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在子宫及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初迎幸 刘本波

    

    

    

    【摘要】 目的 探讨连续性增强磁共振成像(MRI)直方图在子宫及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例健康女性与144例子宫、卵巢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均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进行诊断, 分析其诊断结果。结果 144例子宫及卵巢肿瘤患者中, 54例(58个病灶)子宫肌瘤, 其中39例为良性、15例为恶性;90例卵巢肿瘤, 其中58例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其中21例患者出现2~3种不同位置的肿块, 4例患者出现双侧卵巢的不同病变。子宫肌瘤患者中, 有64个肿块的直径在1.0~2.6 cm, 肿块直径>10 cm的患者有4例。子宫肌瘤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信号特征与病理学联系紧密, 普通型肌瘤信号一般是规则和均匀的, 细胞型和退变型肌瘤的信号不均匀。在17个退变型病灶中, 呈现出高信号, 钙化病灶呈现出低信号。在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扫描子宫肌瘤中, 普通型呈现出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略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细胞型多呈现为中度均匀强化, 退变型肌瘤, 呈现出轻度不均匀强化。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肿块大小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肿块质地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卵巢肿瘤患者诊断中, 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可以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血液动力学特征。良性肿瘤早期强化率低, 恶性肿瘤早期强化率高,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有助于女性生殖系统占位的高效鉴别。

    【关键词】 连续性增强磁共振成像直方图;子宫肿瘤;卵巢肿瘤;女性生殖系统占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06.030

    女性生殖系统占位主要包括子宫肿块、附件肿块、膀胱直肠肿瘤、转移性肿瘤等, 在女性生殖系统占位中, 子宫癌和卵巢癌是常见的肿瘤病症。在治疗手段和治疗流程方式上, 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差异性及个人体质综合考量, 病情不同的疾病预后也有所不同。因此, 主治医生在制定手术计划和治疗方案时应当对患者癌变部位及肿瘤的详细情况有所了解, 以优化决策。子宫和附件的肿瘤类型非常多, 如果仅采用妇科检查和细胞学检查, 在肿瘤的定位中存在片面性, 因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采用超声可以发现肿瘤, 但是在肿瘤分期中作用不明显。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诊断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不会产生放射性损伤, 是理想的检查方式之一[1]。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对女性生殖系统的占位情况进行诊断, 主要是采用旋回波序列的方式, 从而获取可靠的图像。随着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的改进, 自旋回波成像的效率在提升, 图像的质量在不断提升。本次研究采用了大量样本, 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分析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在子宫及卵巢肿瘤中的定位诊断、鉴别诊断和肿瘤分期诊断等方面的价值。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44例子宫及卵巢肿瘤患者, 患者年龄最小12岁, 最大56岁, 平均年龄40岁;54例子宫肌瘤, 其中39例为良性病变、15例为恶性病变;90例卵巢肿瘤, 其中58例良性病变、

    32例恶性病变;其中21例患者出现2~3种不同位置的肿块, 4例患者出现双侧卵巢的不同病变。具体临床病症包括月经不调、月经血流量大、白带异常、下腹坠痛、腹部肿块、阴道不规则出血等。另选取20例健康女性, 年龄最小13岁, 最大66岁, 平均年龄39岁;在诊断中无产生任何症状, 在随访工作中, 无一例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发生。

    1. 2 方法

    1. 2. 1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检查 患者均行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检查。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检查采用西门子1.5T超导磁共振系统, 共由4个腹部相控阵表面线圈和脊柱相控阵表面线圈構成。让患者采取仰卧位, 扫描患者盆腔, 收集生殖系统详细资料, 确保患者检查前禁食, 检查2 h前饮水500 ml, 使膀胱处于充盈的状态。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进行检查。扫描方位一矢状面和横断面为主, 必要时还要扫描冠状面。

    1. 2. 2 病理学检查 将手术中切除的组织制作成标本进行检查, 将10%甲醛固定后, 将切片包埋, 然后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 在显微镜下观察[2]。

    1. 3 观察指标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分析采用双盲法进行, 选择2名医师在未获悉患者相关临床资料的情况下, 进行检查, 对影像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1. 3. 1 正常女性的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表现 按照扫描序列进行分析, 对子宫、膀胱和直肠的辨别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分成3级, Ⅰ级:显示不清, 为1分;Ⅱ级:能够显示, 为2分;3级:清楚辨别各个解剖结构, 为3分。分别对横断面、矢状面和冠状面进行扫描, 从而分析子宫和卵巢的辨别能力, 结果分成3级, Ⅰ级:显示不清, 为1分;Ⅱ级:能够显示, 为2分;IⅡ级为:辨别清楚, 为3分[3]。

    1. 3. 2 子宫及卵巢肿瘤患者的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分析

    分析子宫和卵巢肿块的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表现, 并结合病理学结果进行分析。对肿块测量的信号强度进行分析。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20例正常女性生殖系统的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分析

    正常女性的子宫的影像略高于腹壁肌肉的软组织信号, 子宫内膜结合带不能显示, 在盆腔内组织的衬托中, 使得子宫与周围的组织界限非常清晰。子宫显示, 分为高信号的子宫内膜、低信号的子宫内膜和中等信号的子宫肌层。在检查过程中, 子宫内部的情况信号因为脂肪抑制, 情况明显。子宫向下延续为子宫颈, 表现为中等信号。子宫颈中央呈现出高信号, 黏膜层呈现出低信号。而相对于少女子宫的检查来说, 结合带的观察不够明显, 信号的判定界限也较为模糊, 绝经后的老年子宫则由于出现萎缩, 整体体积缩小, 子宫内膜较薄。正常输卵管结构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很难展示, 可以看清楚卵泡结构。

    2. 2 144例子宫及卵巢肿瘤女性生殖系统的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分析

    2. 2. 1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表现和病理结果对照 144例

    子宫及卵巢肿瘤患者中, 54例(58个病灶)子宫肌瘤, 其中39例为良性、15例为恶性;90例卵巢肿瘤, 其中58例良性肿瘤、32例恶性肿瘤;其中21例患者出现2~3种不同位置的肿块, 4例患者出现双侧卵巢的不同病变。子宫肌瘤患者中, 有64个肿块的直径在1.0~2.6 cm, 肿块直径>10 cm的患者有4例。

    2. 2. 2 不同病理类型子宫肌瘤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信号特征 子宫肌瘤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信号特征与病理学联系紧密, 普通型肌瘤信号一般是规则和均匀的, 细胞型和退变型肌瘤的信号不均匀。在17个退变型病灶中, 呈现出高信号, 钙化病灶呈现出低信号。在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扫描子宫肌瘤中, 普通型呈现出均匀强化, 强化程度略低于正常子宫肌层。细胞型多呈现为中度均匀强化, 退变型肌瘤, 呈现出轻度不均匀强化。见表1。

    2. 2. 3 良性和恶性卵巢肿瘤肿块大小情况比较 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肿块大小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2. 4 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肿块质地分布情况比较 良性与恶性卵巢肿瘤肿块质地分布情况比较,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3. 1 正常女性生殖系统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表现和不同序列显示能力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具有无放射损伤、组织分辨率高等优势, 可以在任意层面和方位进行扫描, 而且不受呼吸和肠蠕动的影响, 在女性生殖系统肿块检测中效果明显。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可以在前期诊断中, 通过对患者子宫内部结构及病变情况进行详细了解, 对于各个层级差异的判断有所协调。子宫内膜的厚度与月经周期规律呈反比关系, 用临床术语来说, 月经是子宫内膜脱落形成的宫腔分泌物。每个人的子宫内膜厚度情况有所不同, 所以前期的诊断会影响到患者后续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意外情况, 有效减少手术风险。相关研究表明87%~95%的育龄女性可以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观察到卵巢, 可以清晰的看到卵巢的结构[4, 5]。近年来,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发展非常迅速, 在盆腔的诊断中, 可以采用矢状面和横断面诊断结合的方式。

    3. 2 子宫、卵巢肿瘤患者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表现和诊断价值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在诊断病变部位中, 不仅仅可以结合病变的部位、大小和数目, 也能结合患者病灶部位的具体情况优化治疗方案, 根据扫描结果分析组织结构的变化情况, 所以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可以分析不同肿瘤的性质。在子宫肿块诊断中, 可以采用等低信号和低信号的方式, 信号特征非常显著, 非常容易诊断。当肌瘤出现高信号时, 可能是肿瘤变性, 在病理学中可以定义为细胞间质水肿和囊性变等。在病灶的周边出现高信号带, 病理学上可以认定为淋巴管、小静脉扩张或水肿。子宫内膜癌侵犯宫颈者的淋巴路和血路出现扩散, 会出现淋巴结转移[6]。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可以很好的展现周边的浸润情况, 分析患者淋巴结的转移情况, 以明确患者病情进展。在文献报道中,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在肿瘤分期诊断中的精确度高达82%~92%, 对子宫内膜癌侵犯肌层深度诊断的精确率高达90%以上。在卵巢肿瘤的诊断中, 在對组织来源鉴别的基础上, 还能及时区分是良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良性的卵巢肿块一般不会看到实质性的病变, 通常属于囊性病变, 囊肿的信号与囊内的物质成分相关。良性肿瘤的体积较小, 不会出现明显增厚。卵巢纯肿瘤一般类似于圆形, 而且比较薄, 边缘清晰。黄体囊肿的卵泡壁非常厚, 而且容易出血。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病变广泛﹑形态多样, 侵润性强, 可形成广泛、严重的粘连, 容易受内分泌刺激影响, 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恶性肿瘤一般是实质性肿瘤, 容易出血和坏死。

    综上所述, 在子宫、卵巢肿瘤患者诊断中, 采用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可以显示女性生殖系统肿瘤血液动力学特征。良性肿瘤早期强化率低, 恶性肿瘤早期强化率高, 连续性增强MRI直方图有助于女性生殖系统占位的高效鉴别。

    参考文献

    [1] 刘贤权, 陈磊, 郭国梅. CT与MRI联合检查在妇科盆腔肿瘤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 1(17):68-69.

    [2] 李绍东, 高晶晶, 胡春峰, 等. PET/MRI融合图像诊断妇科恶性肿瘤盆腔复发.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6, 32(10):1555-1559.

    [3] Queiroz MA, Kubik-Huch RA, Hauser, N, et al. PET/MRI和PET/CT在进展期妇科肿瘤中的应用:初步经验和方法比较.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2015, 38(5):500-501.

    [4] 罗洪云, 刘长华. CT联合MRI技术应用于妇科盆腔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5, 26(14):3219-3220.

    [5] 王汉杰, 沈爱军, 段书峰. 妇科恶性肿瘤术后盆腔淋巴囊肿的CT、MRI诊断.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 23(8):1272-1275.

    [6] 张仙海, 高明勇, 周新韩, 等. MRI诊断妇科盆腔恶性肿瘤放疗后的放射性肠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2, 28(9):1695-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