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本为本 探寻“情味”

    孙亚翔

    文本的解读能力对一个中学语文老师来说,是其上好课的原点基础,如果文本解读不透或者出现误读,以己昏昏使人昭昭,其结果必然是贻笑大方甚至误人子弟。我们很多语文老师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不以本为本认真地去阅读研究文本本身,而是过多依赖借鉴教参和一些参考资料,在脑子里先入为主,根据别人的阅读体验结论再去理解分析文本、进行教学,最后导致阅读主体缺位。文本解读也是浮光掠影,隔靴搔痒,教学过程看似很完整,文本分析解读却很不到位。

    中学语文教材选入的散文都是具有经典范例性,文本的内蕴非常丰富,具有独特的情味。作为一名中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有独立研究解读文本的意识和能力。这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在文本中读出问题,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才能在具体的文本语境中深入思考探究,前后勾连、释疑解惑,有独特创新性的文本解读。

    近日,听几个老师分析解读《昆明的雨》(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可谓看似平常却奇崛,语言和选材都是非常平淡、普通,但是其内蕴却是极其丰富,往往越读越品越耐人寻味,这种文章对于教和学的师生双方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讲到最后一部分“雨中喝酒赏木香花”时,都将它理解为体现了作者的一种闲适恬淡的心境。这其实是一种误读,其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深入文本,去探寻作者所说的“情味”,只是初略的感知了一下文本内容就得出了一种经验性的判断。

    我们来看一看最后一段的内容: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我有一天在积雨少住的早晨和德熙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看了作比丘尼装的陈圆圆的石像(传说陈圆圆随吴三桂到云南后出家,暮年投莲花池而死),雨又下起来了。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磁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写了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野店苔痕一寸深。

    浊酒一杯天过午,

    木香花湿雨沉沉。”

    这一部分内容的起始两句其实是解读文本的关键之处,“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作者开篇明义,“雨”是引发人“乡愁”的一个媒介、触发点。“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是为许多久客的游子而写的。”这句话专门提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我们不妨多思考一下,作者在这里为什么要提李商隐的这首诗,它的作用目的何在?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君问归期应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首诗是表达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的,整首诗虚实结合,既有在异乡秋雨夜望着池水上涨而归期无望,内心无比凄苦之痛,又有充满对未来幸福相聚、夜谈诉相思美好憧憬的温馨情味。我们细读接下来的文章内容就会发现,其实诗中“巴山夜雨涨秋池”(秋天的一个雨夜,漂泊在外、独在异乡的游子望着窗外不断上涨的池水,整个人都氤氲在一种离愁别绪中。)所营造的情境氛围和文中作者在接下来一个雨天“从联大新校舍到莲花池去”“看了池里的满池清水”所构建的氛围和心境其实是非常相似的。雨越下越大,清水涨莲池,浊酒慰乡愁,坐看鸡发呆,雨湿木香花,这一系列的意象和李商隐的这首诗所营造的意境、表达的情感应该是一脉相承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作者其实就是在循着李商隐的足迹和心路历程来营造抒发那种亘古不变带有古典韵味的刻骨乡愁。这个从文本结尾作者自己创作的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一些端倪。作者的这首诗所描绘的意象:行人罕至的荒村野店、雨中清水上涨的莲花池、借酒浇愁的漂泊游子、雨中湿透低沉暗淡的木香花。这一切无不讓人感受到那种压抑的浓烈的思乡之愁。

    但是,作者似乎并没有仅仅就沉溺于乡愁之中无法自拔,汪曾祺先生的文章一直还追求一种难以言说的情味,正所谓言已尽而意无穷。文中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这里的情味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和韵味呢?这个问题,我们其实还是要到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去找寻答案,这首诗的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一扫前两句浓烈的思乡之愁,而是充满了对未来幸福相聚、夜谈诉相思美好憧憬的温馨情味,如普希金诗中所说的“一切都会消失、一切都会过去,而那消失了的、过去了的都将成为最美好的回忆。”同样,四十年后,作者再次回忆起那个昆明下着雨的午后,过往岁月里刻骨铭心的景象一一浮现,并且浸润着雨一般的淡淡的愁绪,曾经经历过的一切都变得那么的美好且富有诗意,令人心驰神往。这种情味其实是作者历经磨难、饱经沧桑以后,对曾经跌宕岁月的轻抚细品,虽淡淡道来,却历久弥新、余韵缭绕。

    文本解读看似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笔者认为作为一线普通的中学语文老师虽没有高深的理论支撑,但如果能够脚踏实地,真正做到以本为本,精研细读文本,读出疑惑,进入作家文本所构建的语境,深入体悟作家情感,捋顺文本内在的情感脉络,往往也能够有柳暗花明的独到阅读收获。

    [作者通联:江苏苏州学府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