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思考

    【摘要】传统的古诗阅读方法在梳理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求得复习的高效方面颇有成效。然而考生在阅读时,往往囿于固有的语法体系,又受到因果、时空、主客等逻辑理性摆布,往往不能真正读懂诗歌。因此,无论是“读懂诗家语”,还是“情景语境”教学,对于解决高三复习的模糊、笼统,让古代诗歌教学更加清晰、具体,都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关键词】古诗阅读方法;反套路;诗家语;交际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3?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0-0105-02

    【本文著录格式】许莉.核心素养视域下高考古诗文阅读复习思考[J].课外语文,2021,20(10):105-106.

    一、古诗文教学的得与失

    强化“知人论世”,引导学生熟知教材选文涉及的诗人及相关背景知识。强化“知人论世”,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梳理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为学生构建重要诗歌流派、作家风格的知识网,强化学生对作者生平、创作背景方面的联想,进而引导学生阅读“入境”。强化诗歌题材意识,构建学生的“类属”体系。“类属”说的是某类诗歌在意象选取、手法运用、情感表达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共性。高三复习时我们往往根据题材进行分类,如咏物言志诗、羁旅思乡诗、送别怀人诗、边塞征战诗等,以期让学生获得“读一首诗,知一类诗”的效果,引导学生“入轨”。强调“以意逆志”,借助“意象”与诗人产生“共情”。“意象”是主观情感和客观物象的有机统一,是意境构成的重要元素,也是我们正确把握诗歌感情基调、走进主人公情感世界的重要凭借。通过分析、整合意象来品读诗歌,引导学生“入情”。应该说,这些解读方法在梳理古代诗歌鉴赏专题,求得复习的高效方面是颇有成效的,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出现以下问题:

    (一)“知人论世”或将诗歌“画地为牢”

    诗人创作诗歌,源自“兴发感动”,而“知人论世”中作者生平、创作背景信息是概括、笼统、抽象的历史叙述。考生一味依赖“知人论世”,或将会导致思维的固化。比如一见杜甫,就是“辛酸坎坷”;看到李煜,则是“亡国悲思”等。如果把诗人复杂的写作心理简化为从背景到意义的机械过程,把诗歌广泛的表现领域缩小为狭隘的世俗时间的对应,是对“知人论世”的误用。

    (二)以“这一类”代替“这一首”带来套板反应

    所谓“套板反应”借用朱光潜先生的话,就是“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語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例如欧阳修的《送张生》(2019厦门市高三市质检)是一首非常典型的“送别诗”,其尾联“举爵频”意蕴丰富。但在缺乏独立分析的情况下,学生往往就依据积累的“术语”,遵循准备好的“套路”来分析情感意蕴,出现了“表达二人报国无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黑暗的无奈”“表达了诗人渴望被赏识”的套路化解读。可见,用机械的题材套路来解读充满诗人个性的诗歌,往往会造成“套板”反应。

    (三)“以意逆志”或将“以意害志”

    孟子曾强调“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我们如果仅仅强调抓住“意象”,而不强调进入诗人当时作诗的情景,反而容易让学生以“自己意”来推“诗人志”,导致误读诗歌。例:王维的《和太常韦主簿五郎温汤寓目》(2020福建省质检),解读尾联时,不少考生只盯住注解对甘泉赋“颂中有讽”的提示,就武断地认为造价高昂的“露台”占了秦川一半的离宫无不是对“汉主”的讽刺,却忽视了诗歌创作的时间、地点、场合以及所指涉的事件,从而导致了大面积的误读。

    二、如何真正读懂“这一首”诗歌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学科考查“关键能力”的解释中指出, “阅读能力”包含信息性阅读能力、文学性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文阅读能力。其中诗歌阅读关涉到了“文学性阅读能力”和“古代诗文阅读能力”,前者强调审美鉴赏,后者强调鉴赏的起点。

    (一)读懂“诗家语”

    《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考查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从近年的诗歌考查情况来看,文本没有罕见的语法结构,没有冷僻的典故知识、背景知识。对于一些较难的字词以及特定的文化背景,命题者也会以加注的形式化解疑虑。例如2020年全国课标卷Ⅰ对关涉特定历史文化知识“沈约”,对有理解难度“下帷”“因吟郢岸百亩蕙”等词句都进行了注释。但考生依然反映“难懂”,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诗人为了押韵的需要,或为了表达其独特的审美体验,诗句的语序常常是错综颠倒的,而意脉则是在若干跳动的点之间潜存。诗境在这种错综颠倒中变得更加曲折、丰富。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独立的名词,没有一个连接词,视角、时序模糊,却给人留下了艺术想象的“空白”。又如杜甫的《秋兴八首》“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的词序是颠倒的,而正是这种“颠倒”,反而突出了“香稻”“碧梧”,展现出诗人对盛世的赞美与怀念。如果我们不对学生固有的阅读经验加以矫正、重构,他们就很难从这些不合理的词语组合中领略到那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又皆无的奇妙境界。

    (二)基于“情景语境”进行诗歌文本细读

    诗人作诗,往往有极大偶然性,正如杨万里所说“我初无意于作诗,而是物是事适然触乎我,我之意亦适然感乎是物是事。触先焉,感随焉,而是诗出焉”。诗人因“兴发感动”创作诗歌,其情景往往是具体的,也未必只为抒情言志,可能还带有“与人交际”的目的。从近几年的诗歌考查来看,所选的诗歌明显呈现出“交际”目的。笔者认为,要想真正读懂诗人的情感志趣,在尊重诗歌的文本语境、历史文化语境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情景语境”,尤其是“交际情景”。

    1.关注交际场合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

    交际场合包括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节气、气候等相关情景。诗人要在诗歌中处理好“我”与“君”之间的关系:既要恰当地表现自我意识,比如自诩、自勉、自谦、自嘲等;又要对对方作出合理的应酬,比如赞扬、勉励、调侃等。如2017年全国Ⅰ卷《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最后一联“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就需要结合“交际场合”来解读。科考,是朝廷的一件大事。在“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这种场合下,欧阳修作为身负国家选材重任之人,说自己老病,阅卷挑选人才之事要拜托同人,那是谦逊之辞,透露的是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关注交际双方的信息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

    交际双方的身份、相互关系、熟悉程度以及共有的知识背景、触发交际的事件等都会对情感的表达产生影响。如2017年全国Ⅱ卷《送子由使契丹》,尾联的两句考查对唐代李揆典故的赏析。从诗歌题材上看,这是一首送别诗。我们可以据“类”来读。比如诗中“那因远适更沾巾”传递出一种乐观豁达的鼓励;“不辞驿骑凌风雪”“湖山应梦武林春”流露的是对弟弟的牵挂等。但我们也要关注这首诗特殊的“情景语境”。从交际双方关系看,二者是兄弟也同为大宋朝臣;从所涉事件看,除了“送别”,还有“出使”,此行承载国家尊严,任重道远。再结合历史文化语境——宋弱,意味着此行有危险性。任务的特殊性以及苏轼、苏辙二人身份的多重性是读懂这首诗重要的“情景语境”,據此理解诗歌要表达的兄弟之情、国家之义。

    3.关注交际目的对诗歌情感表达的影响

    有些诗歌在标题中就显示出了鲜明的交际目的,如能合理利用,对于准确理解诗歌大有裨益。如2019年全国Ⅱ卷《投长沙裴侍郎》。此诗明显有请求援引之意。根据这个交际目的,我们可以大致推测此诗要表达的情感:既要表达自己的愿望、志向,又要不卑不亢;既要展现自己的品性又要谦虚有度;在推荐自己的时候还多有对对方的赞美。可见,诗人在特定的情境创作的诗歌,往往把情感寄托在意象里、隐藏在诗歌的语言与形式里。我们只有努力去还原当时情境,抓住诗歌的意象、借助诗歌的语言与形式,才能真正走入诗人的内心,更准确地把握本诗情感的丰富性与复杂性。

    笔者认为,无论是“读懂诗家语”,还是“情景语境”教学,对于解决高三复习的模糊、笼统,让古代诗歌教学更加清晰、具体,都有一定的纠偏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开.高考语文《考试大纲》中古代诗文“浅易”标准释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8(6).

    [2]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3]葛兆光.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札记[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孙绍振,孙彦君.文学文本解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5]叶嘉莹.叶嘉莹说诗讲稿[M].北京:中华书局,2015.

    [6]童庆炳.中国古代诗学与美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许莉,女,1980年生,福建长汀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古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