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识设计中多角度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研究

    许文秀 王建华

    摘要:文章针对无意识设计中隐性需求挖掘角度的不足,为从多角度有效全面地挖掘用户隐性需求,并将其应用于无意识设计当中去。基于对“无意识设计”概念和“隐性需求”概念的理解,分析无意识设计案例中满足用户隐性需求的角度与方法,总结了无意识设计过程中从动机、无意识行为、环境三个角度获取用户隐性需求的方法。该方法可为无意识设计中用户隐性需求的挖掘提供一种新的思考角度,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无意识设计;多角度;隐性需求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標识码:A

    文章编码:1672-7053(2021)05-0055-02

    1相关概念解析

    1.1无意识设计的概念

    无意识是指那些通常情况下无法进入意识层面的对象,比如,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长久积累的经验等。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生活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三个层面,他认为人的精神组成就像一座冰山,能够被人们看到、察觉到的有意识层面仅仅占据一小部分,剩下的大部分是隐藏在冰山下不易被人们所察觉的无意识层面,而这大部分的无意识层面在某种程度上支配着人们的行为,代表了人们内心深处的隐性需求。

    日本著名设计师深泽直人最早把无意识概念与设计相结合并称其设计理念为“Without Thought”,译为“无意识设计”。深泽直人认为无意识下的行为透露人们内心深处最自然的需求,设计师应该捕捉人们的无意识行为,“把无意识行为转化为可见之物”。这里的“无意识行为”指的是已经存在的但常常被人们所忽略的所有行为。《深泽直人》一书中写到:“在我看来,人与物之间无意识的、和谐的关系,才是‘无意识设计的最好表达。”通过设计师有意识的设计把无意识行为融入设计中,能够使人们凭借直觉使用产品,完成“无需思考”“不假思索”的流畅行为。

    1.2用户隐性需求的概念

    用户需求一般分为显性需求和隐性需求。前者指的是意识层面中显而易见、易表达的需求;后者属于无意识层面,深藏在人们内心深处,代表人们真正的需求,但它不易被感知,也无法被用户清晰表达。因此,显性需求是基础,隐性需求是根源。用户会注意并亟待解决显性需求,但会不自觉地忽略隐性需求的满足与否,然而隐性需求一旦被满足,就会产生极大的愉悦感。因此,只满足用户基础层面的需求并不能帮助用户达到他真正的目的。

    2无意识设计中多角度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的意义

    无意识设计立足于用户隐性需求,是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根据具有用户隐性需求特征的行为或细节,进行有意识的设计行为。无意识设计的魅力之处可以通过满足用户隐性需求体现,而满足用户隐性需求是无意识设计最重要的设计方法之一。无意识设计理念强调满足用户的隐性需求,根据用户隐性需求进行的无意识设计活动可以为后续的设计实践提供好的切入点,能够有效避免不符合人们需求与期望的不合理设计的出现。而多角度的挖掘有利于无意识设计过程中全面有效地获取用户隐性需求,弥补无意识设计理论仅在无意识行为角度挖掘隐性需求的不足。

    3无意识设计中多角度挖掘用户隐性需求的方法

    设计师在无意识设计过程中满足用户隐性需求的途径通常是针对用户无意识行为的设计。然而仔细研究典型的无意识设计师的设计作品会发现无意识行为并不是获取用户隐性需求的唯一切入点,隐性需求的挖掘也可以从无意识行为以外的其他角度入手。比如深泽直人的无意识设计作品不仅以无意识行为作为设计灵感,还重视设计与环境的结合,很多产品体现了“象以图生、简约细腻”极简主义的风格[2]。因此,下面将分别阐述无意识设计中如何从无意识行为、动机和环境三个角度挖掘用户隐性需求。

    3.1动机角度

    “动机”指的是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本文研究的动机指的是内在动机即个体内在需要引起的动机。生活中,能够轻易地被用户和设计师察觉或者采取行动的往往是那些为了满足最迫切的需要而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图、想法、兴趣、欲望等等,然而实质上,用户对自己需求的了解程度并不高,很多时候用户表现出的需求或反馈并不是产品功能设计的最好实现方式,需求与最终的设计方案之间的关系并非完全对应,用户动机才是两者建立联系的有效途径。用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解释则是:用户表现出来的“想要什么”是为达到背后的目的的手段而非真正的目的,虽然用户自己可能没有意识到,但这些“为达目的的手段”都不是用户真正的需求。用户的真正需求或者动机往往隐藏在表面伪需求之下,当对用户表现出来的需求进行追溯会发现隐藏在表面需求之下的另外的需求。当不断追溯,直到最后不能再找出另外的隐藏需求时,这个时候的需求才是“基本的需要”,代表用户的动机。

    动机是复杂多样的,用户的动机具有极大的隐蔽性,用户在同一时期也会产生纵横交错、相互矛盾的多种需求,那么如何对基本需要进行追溯以及判断追溯到的需要是否为基本的需要必然要有一个合适的方法,这个方法到底要如何才算行之有效的,其实是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在这里仅仅提出几条普遍适用的追溯的方法和判断标准:其一,当面对用户表现出来的需求时,不要混淆用户的目的本身和为达目的的手段;其二,通过用户直接表达的需求和间接反馈(用户习惯、行为偏好等)对用户的隐性需求进行分析推断验证;其三,动机的分析应重视达到目的的可能性这个因素。如果达到目的的可能性非常低,那么用户无意识中也不会存在这样的需求。

    3.2无意识行为角度

    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看,行为主要包括有意识行为与无意识行为两种,前者是针对目标进行的有意识的能动反映,而后者处于主导地位,是指没有目的、没有经过判断思考的最直接的最本能的行为,是人们无意识和隐性需求的外在表现,因此可以通过观察无意识行为获取用户隐性需求。然而,并非所有的无意识行为都能够反映出用户隐性需求特征,也并非发现一个无意识行为就要将其直白地转化为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归纳整理并筛选合适的无意识行为进行设计表现。无意识行为的来源主要包括情感记忆、习惯和经验、自我适应三类。从无意识行为角度挖掘隐性需求可以考虑以下两点:一是不连贯的无意识行为暗含的功能型隐性需求,即对产品的功能的隐性需求,如深泽直人带纸篓的打印机、凹槽伞、能放饭勺的电饭煲、托盘台灯、香蕉果汁包装盒。利用客观存在的无意识行为做出设计或改变,当用户感受到无意识行为融入设计后带来的顺畅的操作和使用,这种惊喜的“顺畅感”是符合人们的隐性需求的。二是客观存在的无意识行为带来的情感需求,即行为还原带来的情感记忆。这里的客观存在指的是曾经熟悉但被遗忘的无意识行为,如深泽直人的壁挂式CD播放机、铃木康広的一次性包菜纸碗、拉链船等设计。

    3.3环境角度

    深泽直人曾经对环境重新下过定义:包含自己、他人在内的所有事物全部都是环境的一部分。人作为环境的一部分,可以从环境中寻找人们的无意识行为,观察人们行为的痕迹。因此,从环境角度探析用户隐性需求可以考虑以下三点。

    1)注重观察产品与环境的不和谐之处,通过调整达到与环境的统一。人们往往忽略生活中种种合适的关系,能够引起人们注意的向来是那些不合适的关系,很多隐性需求正是因为这种不合适的关系而引起的。好的设计会让用户体会到产品与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关系,在满足了产品基本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协调产品其他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会进一步带给用户意外的惊喜和感悟。

    2)产品自身环境系统的简洁设计与细节结合,使得产品产生另一种价值。简洁的设计是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去除多余的装饰与结构,避免无形中增加人们的使用负担。简洁设计与细节的结合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一昧追求极简可能造成的缺点,达到物体间和谐的、无需思考便能使用的“刚刚好”的设计,这也正是无意识设计所要追求的。如深泽直人凹槽伞的设计,只是在伞柄上开了个凹槽,就能够满足用户拿着雨伞时需要悬挂重物的隐性需求;佐藤大把伞把设计成半张开的三角形,可以轻易地被立在墙面或挂在桌角。可以看出来,仅仅是通过如此细微的改变却完美地解决了用户日常生活中没有意识到却困扰的问题。

    3)重视环境中的可供性信息。詹姆斯·吉布森首次提出可供性(Affordance)的概念,Affordance最初被理解为:“描述存在于环境与动物之间的可以直接知觉的行为关系”,后来被扩展到物体或环境与人之间的行为关系,中文将其翻译为“可供性”或“功能可见性”。后来Affordance的概念被唐纳德·诺曼正式引入设计领域中,他认为:“物体除吉布森所指的本质的可供性外,还能展现出物体本身不具备,但人们却能感觉到的可供性?。”相较于吉布森,诺曼更强调一定情境下可以被知觉到的可供性的意义。例如,桌子具有供人学习、放东西、踩踏等多种可供性;公交站旁边的栏杆若是高度合适就会具有供人靠坐的可能性。简单来说,可供性就是人们能够感受到的一个环境或者物体所能提供的价值。日常生活中,可供性无处不在,只是容易被人们忽略,重视可供性能够加强对人们“无意识”的环境互动或细节之处的关注,为设计师提供更多设计的可能性。

    4结语

    无意识作为人类意识中占比最大、影响最深的领域,最能反映人们的真实诉求。因此,深入无意识层面挖掘用户的隐性需求是解决用户真正需求、提升用户体验的有效途径和价值所在。用户隐性需求是设计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无意识设计过程中细化每一个隐性需求影响因素并应用于设计中,能够弥补隐性需求挖掘时在无意识行为层面的不足,從而帮助设计师有效全面地把握用户隐性需求。需要指出的是,上述的隐性需求挖掘的各个角度之间从来不是孤立存在的,设计时虽根据具体情况各有侧重,但在获取隐性需求时可以综合地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