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学习的跨学科地方特色微课设计模式研究

    王丽珍 刘敏 周进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使教育资源产生了巨大的变革,微课逐渐成为地方教育资源发展的新趋势。相较于其他教育资源,微课具有制作简便、资源短小、传播途径多样、应用灵活的突出优势,便于地方课程最大化地满足更广泛学生快速便捷地获取地方资源、了解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学习需求。此外,在基础教育阶段,小学生的注意力保持时间相对较短,且在分类和概念理解上仍然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微课时间较短、内容较少、生动活泼的特征符合小学生学习发展的认知规律。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要全面强化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培养。[1]现阶段,大部分地方文化类微课仍停留在知识与技能的讲授阶段[2],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缺少对学生深度思考和实践运用的训练。学生的问题解决、综合创新等关键素养难以培养,不利于学生对地方文化认同感的提升,难以凸显教育资源聚集的规模化效益。[3]如何立足本国国情、根据时代及地方发展需要,开发出体现地方特色的、系统呈现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微课,已成为地方教育资源建设与发展的重要课题。

    ● 地方特色微课的概念界定

    地方课程是由地方根据国家课程政策和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方面的需要,充分利用地方资源而自主设计、开发的课程。地方课程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实践性和时代性的特征:①地域性是地方课程的首要特征,即不同地区将当地的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状况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充分凸显地方特色;②综合性主要包括课程科目、课程资源的综合,地方课程的综合性开发,有利于课程资源的整合,实现学生的跨学科学习;③实践性是指学生探究性地对地方特有的内容进行体验式学习;④时代性是指地方课程不仅要传播地方文化,还要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紧密相连,以培养时代发展所需的人才为课程取向进行设计与开发。

    我国微课目前已经进入以微视频为核心的微網络课程阶段[4],它不仅是微视频,还包含与之对应的导学单、在线测试、课件讲义等相关资源。根据地方课程的特点,结合微课的发展阶段,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依据[5],笔者认为地方特色微课是依托地方教材、整合地方优秀资源、运用以互联网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出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探究的、适应地方及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系列微视频及相关学习资源。它能够为学生发起学习活动,创设学习情境,呈现学习内容,提供学习工具,确保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进行意义建构。

    ● 地方特色微课建设策略

    未来,人工智能将会全面取代机械性的工作,岗位导向的工作形式将转向任务导向,人类需要从事更具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工作。[6]这对地方特色微课的设计意味着什么?课程要塑造学生的文化底蕴与结构,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和解决实际任务的综合素养,重视特色化、生活化和个性化的学习,强调多元的评价方式。[7]以核心素养为课程取向、项目学习为教学模式、跨学科整合为建设策略的课程,势必成为地方特色微课发展的重要趋势。

    1.核心素养是地方特色微课建设的课程取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根据中国的教育方针为学生制订的发展蓝图,基础教育阶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最佳时期。[8]地方特色微课在关注学生掌握地方文化知识的基础上,还应强调学生应具备完成探究活动所需要的跨学科相关知识和技能,并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实践创新、创意物化以及信息素养等素养。不同主题的微课在设计时要聚焦相应的关键素养,面面俱到的教学目标势必会漫无边际。

    2.项目学习是地方特色微课的教学模式

    面向核心素养的项目学习是学生调动相关的知识、素养、品质等,对跨学科的任务进行深入的探究,解决问题,形成学习成果,并对核心知识和学习过程产生深刻理解,且能在新情境中进行迁移的一种教学模式。[9]资源多样化的微课能够为学生提供项目学习所需的多种学习支架(如范例、问题、建议和导向)。[10]运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必将成为一种发展趋势。项目学习能够以活动的形式把丰富的教育元素(跨学科内容、地方特色文化、科技手段等)融入到项目中,从而转变传统师生角色,变革微课教学模式,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可能。

    3.跨学科整合是地方特色微课的建设策略

    跨学科整合是以某一学科的任务或问题为切入点进行的多学科统整。[11]它不仅能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以跨学科的方式结构化,还将学生置于真实的、复杂的探究情境[12],既弥补了学生在各学科知识间的分裂,又帮助学生适应地方文化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运用跨学科的相关知识及技能完成基于地方文化的探究活动。跨学科的设计要根据地方特色微课的主题,选择恰当的切入学科,再整合其他相关学科,让学生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整合各学科知识,促进思维发展。

    ● 地方特色微课的设计模式

    本研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课程取向,以跨学科整合为建设策略,将项目学习作为教学模式,参考余胜泉等人设计的“STEM跨学科项目设计模式”[13],在完成“确定特色主题”与“教学分析”环节后,以基于地方特色的项目为立足点,完成活动设计、内容分析与微课的资源库设计,接着进行总结设计,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相应的评价设计。在此基础上,构建出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地方特色微课设计模式(如下页图1)。

    1.确定主题

    在确定主题时,要定位地方特色。地方课程的主题主要有历史遗迹、人文精神、民族风俗、传统艺术及自然资源。地方特色微课必须将地方特色资源作为切入点,根据当地学生的能力水平和兴趣爱好进行选取,以增强微课的地方适应性。大同是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淀了古迹文物、民族融合、精神风貌等多种文化资源。因此,课例将“古迹探秘”“人物追忆”与“史事回看”作为地方特色微课的三大主题。

    2.教学分析

    在微课设计前期,设计者需要进行学情分析与教学目标分析。学情分析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时代特征及其对地方文化的认知水平。教学目标可分为三个核心要素:知识目标、学科目标与素养目标。知识目标是指学生能够认识、理解和体验地方特有的历史遗迹、人物精神等内容,它是地方特色微课的基础目标,可进一步划分为综合理解、相互关联、迁移应用三个维度。[14]学科目标是指学生能够掌握完成探究活动所需的多学科知识及技能,如语文学科的表达、创作,美术学科的设计、手工制作等。素养目标则是指在21世纪,学生应该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地区发展需要的关键素养[15],如人文底蕴、科学素养、问题解决等能力。“许家窑的石器”项目以知识目标为基础,运用项目式学习从学科目标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最终实现学生素养目标的培养(如下页表)。

    3.地方特色微课的项目设计

    项目设计是整个微课设计模式最核心、最重要的工作。[16]本研究以历史学科为切入点,在“古迹探秘”主题中共设计了六大项目(如图2)。项目设计主要包括活动设计、内容分析和资源库设计。

    (1)活动设计

    活动有利于学生对地方特色文化的内化。地方特色微课的活动设计要尽量依托参观、制作等形式,形成跨学科、多主题(知识类、动手类、体验类、探究类)的活动内容。[17]“许家窑的石器”项目通过三个活动(如图2),从新知学习、动手探究到情境体验,让学生用跨学科的方式对许家窑的石器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思考。

    (2)内容分析

    内容分析是地方特色微课设计的关键。微课的内容要打破学科边界,充分结合学生在地方生活中接触到的各个方面,分析完成活动所需的跨学科知识结构,以活动中的可划分知识点为单位,各个单位之间相互整合成整个活动的知识点群,最终将所有活动的知识点与地方特色微课形成映射关系。[18]“许家窑的石器”以地方教材《古都大同》为依托,围绕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的相关知识,按知识的难易程度及学生的初试能力进行分层[19],最终将内容整合成与知识点相对应的系列地方特色微课(如下页图3)。

    (3)资源库设计

    资源库设计是地方特色微课设计不可或缺的环节。资源库需要呈现多种类型的学习内容,可以是项目的任务说明、学习建议、向导指南,也可以是学生用于学习的视频、作品范例和工具教程(可视化工具、搜索工具、交流工具)[20](如下页图3),还可以是观看视频后的在线测试。资源库能够为学生的学习过程营造真实情境,提供项目学习所需的相关资源,在情境化、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中真正起到支撑、承载、联结的作用。

    4.总结设计

    总结是将项目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经验系统化、结构化的过程。地方特色微课的总结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对学到的地方文化知识、跨学科知识结构、工具与习得技能、问题解决流程进行总结,为学生下一步在新情境中的迁移做好准备。课例为学生提供半结构化的思维导图,学生需在项目完成后,与小组成员共同商讨调整,以知识节点与知识关联的形式将自身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知识经验表示出来,最终实现由实践到知识及经验的转化。[21]

    5.评价设计

    评价设计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和产物的监控和评价。基于项目学习的地方特色微课应建构多元的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价侧重使用知识测验等形式了解学生对地方文化知识的掌握情况。表现性评价通过学习作品对学生在项目学习过程中问题解决、合作交流、批判性思考与创新等能力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查。课例为学生匹配石器功能的相关测试题,还使用档案袋收集学生的学习制品及话剧演出过程中的体验、反思,并对学生的活动汇报与展示进行评价。

    ● 结语

    地方特色微课设计的关键是要满足地方和学生的发展需求。本文提出了基于项目的跨学科地方特色微课设计模式,并以大同市小学地方课程“古都大同”系列微课为例进行该模式的应用。研究认为,探索21世纪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的、跨学科整合的、基于项目的地方特色微课设计模式,促进了地方特色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的构建,引领了地方教育信息化的新發展[22],启发了高校对地方文化“产学研”的发展研究,唤醒其承担相应学术责任的意识[23],有助于弥补地方教育的缺失,增强学生的地方文化认同感,同时提供了一种更为个性化的体验式学习,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地方特色微课的设计必将是一个持续完善的过程,需要教师、学生在实践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与补充。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052/moe_838/201902/t20190223_370857.html,2019-02-23.

    [2]杨晓娟,巩道坤,毕华林.问题解决类微课的教学有效性实验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2):52-58.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04):36-42.

    [5][16]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6]John Boudreau, Ravin Jesuthasan, David Creelman.未来的工作:传统雇用时代的终结[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7]王竹立.论智能时代的人-机合作式学习[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09):18-25+33.

    [8]王立宽,胡玉平,张翼.构建适合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校本课程体系[J].课程·教材·教法,2016(07):108-115.

    [9]夏雪梅.从设计教学法到项目化学习:百年变迁重蹈覆辙还是涅槃重生?[J].中国教育学刊,2019(04):57-62.

    [10]好好学习.一张图搞懂学习支架五大表现形式[EB/OL].http://blog.sina.com.cn/s/blog_1459fdfec01030eoo.html,2017-11-09.

    [11]唐晓勇.未来教育你差的不是“互联网+”,而是有没有用这些工具做“课程统整”![EB/OL].http://m.sohu.com/a/197392868_227364,2017-10-11.

    [12][13][20]余胜泉,胡翔.STEM教育理念与跨学科整合模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5(04):13-22.

    [14]杨现民.2016-2017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发展蓝皮书[EB/OL].http://cit.bnu.edu.cn/sysdt/51771.html,2018-05-31.

    [15]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16]陆青雯.面向学前教育的主题微课程开发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6(11):134-137.

    [17]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711/201006/xxgk_88602.html,2001-11-19.

    [18]周东岱,樊雅琴,于颖,等.基于steam教育理念的小学课程体系重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7(08):105-110.

    [19]周贤波,雷霞,任国灿.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项目课程中的教学模式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6(01):97-102.

    [21]韩营,赵蔚,姜强,等.动态思维导图引导的知识资源共建共享模型[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01):105-112.

    [22]胡鐵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3]张岩,王策.“互联网+”环境下非遗文化的整合推广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8(05):125-128+135.

    作者简介:王丽珍(1970—),山西大同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教授,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信息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师教育研究;刘敏(1996—),山西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基础教育信息化;周进(1993—),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情感计算。

    基金项目:201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信息化视野下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和策略的国际比较研究”(19A10120012)、山西省“133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计划2017年度一般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区域特色资源建设研究”(J2017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