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相融合 自我消化

    付宏如

    孩子越小,泛灵化的特征越明显,小班的孩子会对着小豆子、小苗儿说话,仿佛世间一切东西都是有灵性的生命。所以在小班的活动设计里,教师往往会利用很多这种拟人化的小故事、小情节和小游戏,来与孩子进行对话。那么,在幼儿园的教学、游戏活动中,老师如何化解拟人化和科学性这两者之间的冲突呢?

    我认为,从现实中很多例子可以看出,孩子随着年龄增长,会自带对真与假的识别功能。比如,中大班的孩子都心知肚明,童话里的故事是“假的”和“荒诞的”,世界上没有如来佛和孙悟空等等。就像我们成人一样,明知脑洞故事、电视剧情节是虚构的,但却沉浸其中。

    活动或故事情节是拟人化的,但带给幼儿的启示却是毋庸置疑的,故事中孩子们学到的知识、技能等会深深烙在孩子心里,也会被孩子应用于游戏和生活中。同样,教师不必拘泥拟人化与科学性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是将其进行有效的互相融合、加以引导和利用。

    巧用拟人化手段融入科学活动

    对于小班刚入园的孩子,如何吸引他们参与到种植区中来,我们一个资深的老教师是这样做的。她给每个孩子一个一次性透明杯子,说:“我有很多的豆宝宝,你们想来照顾他们吗?”孩子们都说:“想。”老师:“好的,那你们现在先给豆子准备一个家,做上标记。”孩子们纷纷找出自己的标记贴到杯子上。老师:“接下来,你们要给他们铺上毯子哦!”

    老师拿出棉花和纸巾,让孩子们选择。

    孩子们铺好了棉花(纸巾),老师将种子发给每个孩子,孩子们亲自把种子轻轻放到棉花上。老师:“记得给你的种子宝宝喝水、晒太阳哦。”……

    等到种子发芽了,老师说:“记得给你的种子宝宝盖上被子哦。”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带上小塑料铲子,去户外寻找碎土,给种子铺上。

    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的是科学素养的渗透,但是用的手段、语言都是泛灵化的。

    自编拟人化故事表达内心情感

    孩子在生活中有时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他们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表达。如利用文字、符号、图画、动作等多种方式来写、画、说、唱、演。比如我班的水培土豆有一天竟然开花了,在那个发现它开花的早上,孩子们兴奋极了,他们不停地用画笔描绘土豆花的样子。于是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分组合作,制作属于他们自己的书。

    以然然为组长的小组编的故事是“土豆花的快乐一天”:漂亮的土豆花引来了小蜜蜂,小蜜蜂说,我给你唱歌吧:“嗡嗡嗡……”蜜蜂的歌声又引来了蝴蝶,蝴蝶说:“我会跳舞。”讲到这里,另外几个孩子就一起配合唱:“蝴蝶蝴蝶飞呀飞,飞过草地飞过河边……”他们把自己画的插图和别人的放在一起,合订成册。孩子们以图书区的绘本为模板,给书做页码,装饰封面。

    以阳阳为组长的小组编的故事是“土豆花的生日party”:今天是土豆花的生日,他邀请了很多的好朋友,小鸟用云朵做了一个棉花糖当生日礼物送给了土豆花;蜻蜓用荷叶做了一个棒棒糖送给了土豆花;蜜蜂用蜂蜜做了一个蛋糕送给了土豆花……

    这个活动中,通过老师的引导,孩子们把自己的发现用拟人化的手段进行了创造性表达,从而促进了孩子文学素养的萌芽。

    创设拟人化情节助力科学探究

    拟人化手段在幼儿园的集体科学活动中也是常见的。比如,在科学活动“会翻跟斗的小胶囊”中,老师把小胶囊比作一个会翻跟斗的调皮的小朋友,非常形象贴切,孩子们的注意力、探究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再如,一些科學绘本本身就是把一些科学现象融合在拟人化的故事情节里,如绘本“小蓝和小黄”:小蓝和小黄就像是两个小朋友,他们有一天抱在一起,变成了绿色……孩子们受这个故事启发,进行科学小实验,发现了蓝色颜料和黄色的颜料搅拌在一起就会变成绿色的科学现象。

    运用一些拟人化的手段组织幼儿的科学活动,是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一种方式,它将一些枯燥的环节变得生动而有趣、通俗易懂。

    鼓励提出质疑引导深入探究

    拟人化作为一种文学表现形式,赋予了一些事物以人的特征,所以跟事物本身的一些特征是有冲突的。而这些冲突,我认为很多时候孩子是能够自动识别的。如,话题中的蝴蝶宝宝吃各种各样的食物,就长出五彩缤纷的翅膀,本意就是让孩子们受到故事情节的感染,从而从思想上意识到挑食是不好的行为。对于拟人化的手段与科学性的冲突问题,我们应允许孩子提出质疑,也应该引导孩子提出质疑,鼓励孩子去观察、查资料,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促进孩子科学素养的提高。

    因此,在幼儿园里,科学性与拟人化并不是一个矛盾体,他们是可以相互糅合、互相渗透、彼此影响的。请相信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科学探索素养的提高,对于活动中的真与假、童话和现实,他们会自带“识别功能”,自我消化科学性与拟人化之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