对反贫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批判

    为无产阶级谋解放的政治立场,激发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批判。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深刻批判了纯思辨哲学在解决现实难题时的缺陷,转而运用政治经济学的方法研究无产阶级贫困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尖锐地指出,在资本主义的逻辑架构下,无产阶级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再无其他获取生活物资的途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指出,繁重的劳动并没有带给无产阶级更好的生活,反而成为束缚他们自身的机器。无论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何种状态下,无产阶级都无法摆脱贫困的命运。无论国家财富如何庞大,“工人的结局也必然是劳动过度和早死,沦为机器,沦为资本的奴隶”。资本主义社会的贫困不仅仅是单纯的物质匮乏,更是对无产阶级人的本质的歪曲。

    (三)马克思对无产阶级反贫困问题的科学揭示

    在《哲学的贫困》一书中,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社会生产关系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矛盾对立的双方,资产阶级的富裕建立在對无产阶级的无情残害之上。即“在产生财富的那些关系中也产生贫困;在发展生产力的那些关系中也发展一种产生压迫的力量”。资产阶级利用其在经济上的优势,巩固了政治话语权,无产阶级不仅在经济上贫困,在政治上更处于被动。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陷入贫困是不可避免的。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的制度性根源。在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和地主通过暴力的手段占有和剥夺农民的土地,生产者被迫与生产资料相分离,有如英国的“圈地运动”。丧失生产资料的无产阶级依附于资本,成为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工人。生产剩余价值是工人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唯一理由,资本家无偿占有剩余价值,是对工人阶级血汗的榨取。随着财富的积累,资本家必然提高资本有机构成,机械化水平的提升让机器可以取代一些简单的生产工作,许多没有更高技能的工人因此失业,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相对剩余人口,陷入极度贫困的境地。

    二、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重要内涵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制度根源

    无产阶级无法拥有生产资料,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活资料。资本家雇佣工人组织生产活动,表面上给予工人与劳动力“对等”的工资,实际上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在“工资”这种看似合理的“外壳”掩护下,资本家利用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肆无忌惮地掠夺工人所创造出来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一边将剩余价值源源不断地输送给资产阶级,完成资本积累;一边将更多的无产阶级牢牢困于资本生产系统,实现对资本市场的全面控制。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资本家们不仅竭力榨取本国工人的剩余价值进行扩大再生产,还会扩大资本规模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带到海外殖民地。资本得以集中的同时,无产阶级的贫困在全世界蔓延开来。如马克思所言,在黑暗的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只是资本家实现物质利益的手段而已。

    (二)无产阶级反贫困的出路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无产阶级想实现反贫困的理想,就必须改变使工人劳动与工人自身相对立、相异化的社会形态,消灭使贫困反复发生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1.推翻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贫困现象进行深入剖析,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反贫困问题的出路,必须以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前提条件。只有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生产关系,建立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的新的生产关系,才会对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才能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能在新的社会生产中各尽其能,各取所需。

    2.消灭剥削阶级。资产阶级追求极致利益是导致无产阶级贫困化的根本原因,消灭阶级剥削是防止贫困产生的重要条件。“当阶级差别在发展进程中已经消失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的手里的时候,公共权力就失去政治性质。”无产阶级在消灭资产阶级旧的生产关系的同时,必然要消灭资产阶级、消灭剥削的阶级统治。随着阶级的消失,人们将免受阶级统治的剥削、压迫之苦,无产阶级的贫困问题也会随之消失。

    3.解放生产力,实现人的发展。“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经济的历史的基础。”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的,共产主义社会也不例外。资本主义社会拥有以往社会形态无法企及的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了庞大的财富。无产阶级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反贫困实践,必须建立在丰厚的物质基础上,牢牢抓住推动社会变革的动力,建立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求得在更高级的共产主义社会形态中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

    三、马克思反贫困理论对我国反贫困事业的现实意义

    (一)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

    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为反贫困实践提供制度基础是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内核。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生產资料公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反贫困事业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成功实践也充分证明了其优越性,不仅解决了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阶级对立,而且在国家百废待兴、物质基础匮乏、人民文化水平较低的情况下,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使新中国在成立初期迅速摆脱了积贫积弱的落后面貌。

    (二)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生产力

    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需要继续发展生产力,增加国民经济和社会财富,最终实现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西方国家的排挤、生产力水平落后、日趋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是中国20世纪70年代反贫困事业的瓶颈。面对现实的困境,党中央决定把农村生产经营体制改革作为改革开放的起点,在农村反贫困实践成功的基础上,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进行全面改革,开放国门,学习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民经济得以迅速发展,为中国社会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为中国反贫困事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三)精准扶贫坚持以人为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将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新时代国情相结合,创新发展了我国的反贫困事业。精准施策切实帮助贫困群众实现脱贫致富。第一,加强精准扶贫的内在动力。通过物质帮助贫困人口短期脱离困境不是反贫困,反贫困是要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自己具备摆脱贫困的意识和能力,使其不再“返贫”,贫困地区的经济得以可持续性发展,反贫困的实践才算成功。第二,完善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我国虽然已解决贫困产生的制度弊端,但不完善的体制机制,仍是反贫困实践中的阻力。必须建立健全稳定脱贫的长效机制,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结合起来,不断完善扶贫战略和政策体系。第三,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扶志就是振奋贫困地区群众的精神斗志,树立勤劳致富的价值意识。扶智就是发展教育提高文化素养,提高贫困地区人们的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逐步使反贫困工作由“输血型”往“造血型”转变。

    决胜脱贫攻坚战是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在反贫困问题上最深沉的表现。在马克思反贫困理论的指导下,在党和人民的不懈奋斗下,我国的反贫困事业必将取得成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10-11.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14,7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9.

    [4]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6]杜利娜.马克思的贫困理论及当代启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8(08):31-40+159.

    [7]汪连杰.马克思贫困理论及其中国化的探索与发展[J].上海经济研究,2018(09):15-21+34.

    【本文受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马克思‘反贫困理论探析”(CYS19229)资助】

    (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