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教学资源 提升课堂效率

    张夏青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法制教育,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教学效果的呈现具有潜移默化、反复变化以及效果呈现缓慢等特性。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决定了本门课程课堂教学需要在理论知识的的基础上整合教育资源,了解学生性格特征,关注社会热点、难点,融入课堂并优化教学内容,为学生呈现出一个贴近现实、联系生活、突出热点、深度剖析、提升自我的充实的课堂。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效率;资源整合

    高等学校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舞台,他们可以自由的放飞梦想,在生活体验中感受自我,实现自我。当然,作为一个学生,课堂学习仍然是他们获取知识、转变思想、提升自我的根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效果关系到大学生的思想的转变、道德水平的提升、法律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感。思想道德品质和内在的修养的提升虽说是通过不断地内在的思想意识与现实社会之间的不断的摩擦和融合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缓慢的变化过程,但是对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的教育仍然需要重视课堂教学。然而,在充分肯定该门课程的重要性的同时,不得不面对在高校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大学生对公共政治理论课程认识不深入、理解相对片面、课堂效果不佳、教学效果不明显等等。课堂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课堂教学内容上:讲授内容枯燥、脱离现实、理论性太强、缺少实践环节,无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共鸣,因此针对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能动性、提高教学效率重要一点就在于整合教学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资源涵盖范围广,涉及层面宽。包括:理论知识、校园文化生活、网络信息、报刊杂志以及社会实践基地等等。要上好一堂课,需要教师对课程资源进行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吸收、不断的思考、不断的与时俱进,对大量的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四十五分钟的课堂上呈现出精华部分。

    一、精通教材,熟悉掌握理论知识

    科学把握理论,首先要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培养自己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了解我国的建设和发展历史,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和前景,正确的对待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最后,大学生进入大学深造和学习,在人生发展的新阶段,需要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培养爱国热情、弘扬民族传统、树立远大的理想、遵守社会公德秩序、学习法律基础知识、自觉遵守法律等等。在理论知识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

    课程建设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来源,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指导,教学的开展和完善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引导大学生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关注社会实际,实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在实践锻炼中总结经验,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探索事物的本质特征。在新的环境下,针对当前的社会形势,引导他们理性看待社会问题,合理分析社会热点,学会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从感性认识而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而能动地指导革命实践,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从理论的角度把社会主导的价值观念转化为学生个体思想政治观念的过程。同时,需要注重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青年群体往往会表现出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特点,了解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形成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道德品质,实现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理论来源。

    二、了解社会动态发展,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抓住时代的发展讯息,了解社会的变化特征,在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将所学理论与社会实际相结合。在全球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更需要大学生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剖析西方各种思潮带来的正面和负面的影响,透过现象看到西方思想文化的本质,正确对待开放的世界文化,吸取精华。同时弃其糟粕,坚决抵制西方对我国青年大学生在意识形态领域的西化,看清西方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享乐主义价值观的本质,维护国家主权,敢于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的冲击,具有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坚定理想信念和爱国情怀。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大学生的普遍扩招,就业制度的改变以及就业形势的严峻,社会对高校人才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适应社会对高素质、高能力人才的需求。教学要以社会问题为切入点,加速大学生的社会化,帮助学生了解分析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和树立坚定地政治立场,为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人才奠定基础。

    三、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把握素质教育发展方向

    新时期大学生在心理、生理方面呈现出了新的特点:他们积极、热情、富于想象力与自信心,自尊心与自我意识增强,然而,80、90后的大学生在父母的溺爱下,又表现出过多的不成熟,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抗挫折能力差,个性体现鲜明等等。关注学生特征、了解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完善教学资源,充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以及教学内容根据大学生的思想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把握学生的思想实际,以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同时,把握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素质教育的理念和原则融入到教学中,改变以考试为目的的教学方式,尊重学生的身心需求,以学生为本,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社会磨练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领课程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育和培养中国的新一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以及自身人格的塑造。

    四、利用网络文化,扩展教育渠道

    适应信息网络时代的新要求,创新教育理念,革新教育方式,优化教育环境,已成为网络环境下提高教学实效的关键之举。利用网络环境有利于改变教学形式的单一,内容的空洞;有利于打破师生之间的隔阂,建立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的关系,师生平等互助,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解决思想问题;有利于收集大量的社会信息,与理论教学相衔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和网络资源,通过网络聊天、微博、论坛等形式和大学生进行思想交流,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帮助他们解决烦恼和困惑,实现心与心的交流。对于网络盛行并引发同学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要作出及时回应和理性分析,并引导他们正确的对待,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摆脱虚拟的网络环境对自身的束缚,适应现实生活。

    五、引入校内校外实践因素,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课程的建设和发展仅仅依靠理论的支撑,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理论,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才能逐渐深刻的领会,因为理论是实际的反应,归根到底是来自实际,而不是来自书本”。因此,资源的整合需要全方位的涉及,实现理论与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

    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资源,大学生热衷于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在活动中得到提升。例如:知名专家进行讲座观点,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大型辩论赛或者演讲比赛等等。对这些校园文化活动进行分析并且引导学生领悟校园活动对于他们的积极意义。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最有效的形式。在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的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普遍认同的方式有:开展主题座谈会、举办主题晚会、组织校园大型活动展、图片展、板报和红歌会等。这些活动既可以用实践教学的形式开展,也可以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在社会实践资源方面:一是高校一般都会建立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如明星企业、新农村建设样板、和谐社区、展览馆、红色景点、著名的历史文化地等设立社会实践教学基地,以保证思政课社会实践教学的示范效应;二是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发挥志愿服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学生参加团委、学生处、科技处组织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如积极投身“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四是学生参加专业课老师的科研项目,引导学生在专业课教学实践活动中,运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分析问题;另外,学生利用自身周边资源,有意识地在大学生参加的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自觉意识和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训练形成勇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品格。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情节和内容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即可以融入大学生群体,了解他们的喜好,并将他们感兴趣的知识渗入课堂。

    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需要积极开发并整合现实社会生活中校内外可利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以及深入的挖掘虚拟网络信息和资源,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节约实践教学资源,降低资源的使用成本,提高资源的利用率。资源整合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筛选、不断更新,并且与时俱进的过程,尤其是针对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它的思想性、实践性、时代性、反复性等特征,更加需要对纷繁复杂的各类资源进行整合。大学生只有对教学资源更全面的接触和了解,才能在不断的学习和锻炼中对资源进行有效地辨别,去伪存真,实现固有思想的转变,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2007.

    [2]骆郁廷.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3]张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共建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10,(7).

    [4]彭伟,李刚.信息网络化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影响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2).

    [5]陈云文集(第一卷)[M].人民出版社,1995.

    [责任编辑:胡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