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主线的创设方法

    孙逊 李亚

    

    

    

    一、课题源起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指出复杂的情境活动主要考查学生应对生活实践问题情境与学习探索问题情境的综合素质,即在核心价值引领下综合运用知识和能力的水平,体现了考查的“综合性”“应用性”与“创新性”。以此指导高中地理教学,其难点在于如何创设合理的课堂情境并且贯穿始终。主线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主张,是“复杂的情境活动”的具体运用。2011年,主线教学作为优秀教学模式被扬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推介,同时列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近年来,不少生物学科教师初探主线教学,提出一些创设主线的方法与案例。放眼地理学科,“彩线穿珍珠”的理念正崭露头角,近年来,每逢参加各级各类地理赛课,总有主线教学设计获得大奖。通过对国家教育服务公共平台上“一师一优课,一课一优师”中的2017—2018年优课粗略统计,以人教版高中必修为例,省级与部级优课共412节,设计主线的课有119节。可见,拥有主线更可能成为一节好课,主线教学在实践中已经有一定基础。

    二、主线教学的含义

    什么是主线?即主题线索,统领事物发展变化的线索。好的主线来源于生活实践问题情境或者学习探索问题情境,能够从微小切口展露“一核四层四翼”的高考评价要求。

    什么是教学主线?即教学过程与学习过程的GPS。如果说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是珠子,教学情境就是彩线,没有流畅的主线,再好的珠子也难以成为精美的项链。

    什么是主线教学?采用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情境,鼓励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关心日常生活、生产活动中蕴含的实际问题,思考课堂所学内容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以这种情境主线为依托,流畅地融合知、情、意、行,强调主体性、生成性、情境感。主线教学对教学过程而言,知识联动,减少知识碎片化,增强了时空感、代入感、联系性、整体性;对教师而言,避免了千课一面,体现教学智慧,强化学科素养;对学生而言,激发兴趣,提高效率,师生、生生互动增多,利于将教学目标内化于心,外显于行。

    三、创设主线的方法及示例

    1.依据知识的逻辑关系创设主线

    地理事物的逻辑关系虽然复杂,创设主线常用的为并列、递进、因果、主次4种。以递进关系为例,本文展示荣获“济宁市教学能手优质课一等奖”的王东峰老师对“农业区位”一节的设计(图1)。该课以本地特色农产品“长沟葡萄”为抓手,先提供详尽的图文资料,引导学生分析长沟葡萄生产的区位条件,进而品介新疆”四色葡萄干“与加拿大冰酒,分析长沟当地晾晒葡萄干与生产冰酒的不利区位条件,最后讨论长沟葡萄产业长远发展的措施。

    2.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主线

    青少年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一般。2016—2017年朱志军老师的部级优课“辨别地理方向”设计主线是从纸上谈兵到野外实战,具体设计如图2所示。

    3.依据空间顺序创设主线

    地理事物具有突出的地域性与整体性,对于地域跨度大、变化突出、能体现“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地区环境的改变不可避免的影响另外一个地区“的教学内容,尤其适合依托空间顺序来创设主线。例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一节,传统课堂往往是分别提供风力、流水、冰川、海浪作用的地貌景观图或者视频,虽生动形象却导致严重的知识点碎片化。济宁一中杨雪老师在市级优质课初赛中设计了名为“沙的流浪记”的主线,来自黄河源头的沙石讲述了它顺黄河而下的见闻,如图3所示。

    4.依据时间顺序创设主线

    地理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对于科学实验发生前后、思想观念变化、圈层各因素发展变化、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等内容,适合依托时间顺序来创设主线。例如,“岩石圈与物质循环”一节,传统课堂常并列讲解三大岩石,不能体现出岩石循环。济宁市级优质课一等奖获奖者崔玉阁老师将这一节设计为“石头记”,采用岩浆或岩石的自述形式,引导学生认识三大岩石,在时间链条的发展变化中指导学生绘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图(图4)。

    5.任务驱动,创设主线

    任务驱动能为学生提供体验实践、感悟问题的真实情境,源于生活且用于生活,围绕任务设计主线,利于使学生准确建构质疑、探究、运用、解决、高智慧的学习体系。例如,“‘东方明珠——香港特别行政区”一节(图5),传统课堂依次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环境展开学习,不易于激发兴趣。2016—2017年部级优课获奖者王静老师将这一节设计为“暑假香港行”。

    6.設置情境,创设主线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与惊奇开始的。”教育心理学也强调,有意义的学习必须调动充分的情绪体验。地理课堂常规的情感线是人地观念:和谐→矛盾→激化→再次和谐。适用应用范围较广,但引发的情绪体验不够强烈。下面介绍两个能产生奇效的主线设计方法:两难选择与认知冲突。

    以两难选择为例,讲授“环境承载力”一节所设计的主线是“追求幸福生活VS珍惜有限资源”。教师抛出主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各拥立场,各抒己见,多维思辨。在辩理过程中,顺势明晰环境承载力含义、影响因素,最后引导学生体会我国人口与资源国策的合理性。

    所谓认知冲突,是学习者自身的认知结构与当前面临的学习情境之间无法同构的矛盾、冲突,而引起的认知失衡。心理学认为,面临认知冲突,人们会本能、主动地设法解决,以获得内心的平静。以认知冲突为例,讲授“岩浆岩”一节,设计实验并观察浮岩与花岗岩是否一定沉于水底。教师制造一沉一浮现象的认知冲突,采用苏格拉底产婆术,抛出以下联动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岩石特征;讨论二者不同的应用领域;逆向反推不同的形成环境;解释浮石能够漂浮于水面的原因。最终帮助学生成功解决认知冲突,获得认知结构的升华。

    7.围绕核心概念,创设主线

    这里的“核心概念”,并非课程中的关键知识点,而是能为新信息与原认知结构提供切入点的相关事物。既可能是某社会事件,也可能是某个人物、某种生物、某个地域、某种习俗。例如,“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一节,传统课堂依次从公转基本特征、晨昏线、区时、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面展开学习,不易于激发兴趣。2016—2017年省级优课获奖者杨小华老师将这一节主线定位“二十四节气”,围绕这一核心概念设计教学过程如图6所示。

    8.选取影视片段,创设主线

    影视资源何时、何处、何种方式引入地理课堂,一线教学已经积累丰富的经验。拥有丰富的影视资源后,教师还需要打磨一条最为匹配的主线。笔者利用经典动画片《狮子王》,展示“非洲气候”一节的设计,如图7所示。

    创设主线的方法千变万化,一条精美的主线有赖于广博的积累与迸发的灵感,具有流畅不生硬,亲切不生僻,趣味不乏味的特点。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主线教学的课堂完成凸显学生的主体性,师生、生生互动增多,有可能产生离题万里、节外生枝等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三点:第一,注重把控课堂气氛,控制教学节奏、时间、主次问题;第二,对于节外生枝的问题,不妨将错就错,生成新的教学资源;第三,对于离题或者僵持不下的问题,发动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深入调研,并予以及时指导。

    总之,主线教学“太放则难收”“太扶则无趣”,宜精设主线、顺学而导,在张弛有度、轻松民主的环境中,让学生迸发灵感、充实头脑,内化于心,外显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