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如何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摘要:自2020年初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国民众面临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由于严格的管控,很多人闭门在家,足不出户,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注重群众文化活动的研究,努力探讨疫情时期如何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成为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疫情环境下创建的文化活动新模式,对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这便是本文探究重点。

    关键词:疫情;文化建设;群众文化;线上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3-0053-02

    1疫情影响下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群众文化建设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迈进,它是我国群众生活的基础组成部分,对我国国内环境的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今我国正处于疫情时期,很多线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了限制,这导致群众最基本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受到影响,在这种环境下,找到有效地解决途径,保证群众的精神文化供应,为大众搭建良好的精神文化活动平台,是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任务。

    自疫情爆发以来,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国家党和政府的需求实现了居家隔离,为了保证良好的生活状态,物质上的困难很容易就得到了解决,但是精神文化上的困难却需要不断地寻求方法探索改进,找到一条适合疫情期间的群众文化建设新渠道。从地方环境来看,小地方能提供的参考方法十分有限,难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所以国家从全局角度出发,针对我国疫情期间的群众生活状态,开设了一些针对性的有实效的解决方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国家高度关注居家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为广大群众增添了抗疫的信心,对于国家政府的支持度和响应力度更高,这对于稳步推进实现社会主义的中国梦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2疫情期间群众文化的建设方向

    2.1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方向

    社区公共文化建设是和社区群众关系最紧密的文化建设领域,是构建群众文化的底层基石,日常社区文化活动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激发群众潜能,对于实现社区群众的团结具有重要意义,在疫情期间,国家不提倡人员流动,对于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做出了严格的监管,特别是在假期期间,“就地过节”,“就地过年”的口号大力提倡,因此以社区为单位,建立微信朋友圈,针对社区人群特点,线上传播健康的文化活动,是为社区群众提供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

    在社区线上传播的文化活动,要注重立足于社区服务展开,充分关注社区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在建设水平上最好能贴近群众生活,在内容上要注重对于公共文化的宣传,在日常建设中要不断反思社区公共文化建设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总之,社区公共文化的建设应当立足于群众生活的根本,不能过度空泛,要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来自他人、集体和政府的关爱[1]。

    2.2精神文明教育方向

    加强精神文明教育工作。教育是个人学习进步的阶梯,教育也是个人精神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教育本身趋向于正规性、系统性的学习,以精神文明教育为群众文化建设的方向,不仅具备较高的认知理论基础,并且该方式还能最快最有效地提升群众的思想建设水平。

    精神文明建设环节,理论方向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梦等主题思想,加强群众对国家文化精神的深刻解读,从而达到思想政治的全面提升。另外也可将精神文明教育和历史文化相融合,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了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可定时播放一些竞赛评比活动,增添群众学习思想政治和历史文化的热情度。精神文明教育建设,对于个人的思想导向具有较大的影响,特别是能帮助老年群体创建共同话题,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整个小区的和谐健康发展。

    2.3地方特色文化建设方向

    地方特色文化建設是提升本地居民文化自信的关键点,在地方文化特色的建设上,具有操作简便,成效明显的特点,基于地方特色建设群众文化,不需要对文化进行过度创新,尤其是在内容方面坚守传统文化特色即可,在文化形式上,可适度创新,充分结合现代传媒方面,利用大众熟悉的方式方法加大宣传推广,从而让地方特色文化走进群众精神文化的范畴。

    在疫情期间,地方文化特色除了以往的传统文化外,也可以对疫情期间的本地优秀事迹加以推广,为群众树立良好的行为模范,提升群众战胜疫情的信心,疫情期间提高群众执行效率,这也能更好地为地方文化特色建设提供更加优质的环境。地方文化特色的建设重点,应当充分立足于文化自信的建设上,通过对特色的塑造,实则就是以文化为突破口,实现群众自信的塑造,有效消除疫情期间存在的悲观情绪。疫情期间地方特色文化建设,也是疫情后实现经济快速复苏的重要抓手。

    3 疫情期间群众文化建设方式的创新

    由于疫情期间加强了人员流动的控制,很多的传统的大规模人口集会被迫取消,基于人口集会方式开展的社区文化建设渠道被关闭,这让群众文化建设迫切需要一个新的出路,在具体的建设方向上主要有两个方向选择:

    3.1多渠道创新社区文化线下传播方式

    传统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多以大规模人口聚集的方式展开,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中国人天生喜欢热闹,人口密集的地方文化氛围感越强,这更容易让人融入其中,第二点就是传统的群众文化建设存在渠道的不足,很多人也只能通过聚集参会的方式获取精神文化,这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明显。其中第一个原因跟随着中国人的基因根深蒂固,难以改变,那么在疫情期间的线下群众文化建设就只能从第二个原因入手,那就是开发更多的渠道让群众可以从多个方面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建设需求,从而实现人口的分流,在各个渠道上实现严格的管控,从而有效控制疫情传染爆发的风险。

    在具体的实践中,基于社区文化的建设思路是,首先以社区为单位,将群众文化建设的场地先分割在各个社区中,先行控制好社区与社区之间的人员流通。在社区的群众文化建设上,可考虑使用文化馆建设模式为渠道,为社区群众日常生活的文化交流提供良好的交流平台,同时以社区工作人员作为文化馆的管理人员,这样还能大大提升管理者对疫情期间群众需求的了解,从而为以后的群众文化建设提供更好的方向[2]。

    3.2注重线上群众文化建设活动

    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现代计算机技术开展针对宅家人员的精神文明建设,是疫情以来的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向,在实际的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建设成果。线上群众文化建设方式的成功更是说明了该方向在未来将会越来越成为主流的群众文化建设方式,可以说,并不是疫情带来了群众文化的线上建设方式,只是加快推动了群众文化线上建设的进度,提前完成了必然会面临的时代任务。

    线上群众文化建设活动有效消除了线下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人与人之间的接触风险,确保在居家隔离的状态下也能具有良好的精神文化生活环境,这种零风险的群众文化建设模式,完全符合国家对疫情环境下的人口管控要求。在群众文化建设必然会向线上转移的大趋势下,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应当从方向问题转移到实践操作问题中来,关注该环境下的线上活动如何开展?如何实现线下活动向线上的转移?线上群众文化建设如何控制效率?线上文化建设活动的安全管理又该如何实施等相关问题。这些都需要在历史经验上结合实践不断完善。

    4疫情下以线上方式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策略方法

    前面提到,疫情环境下的群众文化建设会越来越趋于向线上发展,而且传统的线下群众文化建设方法已经十分成熟,所以就不对线下部分进行过多阐述,而是直接针对线上方法进行策略方法的分析。

    4.1加强线上群众文化建设相关的人才培养

    人才建设是控制群众文化建设的第一步,在关联性人才的建设上,尤其要注重对社区文化、教育文化和传统文化有深入理解的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在技能培训方向,要注重培养人才对于现代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使用,同时在线上群众文化的团队建设中,還要注意对推广人才的培养,主要方向是,引导群众使用现代数据平台,学习使用计算机、手机、平板、智能电视等方法加入到群众文化建设平台中来[3]。

    4.2创新群众文化互动方式,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效率

    传统群众文化建设模式存在很大的弊端,特别是在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上,由于无法充分了解交流对象的想法,所以在很多时候,在寻找交流者这一过程中就会浪费较多的时间,而基于现代互联网技术实现得多对多的群众文化建设方式,不仅仅能实现平台到个人之间的一对多的文化宣讲,还能对个人与个人之间建立良好的链接,有助于推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互动,从而极好地加强线上群众文化建设实效。

    4.3注重分层建设群众文化

    分层建设群众文化主要是针对年龄进行分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提升群众文化定点投放的有效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环节,匹配同年龄段的人的成功机会更大。比如将戏曲纳入到老年人的群众文化建设中,可大大提升群众对于戏曲的认可度。

    5 结语

    疫情期间的群众文化建设任务比平时更重,这时的建设应当充分关注国家防疫指南,尽量减低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交流,最好能多多借鉴使用线上群众文化建设方式,保证线上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同时,做到群众文化建设零风险的管控效果。

    参考文献

    [1]胡冬文.关于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建设分析[J].艺术评鉴,2017(7):184-185+157.

    [2]林启中.以群众为中心,以服务群众为天职:开展公益性文化活动对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21):153-154.

    [3]张德亮.公共文化服务背景下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浅谈[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9):161-162.

    (责编:王锦)

    作者简介:吴文汉(1968—),男,广西贵港人,大专,群众文化馆员,研究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艺术研究、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