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成长记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摘 要】通过心理成长记录,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有目标、有计划地搜集反映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成长的各种资料。将心理成长记录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探索个人成长;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有效开展心理辅导;及时有效进行反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提高学生的参与面,辅助学生丰富体验。

    【关键词】心理成长记录;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

    【中图分类号】G4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42-0034-03

    【作者简介】郑丹妮,福建省厦门市高崎小学(福建厦门,361011)教师,一级教师。

    一、心理成长记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应用的依据

    成长记录袋是根据教育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将学生的相关作品及其他有关资料收集起来,通过合理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学生在学习与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不足,反映学生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并通过自我反思与改进激励学生取得更高的成就。成长记录评价法符合新课改倡导的评价改革新理念,可以及时全面地了解、评估与指导学生的心理成长。笔者在成长记录袋的基础上,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将心理成长记录应用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具体实践。

    二、心理成长记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

    1.帮助学生发现自我,探索个人成长。

    通过心理成长记录,心理健康教师可以有目标、有计划地搜集反映学生心理状态和心理成长的各种资料,包括认识自我、适应生活、人际交往、生涯规划、思维能力等内容,让学生及时了解和把握自己在成长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进步、获得的鼓励与支持。也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反思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在合理评价自己的过程中探索个人成长。

    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可以将叙事治疗的理念融入心理成长记录的设计中。如让学生给未来的自己写信、给童年的自己写信、和自己的情绪对话等,让学生在原来的故事中创作新的故事或重新叙述自己的人生经历,从而有效地发现自我、探索自我。

    例如,“理想中的我”这一课,通过卡牌与绘画的结合,帮助学生更清晰地理解“现实我”与“理想我”之间的差距,感受到要达到“理想我”需付出努力,并且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课堂上心理成长记录单的设计为:学生在“现实我”和“理想我”卡牌中分别抽取两张放在心理成长记录单的相应位置上,然后将自己的想法画在“现实我”与“理想我”中间的空白格子里,边画边用心体验如何使“现实我”变为“理想我”。课后的心理成长记录单的设计为:假如你能乘坐时光机,你希望遇见未来几岁时的自己(是否已成为理想中的自己),请你以未来自己的身份给现在的自己写封信。

    2.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有效开展心理辅导。

    心理成长记录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心理成长轨迹,心理健康教师及班主任可以借助心理成长记录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发现学生个人或者班集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情绪困扰,给每一位学生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必要时为危机干预提供资料和证据。

    例如,在“你好!我的情绪小怪兽”这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将表达性艺术治疗与绘本阅读融入教学。该课内容的选材和设计灵感来源于儿童经典绘本《我的情绪小怪兽》,课堂心理成长记录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情绪小怪兽”的绘画。笔者在教学中发现一位比较内向的男生用红色和黑色的彩笔涂画自己的“情绪小怪兽”,作品的旁边还有丰富的涂鸦。该学生在展示作品时表达了自己的愤怒情绪,虽然语言表达很简短,但不难发现,他的情绪和行为背后还有很多能量没有释放出来。笔者根据该学生课堂中的表现以及心理成长记录的内容,在心理辅导室与他进行了短时的个别心理辅导。笔者引导他对成长记录单上的“情绪小怪兽”做一些改变,他用红色和黑色的彩笔继续涂画他的“情绪小怪兽”,下笔重、颜色浓,几乎把整张记录单涂满。该男生相对内向,课堂上极少主动举手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涂鸦结束之后,他终于愿意分享自己最近的经历:由于家里新添二宝,他感觉自己被冷落、被忽视。当天上学前由于家长催促,他和家长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针对该学生的问题,笔者进行了数次个别辅导及家庭教育辅导。心理成长记录为师生建立了沟通的桥梁,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心理困惑,从而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

    3.及时进行反馈,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及时搜集、阅览和反馈是准确把握学生心理动态的保证。通过心理成长记录的形式,教师与学生进行书面的沟通,可以用书信、“心里话”记录本、绘画反馈等方式。这些材料可以与学生的心理成长记录一起装订成册,日后学生翻阅自己的心理成长记录时,就能回忆曾经的这段“故事”,赋予自己能量。

    例如,在“信任你,也相信我”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在课前对学生的人际信任现状进行调查,并设计心理成长记录单:(1)你认为“信任”是什么?(2)谈一谈被信任的感觉。(3)什么样的人值得被信任?(4)试着谈谈或者画画发生在你身上关于“信任”的故事。课后,笔者将学生的心理成长记录收回,在成长记录单上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一段精辟的文字、一幅有趣的简笔画,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

    4.有效提高学生的参与面,辅助学生丰富体验。

    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不同,有的善于言语表达,有的善于行动表达,有的需要借助媒介表达。课堂上,教师很难给每一位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机会。因此,将心理成长记录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表达的需求,使得学生参与面更广,体验分享更深入。

    例如,小学四年级“创造需要勤动脑”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笔者设计的心理成长记录单是《创造思维训练任务单》《我是小小创造发明家》和课堂现场制作作品剪影。三项心理成长记录的方式不同,有文字表达、绘画及手工制作,有现场团队合作发明制作,还有师生配合完成作品剪影等。当一份份自己亲手创作的作品呈现在全班同学面前时,创作者的喜悦与自豪难以言表。

    心理成长记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优势在于:可以服务于课堂,但不局限于课堂;可以服务于全体学生,也能聚焦个别需要;可以丰富学生的心理体验,也能辅助心理成长。心理成长记录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探索对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后延伸实效性有重要意义,它不仅能记录学生的心理故事,见证学生的心理变化过程,还能发现学生身上的多种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促进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的评价研究”项目组. 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3]张英.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课后延伸实效性初探[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7):115-116.

    [4]謝炯.巧用心理记录本,发现潜在“瓦拉赫”[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8(5):19-20,23.

    [5]郭新美.探索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布置的实效性[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34):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