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的影响因素与优化对策研究

    康海燕

    

    摘 要: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生产近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农业机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模式,也进一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农业机械化进程进一步优化提升的影响因素,强调了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总结了农业机械化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优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3 ? ? ? ?文献标识码:A

    doi:10.14031/j.cnki.njwx.2020.08.015

    黑龙江省是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产区,其农业生产资源十分丰富,随着近年来农业机械的应用和普及,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程度逐年提高,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强化省内农业生产能力、巩固农业大省地位、深化农村地区改革的重要工作。因此,积极克服现阶段影响农机化发展的不利因素,明确农业机械化技术普及与提升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1 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基本情况

    现阶段,黑龙江省的农业机械化普及程度很高,主要粮食作物和重要经济作物的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截至2019年,我省的农机总动力已超过5950 万kW,拖拉机总保有量接近170万台,全省平均机械化耕作水平达到99.2%,主要粮食作物机械化播种率超过98%,机械化收获率达到91%,总体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96.8%,位居全国第一。且在大马力拖拉机复式作业、气力式高速精量播种机、马铃薯施肥播种机、水稻浸种催芽成套设备、玉米全程机械化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宝贵的成果。

    2 黑龙江省农机化发展意义

    2.1 显著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在农业产业发达的黑龙江省发展农业机械化,不仅能通过农机替代传统的人力劳动模式,更能在现阶段落后的生产意识和知识水平上进一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农业机械化的广泛应用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环境,通过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使农村生活水平和生活环境向城镇化转变,同时产业结构也得到进一步优化。农机化作业是农业增资、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的有效助力,随着农业生产能力的不断提升,农民对先进农机装备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有利于形成高技术、高收益作业的良性循环。

    2.2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速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机产品的使用率与农机技术的发展速度直接相关,黑龙江省作为农业大省,但农机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能力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现代化农机装备的引进和应用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利于农机管理与研发工作的优化,使农业机械化真正与我省的大农业实现融合,进而产生农业生产为机械化做出转变,机械作业适应能力显著提高的良好效果,随着农机化的进一步普及和農机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动化程度进一步增强。

    2.3 有利于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

    农机装备的广泛应用使农业生产向着精确化方向发展,这与传统的粗放型农业相比降低了农业生产所需资源的使用量,且深松整地、免耕播种等机械技术的应用有效减缓了农业生产对土地资源的破坏,使农田的土壤退化、流失、养分减弱等问题得到改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了大量水资源的浪费,同时也使灌溉的效果得到提升,农作物生长条件进一步优化。精准喷雾技术的应用不仅节约了水和农药,还减少了植保作业对农作物产生的污染,使食品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机械化生产的全面开展能够使节水、节油、节肥、节种、节约资源的优势进一步扩大。

    3 农机化发展的影响因素

    就现阶段来看,影响黑龙江省的农机化发展因素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经济条件、技术条件和自然条件,每个条件又可细分为若干问题(如下表所示),现就其中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说明。

    3.1 经济条件影响因素

    从目前的黑龙江地区农业生产情况来看,农村地区的生产用地比较分散,农民普遍的生产经营规模较小,不利于先进农业机械的高效率作业与普及,同时,不同农村地区的农民收入差异较大,导致农民自身的经济条件各不相同,很多农民自身经济条件不好,导致购机欲望低,农业机械的使用情况极不平衡,加之国家农机购置补贴的范围限制,如喷灌机械、植保机械及脱粒机械等机具较少获得政策补贴,致使购机难度加大,农业机械化出现向产前、产中的中小型农机保有量增加的趋势倾斜,大型农机装备和产后农机具的普及速度相对缓慢。

    3.2 技术条件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农村地区的劳动力情况逐渐趋于老龄化,随着农村地区青壮年学历升高或进城务工,传统的主要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致使农民对新型农机和新农艺技术的接受能力受到限制。随着农村地区土地经营模式的变革,很多地区纷纷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农机具的购置能力,但目前省内很多农机合作社存在着经营不规范、主动工作意识薄弱等问题,导致农机合作社的实际能力发挥受到很大限制。

    现阶段在生产一线的农机技术人员包括三大类,一是专业的农机驾驶员,二是农机售后与维修人员,三是农机推广与农机管理人员。对农机驾驶员而言存在着专业驾驶员缺失的问题,农机的使用者多为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或获得专业驾驶资格的农民,由于缺乏专业驾驶技能经常出现使用维护不当导致的农机故障问题,也会出现农机具无法发挥实际工作能力的问题。缺乏专业的售后和维修人员是农机化发展的另一个制约因素,农民购买农机后,尤其是购买小型农机具后,常存在着售后服务难、维修难的问题,导致农机具作业效率低下,在一定程度影响农机使用的信心。此外,由于基层农机工作收入低、条件艰苦,导致农机管理与农机推广的工作人员缺失,且逐渐向老龄化发展,严重影响了农机管理、安全监理、新机具新技术推广等工作的实施。

    3.3 自然条件影响因素

    黑龙江省地处黑土带农业区,初始生产资源相对丰富,但随着生产工作的长期进行,现已出现土地退化、犁底层变厚、水土流失等问题,且长久的农业生产导致生产环境周边的自然界受到农药、燃料、化肥、生活垃圾的严重污染,使生产资源呈现不良的循环性特点。同时除去条件优越的三江平原等地区,很多耕地还处于山地、丘陵等不良地形区,这也限制了农机装备的广泛普及与应用。

    4 农机化发展优化与对策

    4.1 科学规划农机化发展机制

    黑龙江地区的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在科学分析地区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农机化发展扶持政策,积极调整购置补贴范围、作业补贴以及资金与技术支持,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在原有关键农机具购置补贴的基础上,对绿色、节能、环保等符合长期发展要求的农机装备给予扩展补贴范围,并实行老旧农机具的报废政策,给与报废农机适当的补贴,杜绝工作能力低下的农机装备参与生产作业,进一步促进农机装备的更新换代。从政府角度出发,支持金融、银行、信贷机构为农机市场、企业、个人提供贷款,并对符合政策要求或具有潜力的新型农机装备研发企业给与低息或贴息优惠政策,对于购买农机的农民贷款,可适当延长还款期限,以鼓励农机研发和购置使用的积极性。

    4.2 加强专业驾驶员和技术人员培养

    随着现代化农业生产逐渐普及,黑龙江省很多农民对新技术的求知欲也逐渐提高,地区农机管理部门应当抓住这一契机,积极组织集中培训和网络培训,使农民在专业技术和文化水平方面都得到显著提升,提升其使用维护农业机械的能力,并使其具备一定的农机化作业经营管理知识,促进省内各地区农民向着现代化农民转变。同时,针对农机专业维修、售后服务、农机推广、农机监理等技术型人才,应加强其专业能力的培养,帮助其完成专业技术、文化程度、实际操作能力方面的提升,建立农机使用、维护、咨询的有效体系。

    4.3 鼓励与支持农机技术的研发与创新

    技术实力是支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基础,黑龙江省应积极利用近年来快速发展的机械制造业,保证农机技术科研能力进一步加强,为生产企业、科研院所、生产一线建立便捷的沟通交流渠道,使企业获得最佳的技术支持和农机使用需求信息,帮助新产品研发科学选择技术优化方向,并进一步促进农机技术与省内农艺的融合,帮助农业机械化生产向着一体化、智能化、体系化发展。争取在自主创新的支持下,使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与地区实际情况相融合,并逐渐形成绿色、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的农业机械化生产新形势。

    5 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农业生产早已脱离了传统的模式,信息化、高效化、低成本、高质量是未来农业生产的特点,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的实施者,在农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黑龙江省的农业自动化生产要得到继续发展,也必须要重视农机技术创新与农机应用合理规划,采用科學的途径实现农机化进程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鞠金艳,王金武.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关键影响因素分析[J]. 农机化研究, 2014(2):60-63+67.

    [2] 吴雪峰,卢秉福,韩卫平.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主要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 2012, 28(32):188-191.

    [3] 牟雪雷,于磊, 蔡晓华,等.黑龙江省现代农机装备的创新与发展[J].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9(3):19-20.

    [4] 石永昆.黑龙江省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2.

    [5] 王晓薇.牡丹江市农业机械化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 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