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沉浸式体验探析

    秦岩

    摘要: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兰考县卧拐秧歌这一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为人们所喜闻乐见,其本身承载着更多的文化价值与民俗价值,如何与科技相结合,将地域民俗中的文化元素合理的加以运用,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沉浸式体验探析,使非遗文化更好地被加以传承、设计价值得以实现、产品获得创新是我们所需要探索的。

    关键词:卧拐秧歌;非物质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地域民俗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5-0011-02

    1兰考县卧拐秧歌民俗文化沉浸式体验转化现状及存在问题

    1.1卧拐秧歌概述

    卧拐秧歌最早兴起的时间为明朝万历年间,由一位名叫安乐山的艺人所创。安乐山将卧拐秧歌推广并加以传承,当传承至其子孙牛东居时,牛东居将在豫南茶山所学的赶花船、采茶等多种民间艺术融入进“卧拐秧歌”的表演之中[1]。在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历史长河中,秧歌起源于我国劳动人民在田间插秧的农耕活动,也是社火的一种形式,在民间节日中很是流行,宋代《东京梦华录》中关于社火活动相关的描述写到:“其社火呈于露台之上。所献之物,动以万数。”其中的相关活动包括上竿、跳索、杂扮、小唱、杂剧等。卧拐秧歌在表演的过程中主要以走场子、变队形为主,音乐由打击乐和民间小调的演唱组成,有着丰富的唱词和优美的曲调,卧拐秧歌便是在传统秧歌的基础上融入兰考地方特色创新而形成的。其艺术风格和演唱部分的唱词、曲调对于河南兰考当地的民俗艺术、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研究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2卧拐秧歌发展的总体态势

    卧拐秧歌表演过程中需多人共同参与,且须提前熟悉唱词、内容、曲调与情节等。卧拐秧歌一般由20~ 30人组成,所有女像角色均为男扮女装的男旦。卧拐秧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脚踩“卧拐”,它不像气势宏大的陕北秧歌,也不像扭姿明显的东北秧歌,主要特征是演出阵容较大、热烈欢快、幽默风趣,气氛热烈以及群众参与性强,一般在农闲时演出。随着掌握卧拐秧歌相关技艺的人们年纪逐渐偏大,农村城镇化速度加快,“卧拐秧歌”失去了传承的主体,传承的断层化现象日趋明显。而卧拐秧歌目前并无被发掘更多的文化意蕴,以及进行相关非遗衍生品、文化创意产品、IP形象等开发,仍然只有单一传统的表演方式传承,因此发扬与传承卧拐秧歌这一传统地域民俗文化迫在眉睫。

    2兰考卧拐秧歌沉浸式体验的可行性探析

    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形式的特殊性、地域文化的地域限制性以及表现方式的局限性,人们很难切身地置身其中去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如何将其中的文化内涵与科技更好地结合使人们感受到沉浸式民俗文化体验的乐趣是我们所要思考与追求的。卧拐秧歌有多个人物形象,且包含多种民间小调,故事情节等,在沉浸式体验设计中须多方位地考虑其本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地域民俗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非遗文化相关产业通过文化创意、设计创意,对传统非遗文化重新加以创新和传承,将现代生活方式和非遗相融合。从产品的文化内涵、商业价值、美学品味来看,非遗文化转化的开发与利用,已经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功能体验或是文化资源的宣传媒介,而更应关注其本身文化特性与地域民俗文化的传达[2]。传统有时隐藏在深度设计的背后展现出民俗的风格和内涵。因此,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下的沉浸式体验探析的必要性,打造有关卧拐秧歌的沉浸式体验设计,让民众重新感知卧拐秧歌这一民俗舞蹈的文化与魅力,是卧拐秧歌传承发展的必经之路。沉浸式体验设计借助非遗与科技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从而将人们带入到产品的文化氛围中去感知文化,从多种角度转化非遗传承的方式使之活化,让人们拥有不同方式的卧拐秧歌非遗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最贴近人们生活的一种文化,随着人类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人们通过各种非遗传播形式的呈现,逐渐感知其中蕴含的文化意味,并从中了解内在的非遗文化,自觉理解、接受和传承文化。在充分挖掘兰考卧拐秧歌非遗文化的基础上,应用现代创新设计思维,提取非遗文化元素中的“形”“意”“神”,将提炼出来的文化元素重新加以整合,融入到兰考卧拐秧歌这一非遗的传播路径中。在沉浸式设计语境下所发展的传统卧拐秧歌相关设计創新为处于转型时期的传统非遗的创新设计及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方向。因此,通过对兰考地域非遗民俗文化进行挖掘,转变传统单一的民俗表现方式,与科技进行融合从而进行非遗文化的沉浸式体验,对推动兰考本地的民俗文化建设,促进兰考民俗文化的融合与发展,提升文化创意产品的附加值,更好地传承兰考当地的民俗文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3沉浸式体验设计的应用方式

    “沉浸式体验”可以用来形容极为广阔的事物,借助现代科技的声音、视觉、触觉等来赋予事物更多的意义与价值。“沉浸式体验理论”由积极心理学家米哈伊·奇克森特米哈伊在2004年提出,指的是人们被某一事物所吸引而投入其中从而产生一定的情感时所呈现的精神状态。沉浸式体验设计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光影等可感知的介质与科技手段相结合进而产生的设计,营造出一种产品氛围,使人们全方位地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之下,仿佛身临其境,切身的感受“沉浸式”文化的魅力,传递文化信息,使用户高效、愉悦地接收文化,从而获得文化感官盛宴,体验文化带来的乐趣。

    3.1与文化创意产品相结合

    文化创意产品本身的结构、功能、色彩、造型语义以及所代表的文化内涵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对用户产生相应的作用,通过用户视觉与触觉、嗅觉、听觉的不同感官接收和处理不同的信息,从不同角度综合地去感知文创产品的产品信息,使用户的注意力能够跟随产品的使用方式来进行移动,逐步去探求产品所包含的文化信息和精神内涵,达到文化交互的目的。当用户在使用文创产品的过程中体会到产品的内在信息从而获得愉悦感,有效提高用户探索产品背后文化精神的兴趣,利于文化信息的传播。使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产品自身的材质、肌理、色彩、形态等属性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感受。不同产品传达不同的产品语义与情感,当产品结合了一定的非遗文化元素或被赋予了一定的文化特性时,用户不仅可以借助产品语义从产品的本身去认识产品,更能从产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信息及其文化的传统上感知到更多的东西,带来沉浸式的非遗文化体验从而获得非遗文化。

    3.2与信息数据相结合

    互联网、信息与科技的勃兴催生了广阔的数据熱潮,在科技创新的数据发展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综合利用了计算机运算、图像模拟等智能技术完成非遗“数据化”的转化,非遗与数据之间产生了一种紧密的牵绊与互动[3]。随着信息网络应用的普及化、扩大化,网络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加深,网络信息传播的快速与便捷触及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通过图片、文字、音乐和视频等不同的媒介载体与非遗建立起一种有机的结合形式,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创造性极强的网络应用媒体的摇篮中,加以发展创新非遗传承形式。人们在与文化交互碰撞的过程中获取了相关非遗文化信息,沉浸式体验顺势而生,从而达到了非遗文化被了解与传播的目的[4]。同时,“数据化”的非遗也转化了非遗传播的形式,例如利用虚拟技术的情景应用及实景展演、线上博物馆的信息数据库等从多个角度向我们更为形象和生动地展示了文化更多样化的传播形式,从多个维度体现了文化数字化的优势。在特定的场所下,通过一定文化氛围的渲染,将文化宣传展示效果烘托得更为明显。运用现代数字技术,建立一个与非遗资源相交互的数字环境和方式,保证了非遗资源和知识的持续优化。

    3.3与生活方式相结合

    今天的时代是去中心化的时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发散的中心,由不同的中心节点组成一张信息网,但不同的中心个体间获得沉浸式的文化体验是有其相通之处的,彼此相互影响和联系。当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日益加深,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不同领域的人们在自己的社交平台通过一定内容的输出,加之后期的维护和运营从而在网络上成为不同领域的发言人,其言论会引发一定的传播和交流[5]。因此,当一些发言人在他们的生活中融入和传达一定的非遗文化并展现给粉丝时,也相应地会引发一定的文化热潮并带动相应的粉丝效应,此时非遗文化传播的机会便大大增强了。

    4结语

    现代社会中,文化全方位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领域,随着人们对非遗文化日益增长的文化性需求,也促使了非遗更多创新性传播方式的发展。非遗沉浸式体验的形式也应因地制宜,运用与之相适的手段方法进行非遗文化沉浸式的呈现,从而实现非遗沉浸式体验的创新,使之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柯玲.中国民俗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2]杜聪.生活方式细分下的艺术风格化产品体验设计策略研究[D].无锡:江南大学,2018.

    [3]牛金梁.非物质文化遗产智能化传播的数字技术赋权逻辑[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49(5):150-156.

    [4]谈国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刍议[J].图书馆,2019(6):79-84.

    [5]周雨城,陈露.科技助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研究:以孝感雕花剪纸为例.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4):39-43.

    (责编:王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