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诗学分析

    [摘??要]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的艺术歌曲发展迅速,其中德奥艺术歌曲最为盛行。舒伯特是德奥艺术歌曲创作中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同时又是将德奥艺术歌曲推向高潮的领军人物。本文将从诗学角度对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中的旋律、调式调性、和声进行分析,为艺术歌曲的学习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舒伯特;音乐诗学;艺术歌曲;《魔王》

    欧洲艺术歌曲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其中以德奥艺术歌曲最为盛行,舒伯特是德奥艺术歌曲最具代表的人物之一,不得不说西方在艺术歌曲方面的研究有大量值得学习的地方,尤其是有着“艺术歌曲之王”称号的舒伯特。

    大量地学习演唱与研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是每个声乐学习者在打基础时不可或缺的阶段,对声乐学习者把握歌曲的音准、节奏和音律方面都有极大的好处。另一方面,艺术歌曲本身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既能推动学习者声乐技巧的进步,又能提高乐感与音乐再创造能力。

    笔者从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作品《魔王》的旋律性特征、调式调性特征和和声性特征方面,以音乐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音乐诗学的定义

    (一)音乐诗学概念的产生

    如今“诗学”的概念,在音乐学的著作与声乐表演的方面被广泛地注重起来。这一概念影响的内容逐渐变得广泛。从古代的亚里世多德时期开始,并不是只有一种解释和理解,并不是一直没有变化,但是其在音乐学方面对音乐表演产生的哲学影响与哲学思维,也就是音乐艺术作品的整体统一性原则到现在还没有改变它的意义性。音乐诗学无论是在语言发展的同步性上,还是在历史的层面上,都与研究诗歌语言和艺术语言的风格和文体现象是一致的。在音乐诗学的任务中,还增加了从属于艺术任务的诗学方法、研究和讨论。由于现代内容语言本身尚未形成体系,所以音乐诗学研究的任务十分复杂。[1]

    (二)艺术歌曲中的音乐诗学问题

    艺术歌曲又被称为“诗的歌曲”,从表演艺术的本质形式上讲,艺术歌曲中的诗词与艺术歌曲本身是不可分开而论的,它们是统一的整体。艺术歌曲的诗词与音乐学理研究一直都是艺术歌曲研究的一个方面。追溯本源,艺术歌曲的本身就是伴随着诗歌而生的,无论是中国艺术歌曲、法国艺术歌曲、德奥艺术歌曲,诗词的诗性美都是艺术歌曲的灵魂和精神所在。诗词是艺术歌曲创作、研究与演唱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部分,但如今诗词的诗学重要性却常常被遗忘被忽略,从演唱者的角度来说,要想真正地理解与演唱好艺术歌曲,更好地地将诗词作者与曲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正确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歌者在诗词的意境上投入大量的精力,从而将艺术的歌曲演唱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诗性是艺术歌曲的核心审美属性。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诗学背景

    (一)奥地利诗学传统的形成

    语言在社会中诞生后,随之相应的诗歌也诞生了。初期诗歌诞生的形态和类型没有被人们意识到,在原始社会的初期,诗歌的苗头起源于一些祷告与劳动等社会活动中。在古今中外各种文学体裁中,诗歌应该算是形式严整和自由相结合,手法简洁和复杂相结合,词藻平白和华丽相结合,语言明晰和朦胧相结合,逻辑合理和无理相结合的统一体。“诗学一词传统上是指系统的诗歌理论。它界定了诗歌及其分支,阐释了诗歌的各种形式及其写作技巧,阐述了诗歌创作应遵循的规律,以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活动。”亚里士多德曾对诗学的内容作过全面的界定。他认为诗学应该研究诗歌本身的特点,研究不同类型的诗歌及其特殊的感染力,如何组织情节,每节的行数和形式,以及与这些方面相关的其他问题。然而,自亚里士多德以来,诗学一般是指诗歌创作理论和诗歌批评理论。[2]

    欧洲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欧洲诗歌的历史却不是一句两句话能说明白的。在《荷马史诗》中,有一篇诗歌的记载,其中提到诗歌的演唱者给观众带来愉悦,说明诗歌具有娱乐的功能,但当时诗歌的内容主要是英雄史诗;在公元前的古希腊,有人认为诗人的灵感来自向诗神的缪斯的祈祷,这就意味着诗歌与宗教有着关系;当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哲学家们创造了另一个诗学概念时,人们开始关注诗歌与哲学的关系;此外,对诗歌语言技巧的研究把诗歌与修辞联系起来,在艺术、哲学、艺术等学科中,与音乐、宗教、艺术等密切相关。随着古希腊罗马帝国的衰落,灿烂的古希腊罗马文化逐渐失去了昔日的光芒。后来,欧洲诗歌受到各种历史因素的影响,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传统题材,如神话、史诗、传奇、民歌、爱情诗等,因此,欧洲诗歌传统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舒伯特生活的奥地利诗歌深受德国诗歌、西班牙和意大利文化的影响。

    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奥地利诗歌融合了多民族的特点,形成了多样化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它是德国诗歌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基督教的影响下,德国早期诗歌形成了叙事诗传统的完美形式。德国现代诗歌始于歌德,他的诗歌涉及面广,形式多样。此外,还有席勒、何尔德林等。他们都是18世纪德国诗歌的代表。19世纪,德国抒情詩蓬勃发展,“语言自然而不做作,思想朴实率真,形式明显非传统——这既是德国民歌的特点,也是德国抒情诗的一大部分特点,在19世纪德国诗歌蓬勃发展的背景下,奥地利诗歌相应也随之有所发展。这一时期节奏完美、音韵修养深厚、音乐性强、形象化等特点,成为当时的几大特点。那时诗人在创作诗词时对残酷社会有着深刻地认识,面对人们参加毫无意义的奋斗感到疲累,这些种种促使他们把奥地利人的独特的思想和生活作为一种属于他们自己的艺术,”诗歌也在这种环境下开始了蓬勃发展。也在这种环境下,让诗歌成为一种特有的表达方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19世纪诗歌的蓬勃发展。[3]

    (二)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诗与乐的结合

    舒伯特被誉为“艺术歌曲之王”,在艺术歌曲创作中奇迹般地融合了音乐和诗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不仅在文学诗歌和音乐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不是在外表上),而且在表达情感的同时也刻画了人物的内心。作品将诗乐融为一体,向观众展示多层次的享受。正如音乐学家保罗·亨利·朗所说:“舒伯特意识到诗人和音乐家之间的新秩序和新关系。因此,在纯音乐的意义上,除了舒曼和勃拉姆斯,他比其他任何作曲家都更有创造性。”

    18世纪末19世纪初,奥地利的诗歌又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时期。大量优秀的抒情诗不断涌现,成为舒伯特创作的源泉。

    音乐诗学是诗歌和文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诗歌。正如戏剧没有高低起伏的冲突情节,诗歌没有诗学性,一样都是很糟糕的。音乐的诗学性比其他的任何一种诗学语言都更具内涵。从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中不难看出,舒伯特意识到了诗歌的诗学性与歌曲的诗学性之间的关系,并将诗歌的诗学性与音乐的抒情性融为一体,音乐以诗歌的诗学性为中心,相互影响、相互促进。[4]

    在舒伯特一生所创作的600多首声乐作品中,根据有关的资料查询其中有多达74首的歌曲作品都是以歌德的诗歌作为词并在其思想上衍生出的艺术歌曲。在他自己的回忆录中他自己也曾说过,歌德的诗歌中充满激情的丰富情感、严谨的诗性节奏和哲理性相结合,给舒伯特很大的启发。从而,促使舒伯特在创作上,更注重词与乐的紧密结合、严谨的逻辑结构和音乐抒情的结合。

    三、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中的音乐诗学分析

    舒伯特以其独特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在善于捕捉诗意中的情绪变化的同时,将这种起伏的情感注入到《魔王》的旋律、节奏和和声中。作品中摆脱了以往古典主义音乐中的严谨形式,运用了更加开灵活的创作手法,他创作的《魔王》中旋律、和声与节奏中通过半音化和弦,副三和弦改变音色,来衬托诗词情感,实现钢琴与人声交织,在能够体现诗词意义同时,也让歌曲充满矛盾性与艺术性。

    (一)旋律性特征中的音乐诗学

    舒伯特将诗词中的丰富意境运用到音乐作品的旋律中,他创作的艺术歌曲,诗与音乐交融在旋律的创作中体现得极为明显,使大众能够接受和喜爱。《魔王》需要一人分饰的四个角色,宣叙风格的叙述者,旋律平稳而肃静;情感焦虑压抑的老父亲,开始在低音区以平稳的音调刻画父亲用稳定的情绪安慰小儿,之后父亲的旋律中出现跳动的旋律和跳动的音程,来表现焦急的父亲,最后旋律音停留在长延音休止上,刻画环境的死寂;表现虚弱恐慌小儿的旋律中则采用同音反复与频繁的复点音符来表现;狡诈邪恶的魔王则用不同的强弱快慢来表达。不同的音乐风格根据诗词的不同需求与语境区分开,使听众即使不见演唱者表演也能区分出四种音乐的风格。这里未从歌曲的调式调性出发,只是单从旋律的诗学角度考虑与分析。舒伯特在注重人声旋律的同时,伴奏钢琴的旋律也同样重要。[5]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钢琴部分不仅在对音乐具有辅助作用,还在塑造音乐形象与发掘歌词含义方面也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在进行音乐铺垫下通过旋律的变化微妙体现《魔王》中的人物的心理变化,一方面将人物进行了刻画,另一方面也将艺术歌曲的诗词价值得到了提升。

    

    前奏中用连续的八度三连音将全曲阴森紧张的氛围衬托出来。曲中的“schnell”以152的速度快速弹奏,这样使得弹奏者在演奏前就要注意旋律的弹性和敏捷性。钢琴的伴奏旋律与人声的旋律相互交织将《魔王》中的四种角色生动形象地展现在大众面前。舒伯特在注重人声的诗性创作的同时,钢琴也是其注重的一方面,因此钢琴伴奏艺术得到充分的发展,为之后艺术歌曲的创作做出极大贡献。

    (二)调式调性特征中的音乐诗学

    整首歌曲采用全曲从头到尾的通体歌形式,舒伯特根据诗意的表达,他赋予每个乐段不同的调式调性,使得诗和音乐相互映衬,根据原诗的韵律将全曲分为八段,通过运用各式各样调式调性的变化,来推动全曲的发展。

    在第一段,用幽暗色彩的g小调进入,调性平稳地进行,意在讲故事慢慢铺开,第八段也同样是叙述者的角度,运用再现的手法g小调进入讲述着高潮过后死寂般的结局,伴随着钢琴的伴奏越来越弱,故事也结束了。第二、四、六段是父子的对话部分,鲜明的三度调性转换,营造不同的人物情绪与故事情节,第二段从g到c再到bB,第四段从g到b再到G,第六段从a到bd再到d,用对话的方式将诗句中紧张的氛围一呼一应地表现出来,在第六段因为魔王步步逼近,舒伯特用半音化处理及半音调的运用展现出小儿此时急迫的情形。剩下的三、五、七段,分别在第三段用bB调,进入到第五段采用色彩明亮的C大调,在第七段从bE到d再到bB再到g调三个部用不同的调式分别演绎不同嘴脸的魔王,第三段用极具甜蜜的音乐表现魔王的形象,进入第四段C大调的明亮配合紧凑的旋律展现魔王极具诱惑的一面,到第七段时多变的调性与起伏的旋律线条尽显魔王的邪恶形象并将全曲推向高潮。

    (三)和声特征中的音乐诗学

    舒伯特在全曲中通过运用和声色彩的变化,表现诗句中人物的情绪变化。第一,在运用和弦的方面,舒伯特采用了古典时期常用的三度叠置的三和弦、七和弦和九和弦。这些和弦不仅有自然和弦,而且还有各种变调和弦,如副属和弦和交替和弦。在《魔王》中,各种自然音响体系和弦的使用具有清晰的功能和多种形式,为调性的建构奠定了基础。特别是主七和弦和九和弦的运用,形成了不协调的音色和功能性的音效,生动地描繪了不同人物性格和情节的发展过程。同时,变调和弦的运用形成了调性的拓展,丰富了和声色彩的变化。第二,持续声所形成的外部和弦的音效效果运用,使音色发生微妙变化,凸显了诗歌情感的起伏。第六段右手伴奏部分以颤音的形式,持续的,产生不稳定的张力。第三,伴音部分的持续性静态地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整体氛围,而小儿的陈述旋律则以半音向上的方向进行,与低声部分的半音线相呼应。音乐线条的流畅性和持续音的静态结合,形成了声部的动静结合,进一步渲染了小儿的恐慌和无奈情绪。在这之中,舒伯特用主音持续、半音的旋律线、大量和弦、远相关的调性对立和两个外声部的平行三度来表达小儿向父亲求助时的恐惧。

    音乐在表达人们情感的同时,诗词也同样具有这样的作用。通过音乐诗学的角度从以上的三个方面,分析了舒伯特艺术歌曲与诗词的结合关系,注重诗词的内涵与意境,将德奥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精神充分地体现出来,并且创作了独有的浪漫主义音乐,实现了诗与乐的完美结合。

    结??语

    音乐诗学这一概念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本身十分复杂。而作为艺术歌曲的创作源头诗词意境也同样具有这样复杂的特点。要想完美地表达德奥艺术歌曲的含义,单是通过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与精绝的声乐技巧,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对作品的诗学含义与艺术风格有独到的理解,歌者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和了解其他艺术的知识修养,来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音乐诗学既是文字艺术的研究,同样也是诗歌语言和艺术语言的的研究。

    本文通过音乐诗学定义的阐释到德奥艺术歌曲诗学背景的研究,最后以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为例作从诗学角度的分析,本文由一首《魔王》从旋律、调式调性、和声上做研究,就窥探出整个艺术歌曲的诗学含义,是不现实的,但对于正在学习舒伯特的这首艺术歌曲《魔王》的声乐学习者来说,会有一定参考价值和帮助的。期望通过更深入地学习和分析更多的作品后,能将“音乐”“诗学”精密地联系在一起,更好地掌握德奥艺术歌曲的精髓。

    注释:

    [1]谢尔盖耶夫娜,戴明瑜.论音乐诗学[J].中国音乐,1994(04):30—31.

    [2][3]李瑾怡.舒伯特艺术歌曲创作的诗学背景分析[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07):219—220.

    [4]陈??勇.唯诗是尊: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诗学背景[J].中国音乐学,2009(02):139—141.

    [5]曹智武.舒伯特艺术歌曲《魔王》的创作特色及演唱分析[J].艺术品鉴,2020(24):18—19.

    [收稿日期]2020-12-21

    [作者简介]王国顺(1995—??),男,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徐州??221116)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