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养匠心情怀 践行公益大爱

    李开帅

    

    

    

    1987年,刘永兴从大理师范专科高等学校毕业后,便进入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任教。虽然到了中专学校任教,但是藏在他心底的小学教育梦一直没有熄灭。2006年8月,带着对小学教育深深的热爱,已担任文山州民族师范学校教务处主任的刘永兴通过竞聘出任文山实验小学校长(2013年文山州实验小学改名为文山实验小学)。夙愿得偿,他欢欣不已,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新的工作中。他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紧扣责任目标,坚守“让所有学生得到和谐发展,让全体教职工得到价值体现”的信念,在继承中创新学校工作,恪尽职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描绘了基础教育绚丽的画卷,奏响了教育人生的另一华彩乐章。

    坚持一线教学——争当一名好老师

    刘永兴从小就有一个梦想——成为一个好老师。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后,他始终认为自己首先是一个老师,然后才是一位校长,要当好校长就要先当好老师。担任文山实验小学校长后,他克服繁重的学校管理事务,坚守在教学一线,或担任多班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或担任一个教学班的数学教学任务。他常说,作为教师一定要在一线上课,作为学校的管理者通过一线的教学才能知道学生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带动、提高教师的教研水平,进而更有针对性地管理学校。基于这样的认识,文山实验小学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探索实践的单元教学法、尝试教学法、目标教学法、愉快教学法等优良传统在他担任校长后得以坚持、完善、发展。

    在教学中,刘永兴努力创设愉悦的课堂情境,不仅让学生动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课堂教学的舞台还给学生,变“教”堂为“学”堂,还让学生动脑,锻炼他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培养他们质疑问难的精神和探索创新的意识。他常说,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课堂学习才能“活”起来,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好”起来,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才能让课堂学习更加有效、高效!在教学中,刘永兴坚持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在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中,实现思想的交流与碰撞,培育师生教与学的智慧和趣味。

    在当一名好老师的梦想激励下,他从一名普通的小学校长逐步成长为中小学数学正高级教师、文山学院兼职教师、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云南省第二届督导评估专家、云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督学、“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云南省文山州基地校教师育人共同体负责人、全国“四有好老师”公益行动奖获得者、全国小学优秀校长、享受云南省人民政府特殊津贴、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云南省名校长工作坊坊主、云南省优秀教师、教育部第八期小学优秀校长研究班学员、云南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学员……学无止境,生无所息,刘永兴追求卓越的脚步从未停止过。

    发挥团队精神——带出一支好队伍

    刘永兴认为,只有老师素质高,才有学生综合素质好;只有学生综合素质好,才有学校实力强。作为一名名校长、名教师,刘永兴总是不遗余力地提携青年教师。

    在他的带领下,按照“资源共享,信息共享,相互促进,整体提高”的工作原则,通过云南省国培计划刘永兴名校长工作坊、校内4个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工作坊平台,文山实验小学及周边学校培养出一批有名校长(名师)潜力的优秀校长及教师。同时,他多渠道联合多县(市)学校开展联片教研、结对帮扶、送教送培等活動,让学校新教师在活动中得到磨炼,让老教师在活动研修中得到提高。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先后培养全国小学优秀校长、云南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培养对象1名,云南省中小学名校长1名,特级教师11名,云南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4名,省级学科带头人2名,省级骨干教师13名,州委联系专家2名,州、市、校级骨干教师133名。

    以教师专业成长、智慧成长为中心,文山实验小学的名师队伍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形成老、中、青教师和谐并进、梯度发展、富有生机和品位的良好局面,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活力。

    坚持实验引领——办出一所好学校

    刘永兴初到文山实验小学时,面对学校周边小巷拥堵、校园面积狭小、教学设施老化、管理不够高效等问题,精心谋划,大胆创新,逐步改善,使学校发展与地方党委政府需要、社会期盼契合。刘永兴说,学校名称含“实验”一词,目的就是要大胆摸索经验,为全州小学教育工作作示范。2015年,文山实验小学启动学区化办学,至2017年形成文山实验小学南校区、北校区、东校区一校三区的办学格局。在刘永兴的带领下,文山实验小学大力推进现代教育示范学校和一校三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加强学校党建工作,以党风带教风、促学风、正校风,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作风进一步改善,内部结构进一步优化,营造了改革发展的良好氛围。在统一的办学理念下,三校区共同研究、统一部署、同步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做到教学管理统一、课程计划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研活动统一、教学质量监测统一、校本培训统一。通过发挥各校区优质资源的互融互通、合成创生,打造出了文山城区南片区、中心区、北片区地域实验小学优质教育圈,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学区内促进了义务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文山实验小学学区化办学模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充分肯定。

    潜心教育研究——形成一套教育体系

    在工作中,刘永兴将在教育部第八期全国小学校长高级研究班和云南省未来教育家成长计划高端学习的理论内化,积极运用于办学实践,实施“和乐教育”,确立了“实验影响一生”的校训暨办学理念和“做最好的自己”的教育理念,创立了朴素的“教创新思维,育规范行为”教育思想,积极打造和乐学校文化,形成了“和美”“亲善”“本真”的校风、教风和学风。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过去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趣味盎然。从学校系统内部来看,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环境相互影响,形成一个“小生态环境”。通过优化与创新,构建了“和美”校园管理、“和融”教育生态圈、“和乐”课程实施、“乐教”教师队伍建设、“乐学”学生多元评价体系,简称“和乐”育人体系。

    通过“和乐教育”的实践,学校先后获得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学校、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文明校园等80余项国家、省级、州级荣誉。先后有4500余名学生在国家、省、州、市各类具有个性特长发展的比赛中获奖。“和乐教育”的成功实践,形成了学校独具特色并可为边疆民族地区基础教育改革提供启示和借鉴的“和乐教育”办学体系。文山实验小学基于“和乐教育”办学体系提炼升华的《边疆民族地区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和乐”育人体系构建与实践》、与文山学院合作的《基于共同体发展理念的边疆小学数学学科“二联二通”教学研修模式实践》两项教育教学成果均获“2019年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致力公益大爱——引领多所学校发展

    2006年,文山实验小学被云南省教育督导评估团评为“南疆名校”,对此刘永兴十分清楚——他要引领、影响的不止文山实验小学一所学校,他要以文山实验小学高品质的办学辐射、影响、带动全市、全州的学校。

    带着对教育的大爱,刘永兴积极发挥“南疆名校”在区域内的引领、辐射作用,为“南疆”撑起一支支互助的长篙。

    2006年以来,在刘永兴校长的带领下,文山实验小学的师生一直对地处中越边界老山半山腰,距老山山顶7公里的战地纯瑶族村寨学校——响水兴边小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一帮就是14年。通过结对帮扶,爱心捐赠,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对方家庭体验生活,组织兴边小学学生走出大山看世界,组织两校师生到重庆精一民族小学交流互访等一系列活动,点燃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孩子梦想的火种。有梦就是光,在刘永兴的带动影响下,响水兴边小学一批又一批的孩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大学校园……

    2015年6月,文山实验小学凭借办学特色与优势受邀加入“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随后,刘永兴多方奔走,在短短3个月内又筹备组建了文山州“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共同体。借助“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刘永兴校长带领文山实验小学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长出来”等一系列互助行动:他走进文山学院高校课堂,与大学生分享教育心得,鼓励高校师范学子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促进大学院校师范专业学生完善知识体系、增强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通过“国培计划”刘永兴名校长工作坊,带领坊员对丘北县一小、麻栗坡一小、广南县四小、文山市三小等每一所坊员学校的办学问题进行实地精准“把脉”“问诊”,带领坊员先后到省内外多所名校访学,提升坊员学校办学质量;在文山实验小学的带领下,“中国好老师”公益行动计划已覆盖全州23所基地校、50所项目学校,让2088位教师、38218名学生受益……

    怀揣一颗炽热的教育之心,多年来刘永兴始终致力于多渠道打造教师专业发展平台,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山实验小学的引领辐射作用,促进了不同区域教师的共同成长。

    “教育是一段快乐的旅程。我最大的愿望,是希望我们的老师和孩子,能在南疆这片教育乐土上,身心和谐地实现幸福人生。”刘永兴如是描述他的教育理想。

    日月无声,温亮世界。在刘永兴担任校长的14年里,文山实验小学经历了重建、更名,扩大办学规模,获评云南省实验小学、云南省一級示范小学、云南省优级甲等学校、云南省现代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学校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教育人,他无愧于初心;作为一名逐梦者,他将继续以身作则,让师爱滋养彩云之南、壮乡苗岭,用独树一帜的育人之道启迪智慧,为边疆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