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对血清IL-4水平及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分析

    沈秀兰

    

    

    

    [关键词]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复方甘草酸苷;依巴斯汀;疗效;白细胞介素-4;皮肤屏障功能

    因反复或长期不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或含有糖皮质激素成分的化妆品引起激素依赖性皮炎(Hormonedependence dermatitis,HDD)的患者近年不断增多,HDD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1]。HDD多发于中青年女性面部,患者面部存在皮肤潮红、肿胀、丘疹、皮肤萎缩变薄、色素沉着等表现及疼痛、瘙痒等不适,严重影响患者容貌外观、社交及生活质量,给其造成一定心理负担[2]。目前,面部HDD临床治疗方法不一,主要采取抗炎、抗过敏、止痒等对症处理,停药后复发率较高[3]。为减少患者对激素的依赖及使用后的不良反应,临床医师主张采用非激素类药物治疗,复方甘草酸苷具有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但无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符合这一主张,适合治疗激素依赖性皮炎[4]。本研究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HDD,获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笔者医院皮肤科2016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面部HDD患者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美容专业组《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治指南》[5]中颜面部HDD诊断标准:①局部外用高效糖皮质激素>20d或低、中效糖皮质激素>2个月;②已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性,一旦停用激素后病情复发甚至反跳加重;③存在炎性丘疹、红斑或潮红、水肿、皮肤萎缩及色素沉着等临床皮损症状;④患者自述存在瘙痒感、灼热感、紧绷感或痒痛。纳入标准:①符合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诊斷标准;②年龄18~50岁;③停用激素时间>14d;④病程≤2年;⑤依从性较好,愿意配合研究完成治疗;⑥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寻常痤疮;②脂溢性皮炎;③面部斑有真菌感染;④颜面播散性粟粒性狼疮;⑤存在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⑥水钠潴留低血钾或高血压;⑦造血功能异常;⑧无法按要求撤除激素;⑨妊娠、准备妊娠或哺乳期女性,存在研究用药禁忌证。本研究符合医学伦理道德,获得笔者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7例,女43例,年龄18~50岁,平均(31.56±3.72)岁;病程2个月~2年,平均(11.79±4.58)个月;治疗组:男9例,女41例,年龄20~48岁,平均(31.42±3.43)岁;病程1个月~2年,平均(11.58±4.37)个月。两组性别、年龄及病程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依巴斯汀(江苏联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119,10mg/片)口服,10mg/次,1次/d。观察组患者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依巴斯汀片服用同对照组,另予0.9%生理盐水100ml与复方甘草酸苷120mg配制后静脉滴注,1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随访4周。治疗期间均避免风吹日晒及熬夜,忌酒、忌食辛辣刺激性食品,少食羊肉、火锅,多食蔬菜、水果,保持饮食清淡,不口服、外用其他药物治疗,早晚统一应用薇诺娜舒敏保湿特护霜(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保湿。

    1.3 观察指标:①临床疗效: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觉症状(灼热、瘙痒、疼痛、干皱感、紧绷感)及客观体征(红斑、脱屑、色素沉着、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进行评分,按照症状的无、轻、中、重对应计0~3分;另对丘疹、脓疱2个客观体征按个数评分,无、≤10个、11~20个,21~40个、>40个对应0~4分,各项分值之和为疾病总积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根据疗效指数评估疗效[6]:治愈:疗效指数≥95%;显效:60%≤疗效指数<95%;好转:20%≤疗效指数<60%;无效:疗效指出<20%;有效率以痊愈及显效例数计算;②皮损面积:分别记录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2周、3周、4周时的皮损面积;③血清生化指标:治疗前后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3ml,离心处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4)、免疫球蛋白-E(IgE)及干扰素-γ(IFN-γ)水平;④局部皮肤屏障功能:治疗前后采用皮肤多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面部皮肤油脂、经皮水分丢失值(Transepidermalwater loss,TEWL)及皮肤红斑量情况;⑤不良反应及随访:治疗前及治疗过程中均定期检测患者电解质水平,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并记录,停药后随访4周,记录患者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表示为(x?±s),组内两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多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为例(n )及百分数(%),无序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皮损面积比较:治疗后,两组皮损面积呈明显下降趋势,组内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组治疗2、3、4周时的皮损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见表2。2.3 两组血清生化指标比较:治疗后,两组IL-4、IgE及INF-γ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IL-4、IgE及INF-γ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局部皮肤屏障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油脂水平显著提高(P <0.05),TEWL、红斑量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的油脂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TEWL、红斑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5 两组不良反应及随访结果比较: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4周随访,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面部长时间持续或反复外用糖皮质激素或含糖皮质激素的化妆品会使皮肤对激素形成依赖,停用激素后导致面部毛细管扩张、表皮萎缩及色素沉着,再次应用激素后可迅速缓解患者症状,但停用后又会复发,使激素依赖加重[7]。面部HDD致病机制与糖皮质激素诱导的皮肤结构与功能变化有关,糖皮质激素因具有抗炎、抗过敏及免疫制剂等作用被应用于临床疾病治疗,但其会抑制角质形成细胞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使角质层变薄,胶原合成减少,真皮变薄;且糖皮质激素还可抑制其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破坏角质层的完整性,导致角质层内吸力异常,使表皮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皮肤对外界的敏感性,进而增加经皮丢失的水分;糖皮质激素还可促进皮脂腺增生,引起炎症反应;同时糖皮质激素作用后会收缩血管导致局部代谢产物的生成,停药后局部代谢产物导致毛细管扩张,再次用药后缓解;此外,糖皮质激素可抑制皮肤免疫系统,使皮肤表面微生物过度反应而引起超敏反应[8-10]。因此,面部HDD治疗重点为停用糖皮质激素,缓解患者症状,消除患者对激素的依赖,改善皮膚状况。面部HDD传统治疗方法为采用激素递减法,以中弱效糖皮质激素取代强效制剂,在治疗过程中逐渐减少用药次数,延长用药间隔时间,主要治疗药物类型为抗组胺制剂,其中依巴斯汀为常用药,具有选择性高、强效、作用持续时间较长的特点,但疗效有限,显效慢,难以控制患者症状与复发[11-12]。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在面部HDD治疗中显示了其明显优势,彭安厚等[13]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西药治疗面部HDD疗效显著,安全性高,获得良好疗效。基于此,本研究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HDD发现可获得良好疗效,能够快速减少患者皮损面积,改善患者炎症状态,促进患者皮肤功能的恢复,复发率低。

    面部HDD在中医体系中可归入“面疮”、“火毒”、“血热”等疾病范畴,患者多因外感毒邪,日久化热所致,治疗原则为清热解毒、凉血止痒[14]。中药甘草具有清热解毒、缓急止痛及补脾益气等功效,复方甘草酸苷是从中药甘草中提取制成,含有甘氨酸、甘草酸苷及半胱氨酸,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甘草酸苷,甘草酸苷与肾上腺促皮质激素的化学机构相似,与肾上腺皮质激素多种代谢酶具有强亲和力,可抑制类固醇在肝内的失活,发挥类固醇样作用,但是对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无明显作用,故无类固醇样不良反应,还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的活性发挥抗炎作用,因此,复方甘草酸苷是高效非激素类抗炎制剂,具有抗变态反应、抗炎及抗免疫调节等作用,可发挥糖皮质激素样作用,但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适合用于面部HDD治疗[15]。此外,有研究指出,复方甘草酸苷可抑制血清IFN-γ、TNF-α水平,抑制患处炎性反应,提高IL-10水平,IL-10可拮抗Th1分化细胞功能,有利于抑制由Th1细胞产生的IL-4,IL-4可诱导B细胞产生IgE,IL-4受抑制后,IgE水平随之降低,改善患者炎症及免疫状态[16-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组皮损面积缩小情况、血清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及皮肤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而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面部HDD可有效改善患者皮损状况,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皮肤功能护肤,复发率低,安全有效。原因在于加用复方甘草酸苷后可协同依巴斯汀发挥抗炎、抗过敏及止痒等作用,协同增效,但复方甘草酸苷无糖皮质激素药物的不良反应。但仍需注意的是,文献分析[18]指出,临床研究中应用复方甘草酸苷可能会导致身体水肿、高血压、心慌心悸及低血钾等不良反应,本研究治疗组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后也出现高血压、低血钾各1例的假性醛固酮增多症状,需注意在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患者血压、电解质水平,及时对症处理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面部HDD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安全、有效,在缩小患者皮损面积、减轻炎性反应、促进皮肤功能恢复及降低复发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