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时空关系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的内在逻辑结构

    何智能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时空关系方面最大的贡献就是科学界定了中国发展的时间阶段和空间位置,也就是报告自始至终强调的“新时代”,这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方位,即全新的历史方向和位置。

    1.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时间关系。以新时代为中心,此前的时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的历史证明。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新时代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地位合法性的最生动的实践证明。这五年是极不平凡的五年,所取得的成就是全方位的、开创性的,最显著的标志和最重大的事件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总结和创立,连同习近平同志在全党的核心地位一起正式写入党章。党的十九大之后的时间关系是着眼于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中华民族长远发展、中国人民长远利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未来时间的关注不局限于今后的5年,而是首先明确规划出党和国家今后30年的具体发展蓝图,让“两个一百年”不再是一个概念,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发展路径;同时还超越30年,强调坚持“四个自信”,为中国未来长期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定位新时代还依据了对社会主要矛盾进行的科学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在发生变化的同时,报告还强调了两个“不变”,与时间有关的“不变”是指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这个“不变”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我们所处时间方位的清醒认识,表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并不是质变,而是量变。

    2.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空间关系。与时间关系相类似,新时代同样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涉及的空间关系的中心。首先,新时代是在维护领土完整方面取得非凡成就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绝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在维护领土完整方面不仅仅守住了底线,同样也取得了极不平凡的成就,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其次,新时代是区域协调发展取得非凡成就、小康社会一个也不能少的时代。中国共产党作为长期执政党要实现自己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就必须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让一个地区掉队,不让一个民族落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人也不能少。五年来,在区域协调方面,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谋篇布局,殚精竭虑,同样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再次,新时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实践得到全球公认、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初见成效、中国正前所未有地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的眼光不限于中国,而是放眼全球,放眼全人类,精准定位中国在全世界所处的位置。报告强调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中国要“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凸显了中国在面对全球共同問题时的担当和作为,表明中国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不断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同时,报告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放到全球与全人类不同类型的发展道路进行对比,不自卑,不骄傲,既不否定其他发展道路的成就和可行性,更加强调中国道路“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用事实说话,用实践检验。同时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表明了和世界其他道路并行不悖的态度。最后,新时代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开创中国共产党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的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是一部以人民为中心的报告,以人民开篇,以人民结尾,处处以人民为中心。同时报告把党的全面领导和全面从严治党放到了一切工作的中心位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新时代的最突出特征就是旗帜鲜明地强化党的领导,全力以赴地加强党的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的两个“不变”中和空间相关的是“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个“没有变”是从国际政治的范畴对我国发展的空间位置进行的科学定位,表明我国虽然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取得了一系列令世界瞩目的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但是放眼全球,我们的发展水平还不高,尤其是现代化的水平还不高,还处在发展中国家这个阵营,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作者系天津市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