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儿童绘本创作及其教育价值

    梁斌

    [摘 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具有重大影响的西方文化思潮,“去经典化”“不确定性”“碎片化”是其显著特征。受此影响,一批体现后现代主义视角的绘本颠覆了经典童话,打破传统故事惯用的类型化角色定位,运用“戏仿”“自我指涉”“拼贴”“后设”等后现代文学手法,促使读者直面生活实际,由此也为读者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绘本的阅读体验。后现代主义儿童绘本不仅可以打开教师的眼界,促使教师进一步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而且可以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拓展儿童的想象空间,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加强对后现代主义绘本的了解和把握,能够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为儿童选择适宜其阅读的后现代主义绘本,并在与儿童共读的绘本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后现代主义的精神,鼓励儿童大胆自信地表达,促使绘本真正成为“可写性文本”,助力儿童思维、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儿童绘本;绘本教学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及其对儿童绘本创作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在西方具有重大影响的文化思潮,是相对于现代主义而言的。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是在1870年前后,用来指称前卫的绘画作品;20世纪四五十年代,后现代主义被运用于诗歌等领域;七八十年代,后现代主义逐渐成为一种激进的思想文化潮流,开始向全世界蔓延。席沃尔曼认为,“后现代主义是破碎的、非连续的、散播的,反之,现代主义则是肯定的、中心的、连续的和统一的”。[1]后现代主义把反传统推向极端,不仅反对现实主义旧传统,也反对现代主义新规则,否定整体性、确定性、规范性和目的性,主张无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后现代社会也被称作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高技术社会等,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其主要特征是知识或信息爆炸,即罗列特所说的“知识至上是后工业社会的主要特征”。[2]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义和西方文明的核心价值不断进行反思,对现代主义予以否定、批判和超越,认为世界具有丰富性、多样性,提倡差异、多元、平等性。[3]后现代主义最鲜明的特征表现在“去经典化”“不确定性”,以及“碎片化”“多元化”和“无序性”,正如伊哈布·哈桑所说,“后现代更倾向于向破碎性以及未经合法化的边缘敞开自己”。[4]

    绘本源于英文“picturebook”,在国内也被称为“图画书”,是图画与文字的有机统一。芭芭拉·巴德认为,“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绘本)的精妙之处在于图像和文字的结合及相对独立性,在于双页面的同时呈现和翻页的互动性”。[5]作为重要的儿童文学题材和语言学意义上的多模态文本,绘本被认为是最受欢迎、最适合学前儿童阅读与学习的材料。但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创造力的不断提高,绘本数量日益增多且种类繁多,故对于绘本的选择也变得非常重要。关于绘本的选择,对于好的图画书,日本的松居直先生认为,“好的图画书用兴趣盎然的方式,呈现孩子喜欢的事物,让孩子可以清楚地看见,并且深深地被感动。如果孩子看到一本内容精彩,而且描述了他们想看、想听、想体验的事物的图画书,一定会感受到极大的喜悦”。[6]因此选择绘本时应该综合考虑儿童的年龄特征、绘本内容特点以及绘本主题的多元化。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在东西方儿童文学界,倡导突破浪漫主义要求在儿童文学中呈现生活的真实的呼声强烈。受此影响,一批后现代绘本颠覆了经典童话,打破了传统故事中惯用的类型化的角色定位,使幼儿直面生活实际。正如培利·诺德曼所认为的,在后现代主义的洗礼和冲击下,儿童绘本已经与后现代主义之间建立了特殊的关系,开始接受来自后现代主义馈赠的礼物。[7]具有鲜明特点的后现代主义绘本运用了打破常规的叙事方式,一方面扩展了儿童的阅读空间,同时也为绘本创作开拓了新的领域。绘本创作通过“戏仿”“自我指涉”“拼贴”等后现代文学手法的运用,达成了后现代主义与绘本的融合。“戏仿”多被定义为一种后现代式的修辞格,指游戏式、调侃式地模仿读者和听众所熟悉的作者与作品中的词句、态度、语气和思想等,构造一种表面类似,却大异其趣,从而达到幽默和讽刺的效果的符号实践。[8]如挪威画家范姆·艾克曼的绘本《红帽子和狼》通过戏仿手法重述了“小红帽”的故事,阿尔伯格夫妇创作的绘本《快乐的邮差》充满了戏仿、互文和互动元素。“自我指涉”属于常见的后现代主义艺术手法,在本质上属于元小说叙事法的一种形式,运用该手法能使读者产生虚实难辨的错觉,并获得阅读中的互动体验感。帕特里夏·沃芙认为元小说叙事法是“一种创作手法,它自觉而系统地彰显文本作为人工产品的本质,以质疑小说与现实之间的关系”。[9]在“自我指涉”的绘本中,“作者”通常会直接与读者对话,以彰显自己的存在,如在伊恩·兰德勒和惠特尼·马丁的绘本《未完成的童话》中,两个自称是该书作者的人希望读者读慢一点,以便他们有时间完成下一页的内容。“拼贴”则是通过引用、粘贴经典童话故事的互文方式生成新的故事,使绘本置身于一个巨大的互文网络之中。詹明信指出这种互文性是后现代主义的重要特征,“(后现代主义)不再生产现代主义式的不朽作品,而是不停地将以前文本的碎片、原先的文化和社會基础材料进行重组,并在现有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10]如席斯卡的《青蛙王子变形记》颠覆性地改写了经典童话《青蛙王子》,尤金·崔维查和海伦·奥森贝里的绘本《三只小狼和一头大坏猪》则从书名就表达了对经典童话《三只小猪》的彻底颠覆。

    二、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绘本创作例析

    (一)安东尼·布朗的《朱家故事》

    绘本《朱家故事》(Piggy Book)是英国知名绘本作家安东尼·布朗的代表作之一,安东尼·布朗获得过凯特·格林纳威奖、科特·马希拉奖,以及德国绘本奖、国际安徒生奖、荷兰银画笔奖等。

    首先,绘本《朱家故事》的封面便激发了读者的好奇,画面上,年轻的朱妈妈背上背着朱家父子三人,父子三人脸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唯独朱妈妈没有一丝笑容。故事首页介绍了朱先生和他的两个儿子西蒙和帕克,“他们住在漂亮的花园洋房里,他们还有一辆漂亮的车子,放在漂亮的车库里”。画面里只有朱家父子三人,那么朱妈妈呢?在首页的最后一句才提到,“朱太太正在房子里忙着”。从绘本中可以看出,不管在视觉文本还是叙事文本里,朱太太都是缺席的存在,是最容易被忽略的角色。在接下来的一页看到的是朱爸爸的脸被一张大报纸遮住了——每天清晨,朱爸爸总会喊:“亲爱的,早餐呢?快点!”坐在餐桌旁的两个儿子也会张大嘴巴喊着:“妈,早餐呢?快点!”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几张张大了的呐喊的嘴,这是对艺术家爱德华·蒙克的名作《呐喊》的戏仿,暗示了家庭关系中男性地位的高人一等和女性的受支配地位。每天傍晚,在做完了每天所谓的重要工作之后,朱爸爸和两个儿子回到家,总会喊:“老太婆,晚餐呢?快点!”“妈,晚餐呢?快点!”画面上朱爸爸依然会坐在沙发上读着报纸,但他映衬在墙壁上的头像却变成了猪的模样。这会让儿童读者感到有趣的同时又充满好奇。

    那朱妈妈在干什么呢?每天清晨,朱妈妈在父子三人出门后,洗净所有碗盘,整理所有床铺,清理所有地毯……然后去工作。原来朱妈妈除了做家务,还有自己的工作!每天傍晚,朱妈妈在父子三人用完晚餐后,洗碗、洗衣服、熨衣服,再做些吃的东西。但所有这些妈妈的画面都看不到妈妈的清晰面孔,像个“无脸人”,这暗示了朱妈妈的极端不悦和极度压抑。直到有一天傍晚,朱妈妈不见了。只有一纸留言:“你们是猪!”接下来的日子,朱家乱了套。朱家父子的头像彻底变成了猪,说话也是哼哼唧唧。让人感到惊奇的是,墙壁上原来的油画《安德鲁夫妇》中,安德鲁夫人已经不见了,只剩下变成了猪面造型的安德鲁先生一个人,茫然不知所措。同时,客厅里原有的骑士肖像的油画现在也突变成狼狈不堪的猪头骑士画。这些亦是对古典画的戏仿,实现了时空的跨越,既轻松幽默又意义深远。此外,水龙头、餐具、电话、灯罩、墙纸上的猪元素比比皆是,而窗外的黑色狼影则诙谐地映射了《三只小猪》的童话故事,再次形成互文性的文本张力网。[11]

    最后,朱妈妈终于出现了。“求——求——你,回来吧!”猪模样的他们跪在地上,从鼻子里发出哀求的哼哼声。此时画面里的朱妈妈形象异常高大,喻示着朱先生和儿子心态的转变,以及朱妈妈地位的上升。此后,大家开始分工,整理家务,朱家父子三人终于变成了正常的人。画面中终于出现了朱妈妈的清晰头像,这表明作为平等的人的地位的回归,朱妈妈变得开心起来。最后的尾页画面中,朱妈妈在修理汽车,这大大深化了故事的主题,既让儿童知道了朱妈妈的能干,同时又是对男人既定地位的挑战和对女人固有地位的突破,倡导的是男女平等的新型价值观,又具有女性主义崛起和抗争的内涵,体现了颠覆旧秩序、打破旧传统的后现代主义解构精神。“后现代女性主义借助于后现代主义对二元对立的颠覆,打破传统上男性统治女性和女性服从男性的性别模式,强调女性作为人的主体性。”[12]

    (二)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

    后现代主义常常在原有文本的基础上借助拼贴的形式生成新的文本,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运作。“不管是孩子还是艺术家的游戏,做法都是一样的——粘贴,其特别之处就在于如实展现原貌,同时保留剪切和粘贴的痕迹。在这种情况下,现实正是被这种一目了然的杂陈之状表现出来的:通过强行进入另一种语言和阅读的规则,在文本里形成多样表现形式,于是也就能形式多样地表现文本和现实。”[13]大卫·威斯纳于2001年创作的《三只小猪》,就是以人们十分熟悉的英国民间故事《三只小猪》为架构所创造出来的充满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儿童读本。大卫·威斯纳是美国顶尖插画家,他的作品向来广受瞩目,多次获得美国凯迪克大奖,获得美国图书馆学会推荐童书、《号角》杂志评选最佳童书、《纽约时报》年度推荐童书等奖项。

    大卫·威斯纳《三只小猪》的故事情节大概如下:从前,有三只小猪拆了故事书,并把它折成纸飞机,坐在纸飞机上离开了家。它们先是飞进《鹅妈妈童谣》里,一只拉提琴的猫跟他们一起溜了出来。然后它们又爬进了《武士屠龙》里,拯救了一条巨龙。最后,它们五个又把之前被三只小猪拆散的故事书重新拼装起来。结果,还没等狼把房子吹倒,巨龙就从房子里探出头来,把狼吓得跌倒在地。

    在这里,大卫·威斯纳将传统的《三只小猪》《鹅妈妈童谣》《武士屠龙》等童话故事拼贴与合并,创造出具有颠覆性的故事情节,使读者产生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激发读者强烈的阅读兴趣。故事一开始,沿袭的还是传统的手法。第一只小猪决定建一个家,于是他用稻草盖了一座房子。一只大灰狼跟了过来,他敲敲门,对小猪说:“小猪,小猪,让我进来。”不过,从大灰狼把小猪吹到故事外面去了而一脸愕然、困惑不解开始,故事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接下来不再是传统的《三只小猪》的故事。这不仅能引起读者巨大的阅读热情,而且体现了后现代主义颠覆、解构、消解中心的显著特点。文本内容自此出现了重大转折,大灰狼不再是既定的胜利者,小猪掌握了自己的命运。强与弱、优与劣进行了时空转换,绝对性不复存在,中心在这里也被彻底消融。

    最后,故事之外的三只小猪,竟然把故事书给拆了,折成了一架纸飞机,然后坐上它,在空白的世界里飞翔起来。接着,它们又先后飞进了另外两个故事——《鹅妈妈童谣》和《武士屠龙》。加上猫和巨龙,滞留在空白世界里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五名。由此,我们所熟知的三个经典故事——《三只小猪》《鹅妈妈童谣》以及《武士屠龙》已经被彻底解构和粉碎了。《三只小豬》里没了小猪,《鹅妈妈童谣》里缺了拉提琴的猫,《武士屠龙》里的武士已无龙可屠,原来的故事情节已不能继续。但解构是为了重构,最后,一个新的故事又在五个主人公的努力下建立了起来。五个主人公找回了那个被三只小猪摧毁的故事的残骸,重新回到故事里,在巨龙的帮助下吓跑了大灰狼,从此,“他们全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从以上改编的故事可以看出,绘本作者充分运用了后现代主义的各种表现元素,有戏仿,有拼贴,有后设,有互文,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图画书里进行大肆渲染、铺陈,最终实现了对传统故事的成功改写,让读者耳目一新,极具启发意义。

    三、教育价值

    绘本阅读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既可以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提高,安抚儿童的情绪,还能培养儿童的思维想象力、社会情感和艺术审美能力等。作为一种颠覆性的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全新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它对社会的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后现代主义与儿童绘本的融合为儿童绘本的创作和发展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同时也为儿童绘本的读者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传统绘本的阅读体验,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后现代主义绘本对教师的教育价值

    后现代主义具有怀疑和否定的思维特征、取消判断的价值取向、非中心化和反基础的解构策略以及多元化的方法论,这些后现代主义的思想特征有益于教师的思想提升,有利于增强其对世界的整体理解能力,有利于教师眼界的开阔,并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高。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教师会更进一步注意并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注重个性化教学,挖掘并培养儿童的创新能力。

    (二)后现代主义绘本对儿童的教育价值

    第一,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基于充分的理性和客观事实而进行理论评估与客观评价的能力与意愿,它不为感性和无事实根据的传闻所左右。在现代社会,批判性思维被普遍确立为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三只小狼和大坏猪》是对民间故事《三只小猪》的改写,实现了狼和猪的身份的大逆转,颠覆和解构了人们的传统认知,改变了人们固化的价值判断。《顽皮公主不出嫁》中的公主有别于传统故事中的公主,她聪明、独立、大胆,能够坚持自己的思想,在戏弄了所有前来求婚的王子之后,还是坚持独身不出嫁,并“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些后现代主义绘本无疑都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的批判性思维及独到的价值判断。

    第二,开阔儿童的想象空间。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为绘本的创作和改写提供了无限可能,儿童自由想象的空间得到无限拓展。大卫·威斯纳的《三只小猪》想象力奇特,超常思维一环紧扣一环:大灰狼居然把小猪吹到故事外面去了;三只小猪拆掉故事书做成纸飞机;小猪们乘飞机闯进了《鹅妈妈童谣》里和《武士屠龙》里;绘本里留有大量空白页。“他们(儿童)在这种看似‘突兀的行动中享受着探索冲动的兴奋与发现的喜悦。”[14]所有这些都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锻炼了读者的想象力。

    第三,提升儿童的创新能力。后现代主义提供的思维方式具有解构和重构的特点,在解构和重构的过程当中,儿童的创新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和提高。法国文学批评家罗兰·巴尔特在《S/Z》中把文本分为“可写性文本”和“可读性文本”两种类型。在“可读性文本中,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一目了然,文本的意义是可以把握解读的”。[15]传统绘本提供的往往都是可读性文本,读者只需欣赏而无须参与,后现代主义绘本则提供各种形式的可写性文本,儿童可以从自己的角度进入文本,从而促成文本意义的多元化。文本意义的多元,把读者从单一的文本意义的权威中、从全知全能的作者观念中、从意识形态批评的规范中解脱了出来,在很大程度上无疑是对读者的一种尊重、一种解放,真正把阅读的自由交给阅读的主体。[16]绘本《童话里的爱丽丝》中,穿靴子的猫说“童话里可以说谎”,这其实是作者通过“后设”技巧的运用,提醒读者故事是人为编造的,读者具有主体地位,可以进入故事并自由改造故事。

    为实现上述教育价值,教师应提高自身对后现代主义绘本的理解、选择和教学能力。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应加强对后现代主义绘本的了解和把握。由于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发端于西方的哲学思潮,高举文本解构的大旗,以去中心为口号,这使得教师对后现代主义的理解并不是特别容易。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多参加有关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交流和研讨,加快学习并深入了解后现代主义儿童绘本。只有充分了解并喜欢上后现代主义绘本之后,教师才能对绘本进行多角度的分析与思考,深入挖掘绘本所蕴含的作品内涵,真正领会绘本的思想价值,而这也是开展后现代主义绘本教学的前提。因为只有作为读者的成人对图画书的理解和共鸣越深刻,作为听者的孩子才能越深入图画书中,其阅读体验也才会更为丰富。[17]其次,教师要注重后现代主义绘本的选择。教师应依据儿童的年龄特征与认知水平,为儿童选择适宜其阅读的后现代主义绘本,这是绘本教学有效开展的另一重要前提。[18]再次,教师应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进行后现代主义绘本教学。鉴于后现代主义绘本的特点,教师应注重师幼之间的平等對话与互动,鼓励儿童大胆自信地表达,在与儿童共读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扬后现代主义的精神,促使绘本真正成为“可写性文本”,助力儿童思维、想象与创造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王治河.后现代哲学思潮研究(增补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10,15.

    [3]吾文泉,孙小燕.中心消解:一种对后现代主义的解析[J].外国文学动态,2003(03):7.

    [4]IHAB H. Pluralism in postmodern perspective[J]. Critical Inquiry,1986,12(3):505.

    [5]BADER B. American picture books from Noahs Ark to the beast within[M]. New York: Macmillan,1976:1.

    [6]松居直.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M].南昌:二十一出版社集团,2020:45.

    [7]诺德曼.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M].刘凤芯,译.台北:台湾天卫图书有限公司,2001:39.

    [8]佚名.戏仿:一种文化现象[EB/OL].(2017-06-25)[2020-05-17].https://www.jianshu.com/p/b046

    a5debe34.

    [9]PATRICIA W. Metafiction: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self-conscious fiction[M]. New York: Methuen

    & Co. Ltd,1984:2.

    [10]巴特勒.解读后现代主义[M].朱刚,等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267.

    [11]尤呈呈.当代绘本研究概述:从叙事艺术到视觉素养[J].昆明学院学报,2015(04):14.

    [12]李霞.传统女性主义的局限与后现代女性主义的超越[J].江汉论坛,2001(02):87-91.

    [13]萨莫瓦约.互文性研究[M].邵炜,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97.

    [14]姜勇,郑三元.学前课程编制的后现代运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1(03):30.

    [15]王岳川.二十世纪西方哲性诗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368.

    [16]王瑾.互文性[M].桂林:廣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62.

    [17]松居直.我的图画书论[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83.

    [18]颜晓燕.早期阅读教学的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2009(01):50.

    Abstract: Postmodernism is a western cultural trend of thought with great influence at the end of the 20th century, and its remarkable characteristics are “decanonization”, “uncertainty” and “fragmentation”. Under this influence, a number of picture books reflecting the perspective of postmodernism subvert the classic fairy tales, break the stereotyped role orientation of traditional stories, and use postmodern literary techniques such as “parody”, “self reference”, “collage” and “post setting” to urge readers to face the reality of life, which brings readers a completely different reading experience from the traditional picture books. Postmodern childrens picture books can not only open teachers horizons and urge teachers to further respect childrens dominant position, but also subtly cultivate childrens critical thinking, expand childrens imagination space and enhance childrens innovation ability.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of post-modernism picture books, and can choose suitable postmodern picture books for children according to their age characteristics and cognitive level.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picture books by reading together with children, teachers should fully carry forward the spirit of postmodernism, encourage children to express boldly and confidently, and make picture books really become “readable text”, to help children with their development of thinking, imagination and creativity.

    Key words: postmodernism, chidrens picture books, teaching of picture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