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综述

    付小鑫

    内容摘要:本文对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并着重从学校适应的构成、研究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三方面进行总结提炼并指出了该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思路。

    关键词:大学生 学校适应性 综述

    一个人的成长就是不断适应自我和适应环境发展变化的过程。适应是贯穿人生发展的重要问题,特别是在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阶段,个人的适应能力对其今后的人生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大学阶段是个体在身心、知识各方面承上启下的转折期,也是个体完全走向社会、独立承担社会重任的准备期,因而它是人生的第二个关键期(Stewan, Sokol& Healy等,1986)。学生进入大学后,在学习的要求、生活环境和人际交往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实生活和学生理想中的大学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差距和冲突。如果这么冲突不能够得到及时地解决那么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而,研究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对实践和理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大学生如何更好地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和人际关系所带来的变化,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便开始了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学者陆续开始关注大学生心理适应状况的研究,并从不同的角度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问题进行探讨。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学校适应的构成、学校适应性的研究特点以及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

    一.学校适应的构成

    学校适应是一个广义的多维概念,许多研究在涉及学校适应时,也未进行明确地界定,对学校适应的构成也没有统一的结构体系。西方学者对适应性的研究集中在认知适应性,角色适应性、人际技能、职业适应性等具体领域。1984年,贝克(Baker, R. W.)认为此前对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研究主要分为四大类:学习适应、社会适应、个人情感适应和对学校的认同,并基于这一结论开发了SACQ问卷(The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 ,这一问卷在大学生学校适应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997年,Birchs,Ladd将学校适应性分为学业行为、学校喜好、学校回避、班级参与、自我指导等方面。

    国内针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肖明朗,2009)。如,陶沙(2000)通过建立大学生入学适应的五因素(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相关模型,深入研究了大学生的入学适应性。卢谢峰(2003)年编制的大学生学校适应性量表包括学习适应性、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职业选择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七个方面。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2005)则认为大学生学校适应应包括七个维度,分别是人际关系适应、学习适应、校园生活适应、择业适应、情绪适应、自我适应和满意度。曾晓强(2009)认为大学生学校适应应划分为学习适应、人际适应和身心适应三个维度。李玉洁(2014)从专业学习、学院管理方式、合理安排大学生活情况、与辅导员沟通情况四个方面对“90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现状进行调查。

    二.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特点

    从研究对象来看,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大学新生和大学困难群体的研究。如有学者认为不同生源地的大学新生其适应性不同(李德芳,2008;范红霞,2010;)。许晓菁(2008)指出新生适应问题主要表现为: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目标的困惑,自我克制力的缺失,依赖心理等。赵燕鹰(2005)等经调查得出家庭条件较差的学生其适应学校的能力反而较强。2007年,根据张莉的调查结果显示,来自农村的同学比城市的同学适应性要差。

    从研究内容来看,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某一个角度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居多。如关于大学学习适应性:当代大学生学习适应的主要因素包括:学习动机,教学模式,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环境因素(冯廷勇,苏缇,胡兴旺,李红,2006)。葛明贵,余益兵(2005)提出大多数大学生对学习是适应的,不能适应学习的大学生占36.3%;在学习适应性方面,女生优于男生,高年级优于低年级;学习压力三年级最高,学习紧张与焦虑程度四年级最低。2005年,贾晓波提出在当前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引導下,部分大学生在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能力的发展上已有了明显的提高,具备了初步的适应水平。但在2008年,邓碧会、邓维、李兢却认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整体水平不高,比较而言,大学生学习和人际适应性相对较高,而职业选择和环境适应性的水平相对较低。关于大学生职业适应性,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三.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对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影响因素的研究是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一个重要研究内容。文献检索发现,大学生学校适应性主要受到三方面的影响: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学生自身的因素。

    大学作为学生踏入社会的最后一关,其影响不言而喻。2009年,黄晓颖提出学校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空间,学校和班级的环境以及学校施行的规章制度等是学校适应的课题,直接影响大学生学校适应的程度。一方面,学校的学科和专业类别不同会造成大学新生适应性差异。如,文科类新生生活适应性优于工科类大学新生适应性(范红霞,2010)。学校适应总分上人文社科学类学生略好于理工科学生。另一方面,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则是大学生学校适应社会支持的最重要来源。教师表现出的支持行为有助于扫除学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使其学校适应状况得以改善和提高。而同伴关系具有成人无法替代的独特作用和重要价值(黄晓颖,2009)。

    家庭被认为是影响大学生适应的重要因素,不仅可以健全个人生理及心理的发展,也可以提供角色认同及社会化学习。Serdeva(1988)研究甚至提出,家庭环境是决定子女学校适应能力的首要因素。2005年,赵燕鹰,张东生,白波,吉如河指出家庭环境与大学新生的学校适应能力有密切关系;家庭的亲密度、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与学生学校适应能力呈正相关,家庭的矛盾性、控制性与学校适应能力呈负相关。2009年,黄晓颖指出父母教养方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身心状态,对个体的心理健康会产生很大影响,尤其是适应不良的大学生家庭在问题解决、沟通、情感反应、行为控制以及总体家庭功能的得分都要低于一般大学生的家庭。2016年,屠嘉俊,万娟,熊红星,张璟等研究得出,大学生的人际适应性与父母支持是显著相关的。

    有研究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健康以及学习能力等都会影响学生的学校适应性。徐富明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的特质焦虑和外控倾向可能会对大学生迅速适应大学阶段的学习以及成功胜任大学生的学生角色和学习职责产生不利影响。Kim,J.(2008)等人的研究认为消极的情感状态会对个体信息加工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引起社交障碍并最终阻碍学生对学校的适应。梁益梦(2010)经研究得出大学生的人格和气质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预测出他们学校适应的状况。吴文峰(2012)研究发现,大学新生的自我效能感和内外向对其学校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该领域仍存在不足之处。如已有的研究大多是针对大学新生和大学困难群体的研究,缺乏对其他类型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如独生子女大学生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学者都是从大学生学校适应的某一个角度进行的研究,尤其是对大学生学习适应性的研究成果居多,其他从心理学的角度、人际适应性、角色适应性、生活适应性等方面的研究较少,并且缺乏从综合的角度考察大学生学校适应的影响因素。因此,有关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还应该不断地深化,为大学生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生活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Dahmus, Sue; Bernardin, H. John(1992). Student Adaptation to College Questionnaire[J] . Measurement &Evaluation in Counseling & Development, Oct; Vol25(3).

    [2]Baker, R.W., & Siryk, B. Measuring adjustment to college[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84, (31): 179~189.

    [3]Birch S. H. and Ladd G. W. (1997). The Teacher-child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 s Early School Adjustment[J].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vol. 35.

    [4]陶沙.從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02):81-87.

    [5]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华中师范大学,2003.

    [6]教育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系统》课题组,方晓义,沃建中,蔺秀云.《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02):95-101.

    [7]曾晓强.大学生父母依恋及其对学校适应的影响[D].西南大学,2009.

    [8]李玉洁.“90后”大学生学校适应性实证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06):117-119.

    [9]李德芳,陈丽,宁维卫.不同生源地大学新生的适应差异与对策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3):77-82.

    [10]范红霞,霍树云,徐慧,张绣蕊.对大学新生适应性的调查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10):65-68.

    [11]赵燕鹰,张东生,白波,吉如河.大学新生学校适应与家庭环境关系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5(02):147-148.

    [12]冯廷勇,苏缇,胡兴旺,李红.大学生学习适应量表的编制[J].心理学报,2006(05):762-769.

    [13]葛明贵,余益兵.大学生学习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05):602-606.

    [14]贾晓波.论大学生职业适应性发展现状与就业能力培养[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3):68-73.

    [15]邓碧会,邓维,李兢.大学生职业适应性状况及相关对策的实证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04):59-63.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