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集聚视角下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管洲 牛亮

    [摘要]加快培育产业集聚与壮大县域经济实力是促进河南省实现中原崛起的首要任务。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与发达省市比相对落后,政府职能转变滞后,这些均不利于县域经济的发展。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通过优化县域内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县域之间良好的产业衔接机制,能有效地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产业集聚;县域经济;河南省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9-3729.2014.01.013

    198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新区域研究主义的兴起,产业园区、大都市区、产业集群等成为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我国区域经济相关研究紧跟世界研究趋势,逐步从地带经济、经济特区、省际经济过渡到对城市圈、县域经济、产业集聚的研究。[1]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单元,是典型的行政区域经济。产业集聚是提升产业竞争优势、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集聚促进县域经济增长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种战略选择。河南省作为人口大省、农业大省和发展中的经济大省,县域经济个体数达108个,已成为河南省经济的主要增长点,因而将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放到发展产业集聚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县域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

    近几年,随着国家实施“中原崛起”战略,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省抢抓机遇,勇于开拓创新,总体实力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在河南省国民经济发展中一直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决定着河南省整体经济的发展水平。

    河南省现有108个县(市),包括10个省直管县市、16个县级市、82个县,县域面积15.11万km2,占全省总面积的90.5%;县域人口8 13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82.0%。从2005年开始,河南县域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都在18%以上;2010年全省县域生产总值达16 112.48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698%,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0.9%;县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19.294 7亿元;县域经济总量超过200亿的县有17个,超过300亿的有7个;年财政预算收入超过10亿元的县市达14个。2013年第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河南省有4个县(市)榜上有名。从第五届到第十届的中部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河南省一直都是高居榜首(见表1),县域经济始终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2.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县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

    县域经济是一种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根据河南省108个县(市)的资源环境、地理区位、社会经济发展、生产力布局等多种因素可以将其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黄淮4个县域经济区域,由于受自然条件、政策环境、工业化程度等因素制约,各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2013年河南省公布的“2012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结果”(见表2)显示:综合排名前30强县(市)中,中原城市群县域占22席,豫北地区县域占3席,豫西豫西南地区县域占3席,黄淮地区县域只占2席。在“经济社会发展”评价指标中,主要按照 “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生活”、“经济可持续发展”等评估指标划分而定,具体比重分别是50%、34% 与16%,包括22项详细的评估指标。结合各县(市)地域分布情况看,河南县域经济发展状况是:以郑州、洛阳为中心向四周辐射扩散,从西北向东南呈梯次差异,从而形成“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经济格局,山区县经济实力高于平原县,交通区位较好的县域经济实力较强,中原城市群县域的经济发展状况最好,其次是豫北、豫西、豫西南县域的经济,发展最慢的是黄淮地区县域的经济。

    (2)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相对滞后

    河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大部分县域以农业生产为基础,县域工业化发展初期主要依靠农业收入来积累资金和拉动需求。河南省108个县(市)中,80%以上的县是经济欠发达的农业县,农业产业化程度低,农业生产和收入水平较低,对工业化进程拉动作用甚微。[2]当前河南省正在进行中原经济区建设,虽然“三化”协调发展是破解的首要难题,但工业化、城镇化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仍存在第一产业比重过大的现象,产业综合竞争力不强,缺乏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农业大县、工业小县的状况还未得到根本改观。2010年,河南省县域一、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4.2%、57.7%、28.1%,第一产业比重高于全省平均值的县(市)有63个,县域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全省平均水平的县(市)有42个,而低于50%的县(市)却有51个。2013年,河南省城镇化率为44.3%,较全国平均水平53.73%低9.43个百分点。由于河南省大多县域长期缺少优势产业支撑,产业层次偏低,县城建设步伐缓慢,中小城镇规模小、数量少,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作用不明显,城镇化作为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的作用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3)政府职能转变落后,管理体制不顺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河南省不少县域还存在单纯追求以GDP增长来衡量政府政绩的发展模式,政府部门在思想观念上还缺乏经济的、市场的、信息化的眼光,在管理体制上还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处理公共事务。近年来,为了快速推进工业化进程,河南省县域的众多中小企业在一夜之间涌现出来,由于其技术设备、生产工艺落后,根本谈不上环境保护,从而给县域的生态环境和县域工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若以大量消耗自然资源、恶化环境为前提,每一个GDP高速增长背后都有可能付出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高昂代价。先开发后保护、重开发轻建设、只开发不保护等经济运行模式如果不改变必将为今后的发展埋下隐患。另外,县级政府管理权限低,对相当部分落地项目没有相应的决策权限,上级主管部门管制较多,县级政府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措施,严重影响到县级政府发展经济的主动性与创新水平。当前,河南省已试点省直管县(市),巩义等10个县(市)由省直管。直管县(市)得到的最大实惠是管理权的扩大,不仅拥有了更大的发展自主权,同时还得到了一系列发展扶持政策[3],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产业集聚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战略

    1.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

    产业集聚是生产力实现空间布局优化和各种生产要素在一定地域的有效集中。加快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是创新体制机制、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载体。[4]建设产业集聚区主要是调整地方产业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与转型,实现经济集约型发展。在产业集聚区的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重新调整产业的组成结构,实现资源使用的最大化,提升环境污染物的综合治理与回收利用,不断控制企业生产成本支出,全面提升产业市场综合竞争实力。

    截至2012年底,河南省共建有产业集聚区180个,其中有114个分布于县域,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主营收入超百亿的集聚区就有90个,约占河南省工业增加值的一半。2012年仅前三季度,产业集聚区就完成投资达6 928亿元,同比增长38%,高于全省投资增速14.4个百分点,占全省投资的48.1%;在建项目7 561个,其中县域产业集聚区完成投资5 124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74%,同比增长40%以上。这表明,产业集聚区已经成为县域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

    2.产业集聚是推进县域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县域经济的主体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目标是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而城镇化的本质就是多种资源和各类经济在地理空间上的综合集聚和优化配置。县域产业集聚通过促进大量企业在城镇集聚发展,可以有效带动资源、人才、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流向城镇,这既增强了城镇产业的实力,也加快了县域的工业化步伐,同时还带动了餐饮、金融、中介、物流等服务业的蓬勃发展,此外,还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以充分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提供必要前提条件,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

    预计到2017年,河南省城镇化率将达到52%以上;到20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达到90%以上,非农劳动力占劳动力的比重可达到60%以上,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可达到50%以上。根据河南省目前的发展现状,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将新增100万,而每增加1个城镇人口,可带动1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因此,仅提高城镇化率一项就可带来全省1800亿元以上的城镇固定资产投资。

    3.产业集聚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培育和壮大产业集聚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首先,产业集聚能有效调整产业结构,使区域分工形成竞争优势。产业集聚具有资源整合、创新、竞合以及产业链条延伸等内动力机制,能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5]如巩义市通过发展耐火材料产业集聚,经过30多年的发展,产业结构已由原来的以耐火材料、水泥、机械粗加工为主,逐步发展为以煤电铝一体化、轻纺、电缆、冶金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其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钢铁、建材、电力、石化等高温行业。巩义市现有耐火材料生产企业400多家,其产量占全国耐材产量的15%以上,2011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400亿,耐火材料产业已经成为巩义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是巩义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其次,产业集聚可强化特色产业,充分发挥区位资源优势,促进技术创新,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升整个产业市场的竞争能力,集聚企业、通过市场竞争、互补合作增强自身优势,从而能有效提升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如长垣县作为中原经济区之豫鲁合作区的节点城市,其起重机械制造产业经过20年的建设发展,从各种零配件的加工、仿制向超大型、精加工、微电子技术领域进军,截至2010年,其起重机械产业集群已拥有重机整机生产企业105家,零配件生产企业800多家,产品涉及10多个系列、200多个品种,2 600 个服务网点遍布全国,全行业实现年销售收入200亿元,形成产、销、研一体的经营模式,占据全国重机市场份额的半壁江山。

    三、基于产业集聚发展县域经济的对策建议

    1.优化县域产业集聚发展的环境

    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和发展,不仅需要市场机制的内在驱动,还需要营造一个优良的外部发展环境,它可以对产业集聚充分发挥政策、市场、服务等方面的有利作用,以促进产业集聚健康发展。[6]

    一是优化政策环境。当地政府应结合县域产业集聚当前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成立专项小组,深入了解企业最新动态,协调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制定有利于产业集聚发展的土地、税收、人力资源、专项补助等政策,使其切实起到引导和保障的积极作用,以确保产业集聚顺利进行。

    二是完善、优化基础配套设施。对产业集聚园区的基础配套设施给予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加快推进园区道路硬化、绿化、水电、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完善重点项目的设施建设,为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提供基础设施条件。

    三是优化融资环境。通过采取构建融资平台、强化融资服务、鼓励企业上市等手段来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由政府控股筹集民间资金成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以降低企业融资风险、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2.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

    加快培育县域特色优势产业,是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的有效途径。县域经济发展,特色产业是第一要素,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战略主攻方向,提升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壮大县域特色优势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打造产业经济的增长极。要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市场发展前景,按照市场需求,充分挖掘本地资源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准确定位,推出“一县一业”的特色优势产业,形成区别于周边地区产业的主产业,产生对外辐射经济的作用力,增强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在市场中占居主导地位,逐渐形成在区域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产业和战略产品体系。

    3.建立县域之间良好的产业衔接机制,促进分工协作

    借助产业集聚,相关产业可通过横向发展,扩展成为关联度高的企业集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并具有延伸性。[7]针对产业链条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要加大改善力度,使县域之间的产业能突破自身规模以及配套方面的局限性,相互衔接、互为支撑,极大地提高产业竞争力,更进一步优化县域之间产业的发展环境。

    提升县域之间产业集聚专业化分工水平和协作能力。专业化分工具体包括产品上下游之间的纵向分工和相关产业的横向分工,可直接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应根据产业集聚过程中市场的配置需求,在原材料生产、加工、销售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建立协作关系,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企业向更专业的方向发展,形成专业化的生产配套企业;另一方面,能增强产业集聚核心竞争力和风险抵抗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超,魏清泉.“新区域主义”与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J].经济地理,2004(1):2.

    [2]蔡红霞.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及对策[J].区域经济,2008(5):110.

    [3]张建新.明年起,省直管县实行全面直管[N].河南日报,2013-11-28(1).

    [4]杨勇.产业集群与县域工业园区视角下的县域经济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28):15967.

    [5]邓俊淼.产业聚集与县域经济发展[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7(8):16.

    [6]杨留晓,孔喜梅,赵山.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6):83.

    [7]刘翠红.产业链延伸视角下的河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