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课程思政的困惑与解决路径

    冯俊荣 吕永红

    [摘 要]近两年来,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实践表明,把思政元素融入生物化学教学可以在学生中产生思想共鸣,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对此,课程组提出如下解决路经:首先要写好教案,做好课程思政的整体设计;其次,要对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化整合,围绕专题把思政内容传达给学生以加深印象;最后,还要做好思政教育的教学评价,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内化思政教育成果。

    [关键词]生物化学;课程思政;探索实践;困惑;解决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1)05-0118-04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实行的专业教育模式尽管在专业培养方面有较强的优势,但在学生理想、信仰、伦理、道德等人文精神和追求真理、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的培养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不足甚至缺失。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培养模式的弊端更加突出。一方面,社会科学迅猛发展,书本和课堂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渠道,在知识经济时代,在享受知识资源上,人们获取巨量的知识及信息的机会越来越趋于均等。另一方面,越来越便捷的知识获取方式反而使学生的人文素养有下降的趋势,社会责任感缺失、精神萎靡颓废、意志薄弱等现象长期存在。因为知识与信息的价值不是体现在量的多少,而在于人们是否具备对获取的知识与信息进行独立思考的处理与运用能力。在学校教育中,教师不能固守原来知识传播者的角色,更应该是引导者,引导学生探求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科学知识之外的生命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习近平还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把素质教育和人文思想融入生物学教学,很多教师进行了探索。教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首先应该以身作则,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1]。很多老师在利用科学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2],利用食品安全事件等热点事例进行品德教育[3],利用实践教学进行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养成教育[4]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教师将人文、思政教育与学科学习融合到一起,可以使学科内容更加丰满,更富有生机和人性,更易于激发学生追求科学的兴趣和激情,从而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有助于实现从“专才”到“通才”的转变。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新的职业不断兴起,原有的职业内容不断更新,这就要求人们要不断加快对知识的更新。生命科学常读常新,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工作、学习、生活提供方法论。近两年来,笔者对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开展思政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探索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一、近两年生物化学思政教育的探索实践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主干课程,授课对象是大二的学生,他们心智思想尚未成熟,情绪变化较不稳定,大学生活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再有新鲜感。其中一些学生比较迷茫,意识到能力不足,但没有明确目标,并有厌学情绪。此时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而青年学生的价值观取向关乎整个国家和社会的未来,因此正确的引导极为重要。大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的三分之二以上是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专业课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经验的积累和对教师这个职业理解的深入,我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教师不但应该传授知识,也应该培养思维,更应该立德树人。挖掘、提炼生命科学理论知识中的人文、思政内涵并传达给学生,使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是每个任课教师的责任和义务。

    我们在本校水产养殖学专业2016级、2017级本科生物化学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思政教育,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主要方式是教师从知识点中挖掘思政元素,学习包括珍爱生命、社会主义价值观、学会做事、学会生存等主题内容。例如,在学期初布置以“生物化学与生命、生存和生活”为主题的课程论文,鼓励学生跳出书本内容写出感想,从一定高度提炼课本知识,从细胞学智慧着手,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维方式和为人处世的指导原则,要求期末提交论文,教师从专业知识和情感价值两方面评定成绩。

    课程论文写作调查表明,把思政教育融入生物化学教学,确实可以产生思想情感的共鸣,使很多学生把课本知识和自己的生活、学习结合起来。但是,由于缺乏整体设计,思政元素比较分散,缺乏系统性,成效评价形式也过于单一,因而思政教育不够深入,对一些学生触动不大,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科学知识中也蕴含着丰富的为人处世的道理。另外,课程论文没有纳入考核范围以及布置作业时没有特意强调打分标准,也是课程论文中价值情感项得分较低的重要原因。

    总之,由于这两年的思政教育完全是自发的,没有进行理论指导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生物化学思政教育探索实践中的关键问题

    (一)思政教育在生物化学中的切入点

    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基础课程,是研究生命现象及其本质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以及生命活动过程中的一切化学变化,从而揭示生命的奥秘。要使生物体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需运用极为高超的管理艺术。这门课程是思政教育的宝库,蕴含着丰富的品德、思政教育的素材,从生物分子的结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到代谢途径、代谢调节等各个方面都可以找出大量思政元素。挖掘这些素材,以适当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完善学生的人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思政元素的系统化

    生物化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比比皆是,但是容易成为碎片化的、看过即忘的信息,因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教师要精心设计授课内容,把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化整合,不能一带而过,否则就起不到启发心智、培养人格的作用。怎样把课程中的思政元素系统化是需要广大同行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应当针对学生的特点,找到学生面临的主要问题,对课程中的思政内容做“专题式”研究,内容要有代入感,围绕几个主题系统地进行思政教育才能深入人心。

    (三)课程思政教学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教师要重视教学评价,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授课方式和成效评价方式,使之更多样化,这样才能更有实效性。

    三、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的解决路径

    课程思政设计的关键和核心是找到契合点,把专业课程内容与思政教育无缝对接、有机融合,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传达给他们,并使之成为指导生活、学习的准则。

    (一)写好教案,把思政教育融入各个教学环节

    学生学习多学科知识,旨在通过学习人类的整体认识,形成素质底蕴。这就要求学科知识不能是碎片化的、壁垒森严的,而应是内在整合的、完整的,这样才能实现育人的整体效应。因此,需要对多学科的价值元素进行统筹规划[5]。授课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系统而科学地传授知识,还要重视建立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课程的最终目标在于帮助学生顺利地由学生向职业人转变。为实现这一目标,每门课程均应在知识、能力和德育三个方面做足功课。任课教师要主动挖掘课程中的思政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环节的精心设计及认真实施,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引领教育融入课程,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实现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生物化学课程的专业目标是让学生熟悉生物大分子及各种代谢调节物质的结构、性质和功能,掌握物质代谢和能量转换的主要途径;同时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具备较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生物化学课程的德育目标是挖掘提炼课本知识中的思政内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学会发展,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开拓创新的人才。为了达成这个培养目标,就要在授课过程中加强思政教育,要收集思政素材,探索新的授课方法,改革现有的评价模式,使思政教育落到实处。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进行思政教育,首先要围绕以上的课程目标写好课程教案,把思政教育作为常规教学任务列入教学计划中。首先要根据学生的思想状态设定几个思政教育主题,再从每一章的内容中挖掘、收集与主题相关的思政元素,以有效的方法传达給学生;其次还要善于利用一些方法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以便调整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做到教学相长。

    (二)对思政元素进行系统化整合

    1.珍爱生命,每一个个体都值得尊重

    通过学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代谢与调节知识,就会发现生物化学的所有内容都在传达着生命的美好和强大。首先看以下两个数据:酶有极高的催化效率,如果人体消化道中没有各种酶参与反应,一顿简单的午餐,在37°C下需要50年左右才能完全消化;一个处于静息状态的人,每天需要40kg 的ATP,在紧张活动状态下,这个数量更为惊人,每分钟的需要可以达到0.5kg。这些都是难以想象的艰巨任务。事实上,有了消化酶,我们只需要3~5小时,就可以把食物转化成机体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制造巨量ATP的工作,在我们体内每时每刻都在悄无声息地进行着。精巧细致的结构、精准快速的反应,需要先制造酶。为了避免混乱,身体就设计出一系列防错机制,即使受伤了,也是因为有脑啡肽这样的激素帮我们镇痛过滤,让我们感知到适度的疼痛,以避免更大的危险。诸如此类的例子不胜枚举,正是这些在体内悄悄进行却极为迅速的代谢反应,使我们能正常生活。联想到我们生活的社会,一定是“有人悄悄地爱着你”“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珍视生命呢?由此可引导学生不仅要珍视自己的生命,也要珍视他人,甚至一株小草、一只蚂蚁的生命,因为每个生物体都是成千上万年智慧的结晶,每个生命都是大自然的奇迹。

    每个人的个性、能力、兴趣不同,在社会中的岗位也会不同。通过学习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岗位都有独特的意义。酶的功能是结合并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而要发挥催化功能,酶蛋白必须要保持特定的空间构象。因此,酶分子的必需基团包括两类:一是活性中心,负责结合底物并催化底物变为产物;二是非活性中心的必需氨基酸基团,它们虽然不直接参与催化,但是离开了它们的支持,酶的空间结构就不会维持,自然也不能发挥催化作用。

    由此可引导学生理解每一个个体的存在都是独特的,有意义的。正是由于这么丰富的独特性,才让我们的社会生活如此丰富多彩。奋勇争先、独立潮头者固然可以自豪,但当你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要忽略背后支持你的人,那些默默无闻的普通劳动者也应受到尊重。

    2.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在细胞中,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以及其他结构都是由各种链状分子构成的,链状分子又由不同的氨基酸、核苷酸、单糖等基本单元依照不同的排列次序组合而成。因为有共性,这些基本单元得以组合成链状分子,也因为保持了个性,每一个基本单元都在各自的位置上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甘氨酸和脯氨酸由于结构的特殊性是不能与其他氨基酸形成氢键从而构成ɑ-螺旋的,但是它们是形成β-转角的主要力量。因为甘氨酸缺少侧链基团,在β-转角中能很好地调整其他氨基酸残基的空间障碍,而脯氨酸具有环状结构和固定的φ角,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迫使β-转角形成,促进多肽链自身回折。

    目前发现的氨基酸有200多种,但用于合成蛋白质的标准氨基酸只有20种左右,区区20种氨基酸却能组成数以万计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具有共同的使命——维持生命活动、保证种族繁衍,例如我们熟知的各种酶,如果离开了它们,生物体不可能存活,更不要说繁殖后代。正是因为参与了事关生死的“大业”,这些标准氨基酸才实现了它们的价值。当然,也应该注意到,只有具备某些特殊结构的氨基酸才能有幸入选,作为合成蛋白质的原料。

    维生素B族自身不能参与代谢,而转变成辅酶等活性形式后,很多B族维生素不但参与调节代谢,而且成为各种酶的 “主力”。这充分说明个体必须团结其他力量,才能更强大。另外,单个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行离不开整个机体环境的正常运行,同样,机体的正常运转也是以每个代谢途径的正常运行为基础的。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各种分子一级一级地以极其复杂的方式组合、运转、协调,像极了我们生活的这个社会。通过学习生物大分子的结构,让学生了解个人与团队的关系,认识到每个人要有能力,就必须努力学习,不断发展、提升自己;个人不能游离于集体之外,只有把个体融入团队之中,为团体和社会做出贡献才能更有价值,才能在时代浪潮中有所作为。“我就是中国”“少年强则中国强”,这些都不是空话。中央办公厅2010年5号文件指出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自觉把个人奋斗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在为社会发展进步做出应有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学会做事,提升职业素养

    生物体本身是一部精妙无比的完美机器,生物化学就是揭开生物能够精确运转的各种奥秘的科学。物质代谢的过程中有很多例子可以作为职业素养教育的素材。

    酶是生物催化剂,它与其他催化剂的区别之一是具有高度的专一性,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得酶比一般催化剂的效率高107~1013倍;很多生物分子有多个反应官能团,但是由于细胞内没有制造相应的酶,这些物质只能和有限的极少数物质反应,这是机体的防错机制之一,它们可以杜绝一切可能造成错误的机会,从而更高效率地完成特定的任务。只有专注才能高效,可以以此入手引导学生在生活、工作中要学习这些细胞的智慧,调控信息通道,尽量少看和自我成长以及知识增长无关的内容。

    在三大物质代谢过程中,甘油磷酸穿梭、苹果酸穿梭、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和丙氨酸-葡萄糖循环是分别用来转运NADH由细胞质进入线粒体、转运乙酰CoA由线粒体进入细胞质和转运氨由肌肉进入肝脏的过程。这些过程都需要动用很多中间物和酶等才能完成,但是不管动用了哪种物质,最后都会把它们恢复如初。可在学习过程中适时向学生指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这种善始善终的严谨态度,对自己负责,就会为自己、为他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脂酸合酶系、丙酮酸脱氢酶系和а-酮戊二酸脱氢酶系是脂代谢和糖代谢过程中的多酶复合体,各个复合体中多种酶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最终使一个代谢过程快速、高效地完成,我们可引导学生学习其中严密配合的团队精神。

    糖类、脂类代谢途径眾多,蛋白质、核酸的生物合成更是千头万绪,机体是怎么来协调代谢过程的呢?机体中的每一个代谢途径,都在一些关键点配备了调节酶来调控代谢速度,只需要改变这些酶的活性,就能改变代谢的速度甚至改变代谢的方向。我们在学习代谢时只要厘清代谢途径的脉络,找出关键问题,就能对主要代谢途径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我们可引导学生理解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找出矛盾的主要原因,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其他诸如“坚持不懈”“志存高远”“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等等,都能在课本中找到相应的示例。总之,在授课过程中对种种生命现象的分析,不但能增强课程的趣味性,而且能启发学生审视自己为人处事的态度,学习高效做事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做好生物化学思政教育的课堂教学评价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客体对象进行评价的活动,评价内容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课堂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提高教学质量,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6]。教师要善于灵活运用恰当的评价方式和手段,及时总结和反思,适时调整,以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可以采用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过程性评价可以设计问卷,在学期初、学期中和学期末分别测评;形成性评价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课本中搜集、梳理支撑案例,写出课程论文。把教学成效评价的结果纳入期末考核,也是督促学生自省、深化思政教育的手段之一。此外,可以结合在线教学平台,通过话题讨论、小组作业的形式,加强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体会个人价值和集体荣誉的关系。还可以利用新媒体途径,例如建立以生物化学课程思政论文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内化思政教育的成果。

    四、结语

    在生物化学课程中进行思政教育,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传统课堂中生物化学课程思政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困惑,从写好教案、整合分散的思政元素和做好课堂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提出了初步的解决路径。随着线上教学的日益普及,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今后我们将在新的教学环境中进一步探索,把思政教育融入各个学习环节中,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 参 考 文 献 ]

    [1] 吕青.素质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成人教育,2008(13):16-17.

    [2] 李珍珠.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养教育[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81-82+144.

    [3] 宋葳,宋怡玲,孙联文,等.浅谈在生物化学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9):105-106.

    [4] 胡忠策,王远山,郑裕国.在生物工程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德育[J].广东化工,2011(2):193-194.

    [5] 邱伟光.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与生成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7(7):10-14.

    [6] 关振国.教学课堂评价:提升高校思政课课堂教学效率的助力器[J].中国成人教育,2019(12):76-79.

    [责任编辑:钟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