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中广播是一种心灵的触媒

    郭政 杨颖斐

    【摘要】疫情中的人们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本文以人本心理学为讨论依据,以危机中的心理关怀为出发点,从广播媒介的及时性、随身性、想象性、陪伴性等视角分析广播作为一种心灵触媒的情感抚慰功能,结合国家广播、疫区广播、网络广播、基层广播等在疫情期间的案例,阐述广播实现心灵沟通和社会动员的独特优势。

    【关键词】广播 人本精神 心灵触媒 危机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0 【文献标识码】A

    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习近平总书记在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中特别强调,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复杂,一些群众存在焦虑、恐惧心理,宣传舆论工作要加大力度,统筹网上网下、国内国际、大事小事,更好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更好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广播作为疫情期间的应急传播媒介,是疏解群众焦虑、发挥情感抚慰功能的得力媒体,其心灵触媒的功能在此次疫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声音与电波在疫情期间架起了一座社会心桥,稳定了社情民心和社会秩序。

    一、危机中的人们需要心灵关怀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民众生活形成强力冲击,焦虑、恐惧、伤痛……疫情期间,人们需要情感抚慰与心灵关怀。此时,媒体将关注点聚焦在受众的“心”上,以人本关怀与受众共情,实现情感共鸣和心灵共鸣。这是稳定社情民心、给予广大受众以强大精神力量的有效途径。

    (一)危机中的心理创伤与干预

    身处疫区并受到疫情影响的人们,有较大可能会遭遇一种名为PTSD(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的心理障碍,专业上称之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出现症状的人表现出亢奋、易怒、困惑、自责等特征。他们会同时忧虑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怯于生命离去,愤怒于自认为的不公平待遇和遭遇,这些负面情绪不断叠加,无法释放,进而会导致心理防线的崩溃。

    突如其来的灾难所造成的焦虑,虽然能够让人集中精力高效应对逆境,凝聚集体的力量共渡难关,但持续的负面情绪也会深度摧毁身体与心理健康,疫情期间的心理干预是被世界所认同的必要措施。

    (二)危机中的人本精神与共情

    人本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认为,人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强调人的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同时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把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强调实施心理治疗、犯罪防治和社会改造。其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提出,人的需求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认为人的需要是一个多层次、多水平的系统,强调了高层次需要的出现以低层次需要的基本满足为条件,但只有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和满足才使人更充实、更幸福。

    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导致恐慌情绪增长。按照人本心理学的观点,共情是开展心理疏导、进行心理干预的有效手段和方法。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认为,共情是指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他人,并创造一个互动的交流氛围,使患者感到被理解和不再孤独。也只有设身处地为受众着想,真正做到换位思考,才能得到受众的信赖。此次疫情期间广播传播的成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做到了情感共鸣。

    二、危机中的广播是良好的心灵触媒

    “触媒”是化学概念,即催化剂的别名。触媒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是改变和加快反应速度。广播作为声音媒介,将物理的声音信号转变为意识上的情感输入,是触发听众听觉、调动听众认知、抚慰听众心灵的过程。

    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AntonioGuterres)在2019年世界广播日的致辞中提到:“广播是一个强大的工具。即使在当今数字通信的世界里,无线电广播能触及到的人仍多于任何其他媒体平台。它向人们传送要闻信息,能让人们对重要问题提高认识。它也是一个人际互动的平台,能让人们表达观点、担忧和不满。广播能把人们凝聚在一起。”

    (一)及时性:从答疑到解惑

    危机之中,广播快速传播事实真相、普及科学知识、沟通信息双方,通过收听广播,听众可以及时了解危机中的新动向,找到问题的答案,降低恐慌情绪,避免次生灾害的可能。可以说,广播相比其他媒介,为信息的及时、高效传播创造了更多可能。

    在国家广电总局印发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中,今年我国初步建成中央、省、市、县四级信息共享、分级负责、安全可靠的全国应急广播体系。国家和各地方电台在疫情期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联动联播,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报道疫情实况、普及防疫知识,正是对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一次检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广全天节目围绕抗击疫情实时直播,滚动接力,为听众答疑解惑。全国31个省级广播电台均策划推出了疫情防控特别专栏和节目,播报各类疫情相关资讯,挖掘记录疫情期间感人故事,传递温暖之声。据不完全统计,在疫情期间,广播在媒体传播矩阵中以超过50%的关注度成为听众关注的传播渠道的第五位。

    (二)随身性:从随时到随地

    广播的随身性,让它可以24小时不间断播音,成为“全时媒体”。由于音频的流量较小,广播的运营对网络的带宽和技术要求并不高。广播音频类手机应用在疫情期间成为人們获取信息的随身听。“喜马拉雅FM”开设抗疫专题栏目,联合55位知名主播推出疫情防护指南特别节目,与“平安好医生”平台共同推出名医在线免费咨询公益活动。移动端的广播应用让宅家抗疫的人们只用一部手机就可以咨询健康情况、了解疫情动态、聆听感人故事,其精神抚慰作用无可替代。

    (三)想象性:从乐观到积极

    广播是一种诉诸声音的媒介。广播的想象性,可以让听众通过对声音的乐观想象,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心理学研究表明,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对声音异常敏感,极度渴望有吸引力的声音。广播没有画面干扰,单纯的声音更容易使人专注,也因此更容易接近人的心灵。听众会本能地通过声音调动想象力,最终将声音表达的意义在大脑中形成特定的具象,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在声音的引导下,人们通过想象所获得的心理具象,虽然未必真实存在,但却是以某种客体形象呈现在脑中的,最终形成思维加工的重要材料。这种想象活动可以让人拥有丰富的情感,并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临床心理学家利用这种具象与情绪的关系,开发了音乐心理治疗法、声音心理疏导法,使听者展开想象,以达到放松身心、疏解情绪的目的。

    因此,广播的想象性可以让受众从悲观走向乐观,从消极走向积极,以乐观的心态积极地面对生活。处在疫情重灾区的湖北广播电视台楚天交通广播记者深入一线疫区,用声音为听众开辟想象空间,推出特别节目《战“疫”百问百答》《我在武汉说晚安》《众志成城八方“声”援》等,多角度展现湖北人民的抗疫场景,也让听众通过对声音的想象和思考获得认知与感动。

    (四)陪伴性:从身安到心安

    广播的陪伴性,让广播的声音成为对听众最长情的告白。陪伴可以产生亲呢感,让听众既感到身安又感到心安。人们希望得到别人的问候与关心,特别是在孤独无助、恐惧难过时更需要安慰和疏导。广播中的声音直接入耳,是与听众生理距离和心理距离最近的伙伴。听广播的时候,听众仿佛身处一个私人空间,而“身边人”的诉说所营造出的亲密感,使听者的情感有了归宿。

    声音本身具有陪伴性,无论是“陪你说话”或“给你唱歌”,声音都是情感的载体。播音员话语的音色、音调、语气、情绪,歌曲和音乐的调性、节奏、速度,都能给听众带来朋友般的情感体验。听众通过各种互动与节目进行对话、交流,并即时获得反馈,形成情感闭环,满足了听众表达意见、与社会交往的需求。

    三、广播发挥心灵触媒功能的路径与策略

    (一)聚焦知识与理性

    聚焦知识与理性,是广播实现心灵触媒功能的策略之一。广播在内容生产上,应聚焦事实和知识,并引导听众付诸理性,以内容的“真”来引起听众的“知”。危机中,只有事实真相和科学知识,才是满足民众安全需求的良药。由于疫情期间信息激增、谣言混迹其中,信息的不确定性加剧,民众难以形成对社会环境的准确判断,从而出现认知焦虑,广播应快速传达真实、准确、科学、理性的信息,与受众形成同频共振、传受共鸣。

    以署名为王艺的网络播客《疫情之下的积极心理指南》为例,主持人结合疫情背景讲解专业的心理学知识,通过疫情期间群众与医护人员的故事对知识点进行解析,如在《乐观魔法:变变变》这期节目中讲述“乐观具有的神奇魔力”,其生活化的语言表达,让听众在轻松平和的氛围中获得知识,感受到了知识中蕴含的力量。

    (二)创设语境与情境

    创设语境与情境是广播实现心灵触媒功能的策略之二。广播要为听众创设美的“环境”,比如美的生活语境,或使听众感到放松的情境,让听众感受到美,有熟悉感,从而引发共鸣。广播应善于表达情感,善于用声音营造气氛、创设美感,让听众身临其境。疫情中的民众需要审美,通过审美得到感性经验,获得美的享受,达到身心和谐。

    比如,北京广播电视台音乐广播频率与全国多家省级媒体联合推出的抗击疫情特别节目《我们在一起》,在原创歌曲推荐中穿插主创访谈,仿佛是在听家人在耳边诉说,以音乐表达情感,传递必胜决心。湖北之声联合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制作的方舱广播《炜炜道来》节目,问候语也从“听众朋友们”变成了“家人朋友们”,温暖磁性的声音缓解了病人的焦虑和恐惧,不仅满足了患者生活中的精神需要,同时给他们带来了情感安慰。

    (三)关注倾听与交互

    关注倾听与交互是广播实现心灵触媒功能的策略之三。广播通过善意的交互,来为民众提振精神、增进信心、强化意志。疫情中的群众需要倾诉,也需要被倾听,媒体通过与受众的交互实现心灵沟通。广播传播过程是一种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互动过程,传播者以媒介内容向听众传播节目产品,听众在对情感节目的参与和反馈中对传播者的实践施加影响,完成大众传播的双向互动过程。在倾诉与倾听的交互中,人们“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比如,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推出的《天使日记》节目,让343位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讲述发生在抗疫最前线的故事。在1月29日播出的节目中,来自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护士张静静分享了她的日记:女生的长发容易出汗、藏匿病毒,而且不方便穿防护服。为了更好地照料病人,我把自己的头发剪成了寸头,理了个男孩发型。和我一起剪发的,还有我们山东医疗队的十多名女战友。现阶段在爱美的女孩子们眼中,尽快地遏制疫情比秀丽的长发更重要。其稚嫩浅白的文字、朴实无华的声音,呈现出的是打动人心的情感张力。从普通人到普通人的平凡交互,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塑造出平凡人的强大意志。

    (四)开发场景与应用

    开发场景与应用是广播实现心灵触媒功能的策略之四。这需要广播在抗疫以及常态化防疫中更多地关注受众生活方式的改变,开发更多贴合受众生活化场景的应用,促进受众在生活方式变化过程中形成新的观念和新的习惯,最终做出正确的行为。疫情期间,人们多采取居家隔离的方式以降低感染病毒的风险,而随着防疫常态化,减少外出、云端办公、网络社交成为了人们新的生活工作方式之一。即便生活方式在改变,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和向往却在不断提升。保罗·莱文森(Paul Levinson)提出新旧媒體关系的“补偿性理论”:人在媒体演化过程中进行理性选择,任何一种后继的媒体都是一种补救性措施,都是对过去的某一种先天不足媒体的功能补救和补偿,人类的技术将越来越完美。新常态下的广播,突出的“补偿性潜能”集中表现在“场景广播”这一理念之中。场景广播应该成为人们某个生活场景或情绪场景下的广播供给,只要是生活中任意一个听觉空闲的碎片时间,都应成为开发场景广播的土壤。比如,在民众生活中必要前往的一些公共场所——公共交通、超市商场、景区公园等,广播应发挥其声音动员和情感抚慰的优势,利用车厢广播、户外广播、楼宇广播播送优质声音内容,编排“温馨提示”“温暖贴士”“暖心歌曲”等,与乘客、顾客、游客实现有效的心理互动。

    当然,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将声音与物联网结合,可以把广播心灵触媒的功能植入更多的生活产品,让人们在使用产品的时候就可以听到动听的声音,在碎片化的生活场景下获得心灵慰藉。场景广播的应用和开发,之于未来的广播和听众,都是一种可期的有益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