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学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

    【摘要】新课标坚定践行“以学生为本”的语文教学理念,语文教学也需积极践行这一理念。课堂是载体,理念的落地必须依靠师生在课堂中的情感交流、思想碰撞。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积极引导言语实践活动,探索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本篇即从“文学阅读与写作”这一任务群着手,列举粤教版教材中典型的篇章,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导向深度阅读和探究,导向社会生活,在问题探究中实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单元教学;问题情境;能力培养

    一、立足课标?? 突破单篇

    在文学阅读方面,课程标准首先对阅读目标、范围、文体类型等方面作了具体描述,其中关于阅读的关键能力的描述是核心。文学阅读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作品艺术形象,理解欣赏作品语言表达,把握作品内涵,理解作者创作意图。粤教版必修单元一共选取了五位作家作品,三篇精读散文、两篇选读散文。分为写景写物类散文、写人叙事类散文、议论哲理性散文。以课内精读散文为主,以三篇课外散文为辅,带领学生学会阅读、赏析、写作、总结散文的技巧,养成良好阅读习惯,领略现代散文之美。确定了人文主题和散文要素相结合的双线组元,拟挑选课内三篇《荷塘月色》《散文两篇》《拣麦穗》,课外两篇《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

    (一)设置任务?? 创设情境

    1.组建学习小组,全班约分为八组。组内角色包括出品人、监制、导演、场务、观众。

    2.代入情境,结合文本,活动展开要有效,所有成员注意笔录、批注。

    【任务一】寻投资,述内容

    情境创设:近年来,文学作品翻拍成电影成为热潮,如《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左耳》《金陵十三钗》《栀子花开》等,电影作品的热映让人们更加关注文学本身。当前电影翻拍主要选择小说题材,作为电影爱好者的同学们,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制作扣人心弦的微电影,让大家更关注叙事性散文,更积极投入文学创作的道路。

    任务要求:①拍摄好的微电影,需要资金支持。出品人组织整个拍摄团队,研读《拣麦穗》,向投资方概述《拣麦穗》的内容,以获得投资。②每组梗概时间不超过3分钟,当一组在概述时,其他组充当评委,必要时记录。最后票选出概述最佳的小组。

    教师活动:利用概念图的方式,小结《拣麦穗》的主要内容。

    多年来,语文教材都是以单元为单位建构起来,或以文体为核心组织单元,以《致青春》为主题来组元,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他们在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的同时引发共鸣。以经典的《拣麦穗》为主,可以使得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进行心灵的沟通和对话。

    【任务二】析人物,招演员

    情境创设:如愿获得投资,可以进一步筹备微电影的拍摄。作家张洁已经为团队准备了一个较好的剧本大纲,接下来比较关键的任务就是分析人物,招募演员。

    任务要求:①监制组织团队,开展角色选择工作。研讨过程中,注意批注笔录人物性格特点。②团队成员需要筛选确定所需拍摄角色,从而确定需要招募的演員数量。在招募的过程中,要主动介绍角色的性格特点,从而让应聘者做出更好的选择。

    教师活动:小结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叙事性散文人物分析的方法技巧。

    经典的散文作品虽然传递出很强的人文精神,但是与学生有较大的时代距离,为此我们要把阅读的路径指向时代性。大力开发富有时代气息的资源,既让学生了解作品的经典之处,又可以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营造氛围?? 体验情感

    文学的主要功能是帮助人们更好认识社会、理解人生、丰富情感和审美体验。因此文学作品阅读教学要围绕这一核心目标来设计任务,重点帮助学生走进作品的情境和精神世界中,感受人物喜怒哀乐,为此我们要搭建真实情境,激发学生思考的动力,营造出思考的氛围。

    【任务三】品内涵,导片尾

    情境创设:拍摄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不久就迎来了拍摄的尾声。经过商量,大家同意片尾采用一个特写镜头来结束全片。但是,关于镜头的采用,就有不同的意见。

    任务要求:①导演组织讨论片尾选择,场务注意记录大家的意见,从而形成组内意见,便于与其他团队交流、分享。②八个团队之间可以互相聆听、参考,综合考虑后再作出选择。

    教师活动:小结烟荷包和小火柿子的内涵,引导学生掌握象征手法的辨析与赏析。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深度学习要求学习者体现出高度的参与学习的状态。为此,设计出导演片尾的环节,其实也是提纲挈领地深入理解文本的需要,我们在群文阅读教学中,一定要保证学生学习的实效,必须主动引导学生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四】定片名,制广告

    情境创设:电影拟定12月12日上映,片名叫什么最好?请为这部电影写一则广告语。

    任务要求:①全班同学小组合作,思考片名;②为电影打广告。

    学生活动举例

    片名:《最后的背影》

    广告语:

    一些碎语,一个等待;

    一刹回眸,一个笑容。

    这样的数个瞬间,被过塑到永远。

    麦穗的金黄,见证着女孩的成长;

    女孩的成熟,意味着老汉的远去。

    柿子树下,女孩凝望着,最后的背影,找回最初的感动。

    2020年8月4日星期二《最后的背影》盛大上映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爱”派:《懵懂的爱》《少女的爱》《少女的祈祷》《超越时空的爱》

    “梦”派:《纯真的梦》《麦穗的梦》《丢失的梦》《梦碎麦穗》《梦破情存》《追梦》

    在群文阅读的实践中,学生的积极性要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师不仅在前置性学习活动中有很好的指导,也在最关键节点给学生适当点评和总结。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组织者和启发者的核心功能,很好地使用自己的话语权,保证了课堂的气氛营造和情感体验过程的完整性。

    二、任务驱动?? 言语实践

    结合《荷塘月色》的学习,学生对写景抒情类散文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人情与物态的把握有了初步的认识。例如“荷塘上的月色”与“月色下的荷塘”都是抒情主体,虽然也是比较和谐的画面,但与作者本真的“另一个世界”有着不和谐的地方。因此,引导学生把握散文借助景物描写逐渐披上情绪色彩的特点,引入另两篇散文《藕与莼菜》《没有秋虫的地方》交给学生进行阅读探索,由学生填表、小组讨论,再由教师进行简单评讲。

    【任务一】《藕与莼菜》

    三个问题:两个地方的藕与莼菜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引出故乡的纯朴、人的质朴)藕是如何勾起“我”的情感的?

    【任务二】《没有秋虫的地方》

    三个问题:为什么这个地方没有秋虫?秋虫是什么?没有秋虫的地方又代指什么?

    【任务三】《荷塘月色》作业布置(参考课文中的艺术手法、结构设计,将《荷塘月色》的内容改写为一首现代诗)

    1.展示不同主题作品,感受叠词在写景和抒情中的作用;2.由学生点评另一组别的叠词运用正确与否以及对诗歌情感抒发的作用。

    在文学写作方面,课程标准要求可概括为三点:一是了解不同文学体裁的特征。这虽然不是直接指向文学创作,但是把握了文体特征,学生借此可以体验语言的独特魅力,自觉经营自己的语言表达与意象塑造。二是珍视自己独特感受,注意灵感捕捉。三是注意分享和借鉴。

    三、人文主题?? 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颁布以后,“大单元学习”的概念进入人们的视野,更加强调整合单元资源,总体性设计。单元教学中,围绕人文主题是研究和探讨的基本抓手,紧扣文学的阅读与写作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进一步落实语文核心素养。

    在粤教版必修第三单元的这几篇散文中,必须有一个整体任务来驱动,并由此推动基于新课程标准和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大单元设计,凸显课程视角和学习维度,是以语文学科大观念为统领的、核心素养为取向的单元整体教学。

    参考文献

    [1]黄建岚.语文单元教学的流变[J].新课程学习,2011(1).

    [2]郑桂华.“自然概念”、主客关系与人生境界——“自然与情怀”单元教学的支点、路径选择[J].语文建设,2019(10).

    [3]王希明.統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设计及实践[J].语文学习,2019(11).

    [4]高种哗.在辩驳中体会学习之道[J].中学语文教学,2019(11).

    作者简介:王军,1982年生,湖北襄阳人,本科,中学一级,研究方向为中学语文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