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编制要点

摘要:结合工作实践及相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导则,归纳了道路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编制的技术要点及编制技巧,为道路建设单位组织编写相关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字:环境保护验收;道路
中图分类号:X82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8)06-0004-02
DOI:10.16647/j.cnki.cn15-1369/X.2018.06.002
Abstract : Based on the work practice and the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 the technical points and preparation techniques for the compilation of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report for the road construction project are summarized, which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he road construction unit to organize the releva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 repor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cceptance;Road
隨着2017年新修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配套《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暂行办法》的出台,项目建设单位作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责任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其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的编制、对验收内容及结论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须有明确的认识。为此,笔者根据相关验收技术导则及工作经验,总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的编制要点,为建设单位编制道路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提供参考。
道路作为城市线性工程,属性定位为生态类验收项目,其验收主要关注两方面:施工期环境影响及运行期环境影响。其中运行期的环境影响的主要关注点集中为噪声影响。
1 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
根据2004年《关于开展交通工程环境监理工作的通知(交环发﹝2004﹞314号)》的相关要求,在交通工程中需落实环境监理制度。交通工程的环境监理纳入工程监理,作为工程监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交通工程的环境监理是有工程监理背书的。通过环境监理报告是调查交通类施工中道路施工期环境影响调查的最优手段。
对于工程监理报告,在此类报告中可以获得工程填方量等工程结算数据,此部分数据可以佐证工程的变更程度;此外,在不可获得环境监理报告的情况下,工程监理报告中的“文明施工”章节对了解施工过程的生态恢复、施工噪声及施工扬尘有所体现。
公众调查是了解施工期环境影响的最后手段。对施工期的环境影响调查可包括政府部门,尤其是城市管理部门对此掌握较多信息。特别地,根据相关导则在道路类验收中,公众调查特别指定了两类须调查对象:沿线居民和司乘人员。沿线居民注重施工期、试运营期影响,司乘人员主要是试运营期影响。
2 运行期环境影响
2.1 声影响调查
2.1.1 声环境监测布点及监测要求
在噪声监测布点方面,噪声敏感点监测布点(以距离道路中心线100m范围内的学校和较大规模的居民点等敏感点作为调查重点),优先选择噪声敏感点(学校、医院等)、环评预测超标点位、典型性强的噪声敏感点,同时在监测布点数量有明确要求: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采取降噪措施且试运营期已采取措施的敏感点应监测,监测比率不少于50%;环境影响评价文件要求采取降噪措施但试运营期未采取措施的敏感点应监测,监测比率不少于50%。此外,在城市内的道路,还需额外考虑(HJ640-2012)《环境噪声监测技术规范城市声环境常规监测》。
在声环境敏感点监测时段及频次方面,声环境敏感点的监测需分昼夜,与一般项目噪声监测区别在于需要详细记录噪声敏感点与道路中心线的距离、与道路路面的高差、桩号等。对于居民楼推荐于1、3、5、9 等楼层布设不同的监测点。监测同时记录双向车流量,按大、中、小型车分类统计,必要时增加摩托车、拖拉机的统计类别。监测频次:监测2 天,每天昼间监测2 次,夜间监测2 次(22:00~24:00 和24:00~6:00),每次监测20 分钟。此部分信息可用于敏感点噪声的类比。
另根据(HJ 552-201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公路》,噪声监测点须设置衰减断面噪声及24小时连续监测断面。对于衰减断面的设置,其数量可根据路段交通量及地形地貌的差异程度酌定,一般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不受当地生产和生活噪声影响。衰减断面监测要求布设在平坦开阔地,与弯段、桥梁距离大于200m,纵坡坡度小于1%,在垂直于路肩的垂线上布点:当公路车道数≤4时,距离公路中心线20m、40m、60m、80m 和120m分别设置监测点位;当公路车道数>4时,距离公路中心线40m、60m、80m、120m 和200m 分别设置监测点位,监测同时记录车流量,按大、中、小型车分类统计,必要时增加摩托车、拖拉机的统计类别。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昼间监测2次,夜间监测2次,每次监测20分钟。对于24小时连续监测断面,要求得出昼间16小时(6:00~22:00)和夜间8小时(22:00~次日6:00)的等效连续A声级,规范24 小时连续监测频次,监测1 天,一般推荐2天。
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数量要求:巨大、特大城市≥100个,大城市≥80个,中等城市≥50个,小城市≥20个,一个测点可代表一条或多条相近测点与道路距离为距道路中心线的距离,测点位于人行道距路面20cm处。在24小时连续噪声监测时,为避免电力不足、仪器突发状况、交通突发状况等其他突发状况,不推荐使用噪声计的24小时连续监测模式,推荐逐小时手工监测。
道路类项目与其他噪声监测有别,道路类噪声监测一般同时要求记录双向车流量,按大、中、小型车分类统计,必要时增加摩托车、拖拉机的统计类别。监测频次:监测2天,每天昼间监测2次,夜间监测2次(22:00~24:00 和24:00~6:00),每次监测20分钟,24小时连续噪声监测除外。皆需要同步统计车流量,最后折算成折标车流量。
2.1.2 验收工况要求
对于验收工况负荷,验收过程实际车流量不作为项目工况达标与否的判据。根据《HJ 552-201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_公路》的要求,验收调查的公路建设项目按实际交通量进行调查,注明实际交通量。其中在验收时未达到预测交通量的75%时,应对中期预测交通量进行校核,并按校核的中期预测交通量对主要环境保护措施进行复核。换言之,根据调查期间实际车流量,预测中期能达到的车流量,从而根据新预测的中期车流量校核(预测)道路噪声对周边声环境的影响。
对于中期车流量的预测,OD调查执行难度较大,可在验收期间可通过统计的车流量及时间的一次线性回归预测。或者可参考交通部《关于印发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通知(交规划发﹝2010﹞178号)》相关方法。校核中期预测交通量即校核中期道路噪声的影响,可用交通噪声采用(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中推荐的道路噪声预测模式预测,在校核中根据实际监测昼夜车流量、车速、路面、坡度等参数对营运中期车流量的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用于声环境措施进行复核。
2.1.3 噪声防治措施监测评价
对于安装了声屏障的路段,要求对声屏障隔声效果进行评估。敏感点声环境质量监测可选择在距离道路声屏障后方中间被保护敏感点前1m 进行,同时选择无屏障开闊地带且与声屏障后方监测点等距离处为对照点同步测试。声屏障降噪效果监测可在声屏障后10m、20m、30~60m 各设1个点,另外在无屏障开阔地带距离道路路肩10m、20m、30~60m 处各设1个对照点。对照点与声屏障后测点之间距离应大于100m。
2.2 环境空气影响调查
调查范围:道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 范围内。道路类项目设计车辆废气,其要求监测二氧化氮。
2.3 生态影响调查
区内人工开发程度较大,一般道路可重点关注生态恢复、水土保持(可能有水土保持工程验收报告),在施工完毕后1年,即使非人工干预,施工临时用地基本可自然恢复植被。此外,道路对自然保护区、湿地等敏感区域的影响可定量分析,并配以卫图说明相互关系为宜。同时要对取弃土场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尤其要说明其生态恢复情况。
2.4 水环境影响调查
编制相关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时,主要关注道路与饮用水源的关系。调查公路沿线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的分布情况、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的划定情况、取水口位置。对于跨越或临近敏感水域桥梁桥面径流和危险品运输事故收集系统设置情况。
3 其他
关于工程变更,非高速公路的道路工程可参照《关于印发环评管理中部分行业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的通知(环办﹝2015﹞52号)》中高速公路建设项目重大变动清单界定,并询当地环境管理部门。
参考文献
[1]肖红兵. 公路声环境验收方法[D]. 西安:长安大学,2005.
[2]张亮.公路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分析[D]. 北京:北京化工大学,2007.
[3]陈秋燕.城市快速路环境保护验收调查结果研究分析[J]. 技术与市场,2013,(20):176-178.
[4]刘 殊.公路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有效性分析[J]. 中国环境监测,2007,(23):118-121.
收稿日期:2018-03-14
作者简介:闭文妮(1985-),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监测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