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中的诊断价值

    许多 朱姝 刘丹

    

    【摘要】目的 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拟诊为白血病的1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间血常规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相比健康组,AML组和ALL组患者的RBC、PLT、HGB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3组患者的RBC、PLT、HGB、ESO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6例患者血常规散点图中,有106例(84.13%)存在异常。结论 白血病诊断时,当患者存在血常规及散点图异常,临床应及时对疑似患者展开涂片染色镜检,结合患者典型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关键词】血常规指标;白血病;散点图;诊断;价值

    白血病又称之为血癌,是临床常见的血液系统疾病。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该病发病率呈逐步上升趋势,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因此,临床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就显得极为重要。因为白血病是骨髓系统病变,其血常规指标会出现特异性变化,本院选取在我院拟诊为白血病的12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拟诊为白血病的12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126例患者均经涂片镜检等方式确诊为白血病,另选取同期60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白血病患者中男96例,女30例,年龄6~79岁,平均41.2±4.7岁。经骨髓细胞涂片检查确诊,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76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28例,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22例。健康志愿者中男37例,女23例,年龄5~82岁,平均39.8±3.9岁。两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差异不显,差异统计学无意义(P>0.05),可行进一步对比分析。所有研究对象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实验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血常规检测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型号:SYSMEX XN-9000)及配套试剂,标本采用2.0 mL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抗凝静脉血。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GB)、嗜酸性粒细胞(ESO)和中性粒细胞比值(NEUT),观察血常规散点图。

    1.4 统计学方法

    观察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分析,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统计学有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受检者血常规情况对比

    组间对比显示,相比健康组,AML组患者的RBC、PLT、HGB水平明显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3组患者的RBC、PLT、HGB、ESO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组RBC、PLT、HGB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血常规散点图分析

    126例白血病患者中,其中106例RBC降低,81例RLT降低,102例HGB降低,相比健康组差异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受检者血常规散点图主要分为五个区域。126例患者血常规散点图中,有106例(84.13%)存在异常。其中AML组出现核左移,幼稚细胞群,高侧向荧光强度的原始细胞群,单核细胞群向上移位,形成颗粒团重叠,分区界限不明显。AML-M3组出现灰区,单核细胞群增多,或粒细胞群向单核区域移位现象。ALL组出现淋巴细胞增多,淋巴细胞群向上移位,与单核细胞群重合。

    3 讨 论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类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因白血病细胞恶性克隆,细胞增殖、分化、凋亡失控,正常造血受抑制并浸润其他器官组织,临床症状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肝脾肿大等。在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就医时,医生应积极做好相关检测工作。其中骨髓细胞学检测是白血病诊断的金标准。但在我国大部分县级市以及乡镇医院中,还无法开展骨髓细胞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就成为白血病诊断的第一步。血常规是临床检验的首要判别信号,当机体产生某些病变,均会引起血常规某些指标异常。如细菌和病毒感染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細胞数量增多,过敏反应回到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等。目前我国常用的血细胞分析仪,虽可提高临床检验效率,但却无法有效鉴别异常血细胞或识别能力较低。当血细胞结构和形态异常的时候,尽管各院已经陆续完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血常规复检规则,但仍需检验人员的经验和水平,准确判断并进行涂片镜检,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延误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的时机。近年来,随着科研不断进步,有学者提出,散点图对于白血病的检出和类别判断具有重要价值。

    本研究中,组间对比显示,相比健康组,AML组和ALL组患者的RBC、PLT、HGB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L-M3组患者的RBC、PLT、HGB、ESO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健康组,另外三组散点图均明显异常,与其他类似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白血病患者存在血常规现象及散点图异常,临床应及时对疑似患者展开涂片染色镜检,结合患者典型症状和其他实验室检查结果,做到智能把关不漏诊,为白血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周涛.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5):82-84.

    [2] 周涛.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0,14(05):82-84.

    [3] 汤丽,苏莲,赵毅.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05):134-135.

    [4] 张文萍,魏志惠,张秋萍,张仲明,罗燕婷,杨燕梅,单万水.探讨血常规指标在白血病诊断中的价值[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9,37(01):75-78.

    [5] 刘会霞.血常规指标综合分析在白血病筛查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9):4055-4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