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教师关于推动“普特融合”的反思

    蔡幸娜 蔡蒙娜

    

    摘要: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教育部支持与鼓励特殊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除了加强对特殊教育对象的研究外,还需要教师提升教育素养,学校在建立资源教室、完善课程设置、创新评优政策等方面大力支持,才能促进特殊学生潜能发展,真正实现“普通融合”。文章总结了不同地区对特殊学生的划分,以促进对特教对象的理解;以实践经验总结了教师应具备的素养;在教育特殊学生过程中,学校需要提供硬件支持与政策支持。

    关键词:特殊学生;普特融合;反思

    中图分类号:G41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01-0113-02

    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关注和支持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特殊学生”拥有更多机会进入普通学校,和普通学生一起公平享有优质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资源。教育部在2020年6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坚持普特融合、提升质量,实现特殊教育公平而有质量发展”。

    1 “特殊学生”的类型

    非特教专业的普通教师,在应对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时,需要了解该生类型。通过查阅国内外资料发现,由于特殊教育师资培训和专业发展程度不同,不同国家、地区对于特殊教育对象的划分不尽相同。中国教育部主要把有智力、听力和视力残疾的三类儿童列为特教服务对象。“有些地区特殊教育的对象已从三类残疾儿童扩大到盲、聋、智障、自闭症、脑瘫、肢体残疾、言语障碍和多重残疾”。中国台湾地区划分得更加细致,台湾的《特殊教育法》(2019)把特教服务对象分为身心障碍和资赋优异两类,前者分为肢体障碍、脑性麻痹、身体病弱等共13类;后者分为学术性向资赋优异等五类[1]。美国IDEA将特教服务对象分为13类。三个地区对特殊儿童的划分如表1所示:

    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和分析,不难发现,需要特殊教育服务的儿童类型多样。在面对特殊学生时,非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的普通教师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2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面对特殊学生,教师要摆正心态,对“特殊学生”和普通学生要一视同仁,要意识到“特殊学生”首先是学生,是一个需要被尊重、被理解的个体;另外,要明确特殊学生也有学习的权利与发展的潜力,因此在学业上也要给他们自我挑战的机会、适当的指导和期望。不然,“特殊学生”只是班级的“摆设”,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

    只有当教师情感态度上尊重“特殊学生”学业上指导“特殊学术”,班级中的普通学生才能逐渐接纳特殊学生,使得尊重包容、平等友爱的班级氛围更加浓厚。特殊学生真正融入普通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特殊学生家长才能充分信任并配合老师工作,其他学生的家长也不会因此而反对班级中存在特殊学生。

    3 学校需要提供的支持

    班上有“特殊学生”的教师,会面临来自学生家长、同事、学校领导的质疑,往往要付出更多的汗水,甚至还有不被人理解的委屈。作为教导智力发展迟缓和多动症学生的班主任,笔者深有体会学校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对普通教师做好“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至关重要。

    3.1 建立资源教室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阶段随班就读工作的指导意见》,“接收5名以上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学校应当设立专门的资源教室,并按照特殊教育资源教室建设指南,根据学生残疾類别配备必要的教育教学、康复训练设施设备和资源教师及专业人员”。资源教室指的是为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及其他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特殊教育专业服务的场所。其主要功能有包括开展特殊教育咨询、进行学科知识辅导、进行生活辅导和社会适应性训练等。

    资源教室的设置不仅能为教师有效指导特殊学生提供工具,还能为教师接受特教培训、接待特殊学生家长提供场地。

    3.2 完善课程体系

    除了建立资源教室,学校需要完善课程体系、丰富课程资源、建设合理的评估体系等等。对于特殊学生,不应该“单纯以学科知识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而要“将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社会实践、科学知识以及生活技能掌握情况作为基本内容”[2]。显然特殊学生的存在会拉低班级平均分,会影响班级的荣誉评比,如果学校过于关注学科考试分数(尤其是语数英三科考试),教师的课程内容、授课方式势必围绕“应试”开展,在这种氛围下,特殊学生自身很难获得学业上的成就感,容易出现扰乱课堂甚至厌学的情况;在此种情况下教师、普通学生以及普通学生的家长们,都很难对特殊学生和颜悦色,特殊学生也会由此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自此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3.3 完善教师的奖励机制

    学校在职称评审、评优评先和绩效奖励等工作中,应优先考虑直接承担特殊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这样更能有效激励教师开展对特殊学生的教育工作。另外,在日常的检查、考核工作中,对于接收特殊学生的班级,学校也要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包容与宽容。

    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每周一升旗仪式,要求学生排整齐、站笔直。但是对于智力发展迟缓的James和患有多动症的Dickson来说,这真的很难。每次排队,站一两分钟后,他们的手臂和身体会不自觉地前后晃动、左右摇晃。因而每次集会,笔者总是会暗暗捏一把汗。当领导上台讲话前、讲话结束扫视全场时,总会来一句“这是哪个班级?请老师管一下学生!”,或者德育老师整顿纪律,听到细微的说话声,发现有两个学生扭动身体、交头接耳,便立刻批评“X年X班的同学,请不要说话。”但事实上这两个学生只是单纯扭动身体并没有发出声音(当时笔者以及数学老师站在班级队伍两端),却遭到了德育老师的通报批评,进而导致的连锁反应使班级流动红旗、班级期末评优的几率大大减小。

    事实上,对于这两位学生而言,能维持班级队形,并坚持参加集合,已经是一个较大的进步。然而,还是受到了批评,这可能对他们参加集会的积极性造成较大的打击,或许可以换一种说法“X年X班的两位同学这次集会一直保持在队伍里,进步很大,希望你们下次能再坚持坚持,站得更直些”。

    特殊学生随班就读,不仅是落实教育部政策、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特殊学生全面的有效措施。在真正实现和推进“普特融合”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了解所教的“特殊学生”的类型,才能因材施教;学校积极响应教育部要求,在校园设施、学校政策等多角度支持有“特殊学生”的班级和教师;家长信任、协助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教师、学校、家庭合力协作,才能促进特殊学生潜能发展,真正实现“普通融合”。

    参考文献

    [1]刘春玲.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罗星凯,译.科学探究与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教与学的指南[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04.

    (责编: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