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进北京现代服务业 促进天津“两业”融合发展

    孙明华

    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以下简称“两业”)融合发展是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目前影响天津市“两业”融合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现代服务业不够发达,而北京的现代服务业非常发达,引进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潜力巨大。目前天津各区,特别是市内六区引进北京现代服务业逐年增多,但同时也遇到一些问题,只要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就能够吸引更多的现代服务业企业来津落户。

    一、天津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有利条件

    1.天津有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产业指导方向。天津在2019年2月出台了《关于促进市内六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聚焦高端服务业态,明确主导产业,优化空间布局,创新政策体系,实施精准招商,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在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雄安新区规划建设、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级和水平,把市内六区建成宜居宜业的繁荣繁华标志区、高端服务集聚区、创新创业活力区。印发了《关于抓住天津发展历史性窗口期积极承接非首都功能的指导意见》,确定企业总部、教育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国际航运资源、金融机构、先进制造业六大重点承接方向。印发了《关于加强京津冀产业转移承接重点平台建设的意见》,对优化区域产业布局、促进区域产业升级、引导非首都功能转移等作出具体规划。

    2.天津有必要的工作机制。2018年京津两市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对深化对接合作、加强合作平台建设、推动北京创新资源到天津布局发展等进行全面部署。建立了高层互访机制,两市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定期就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总体思路、重大事项进行磋商和沟通。各区、各部门也都相应建立了与北京对口区、对口部门的定期互访和交流沟通机制。

    3.天津有一些重要项目落地。如中国交建京津冀区域总部、中交智云(大连)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大学、中铁总公司总数据中心、中船重工海疆(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设计第二总部、京东云、中电科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等。

    4.在实践中天津各区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工作思路。例如,河西区确立了“立足资源禀赋、确保要素支撑、放大环境优势、强化政策保障”的工作思路。在工作中,河西区开发出“地产+产业”的发展模式。和平区以“零租金”方式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企业落户,成效也非常显著。

    二、天津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问题

    1.平台建设滞后。目前天津专业化现代服务业园区还比较缺乏,能够吸引生产性服务业的制造业集群也不是很多,制约了北京现代服务业企业来津落地。

    2.政策创新不足。在土地政策方面,由于中心城区缺乏对土地等要素资源的配置功能,无法以较低的土地价格吸引企业总部,只能通过财政补贴抵消土地成本过高,客观上导致中心城区吸引企业总部的成本过高。同时,由于天津没有医疗卫生设施用地挂牌出让的先例,相关部门参照工业用地出让价格出让医疗卫生设施用地,造成医疗、教育领域的土地价格高于国内一线城市,不利于吸引北京医疗教育资源。在其他政策方面,2015年,天津推出《关于促进天津市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18年,出台《天津市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发展行动方案》。但在落实过程中,特别是在财政、金融、税收方面,有的政策比较笼统,缺乏执行细则或配套措施,企业“摸不到”;有的条件门槛过高,企业“够不着”;有的透明度不够高,企业“看不见”。

    3. 高端人才短缺。北京的现代服务业在天津落地发展,需要相应的人才环境和大量相关的高端人才,目前天津相关人才还比较缺乏,没有形成所需人才环境。例如,外贸综合服务平台是一种新型业态,由于服务人才培养尚未跟上行业发展步伐,尽管有些高等院校开设了与外贸综合服务相关的电商专业,但人才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形成了“一将难求”的窘迫局面。

    4. 自贸区政策优势发挥不足。按照天津“一基地三区”建设定位,“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和“北方國际航运核心区”都属于现代服务业,应该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发展,但金融租赁、商业保理等业务还不能推广至全市。而上海大力在全市各区复制金融创新等政策,2015年上海徐汇区、黄浦区就已经可以采用上海自贸区在融资租赁、资信调查等领域的开放措施,内容涵盖了深化金融开放创新和加大自主改革创新力度等多个方面。但天津除滨海新区之外的城区均不能批准设立商业保理公司,而上海早在2012年,黄浦区、青浦区、嘉定区、徐汇区等就先后成为商业保理试点城区。广州的越秀区作为广州自贸区以外的城区,也在2016年获得商业保理的试点资格,商业保理公司不断聚集。

    三、 天津吸引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1.加强平台建设。统筹谋划市内六区承接北京现代服务业,建设一批专业性现代服务业平台和“两业”融合的平台载体,不断提升全产业价值链竞争力。在制造业集群内,可以搭建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金融、商贸、物流、会展等服务平台,围绕制造业集群构建区域服务体系,形成产业共生、资源共享的互动发展格局。在服务业集群内,可以完善创新创业投资环境,完善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法律体系,促使企业共享信息知识资源,提升创新能力。

    2.推进政策创新。对于有建设需求的符合一定认定条件的大型央企总部、地区总部和结算中心等功能性部门,采取特殊政策出让土地。比照上海、深圳等地的做法,确定非国有资本投资医疗卫生设施等社会事业的土地价格。

    3.实施人才战略。要大力推进人才兴业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引导高校增设“两业”融合发展急需紧缺的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建立相关领域应用人才实训基地。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围绕“两业”融合发展的重点领域,面向国内外引进一批高端创新型人才,尤其是行业发展急需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两业”融合创新人才库,储备一批受过高等教育、具有高级专业技能的优秀人才和具有全球视野、能敏锐捕捉国际产业发展动态的优秀管理人才。

    4.发挥自贸区优势。天津出台的《关于促进市内六区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中心城区发展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等金融创新业务。应尽快出台相关细则和完整政策,逐步在中心城区复制实施自贸区的相关金融创新政策,促进服务业飞跃式发展。

    作者系天津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责任编辑:朱 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