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景祁咏物词的风格特征

    赵秀红

    [摘 要]蒋景祁的咏物词不同于堆砌用典的方物志,而是继承了《乐府补题》比物类志的传统;不追求体物入微,而是咏物中微有个人情思寄托;不同于浙西派的空洞堆砌,追求典雅而富有机趣。蒋词对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咏物词既有所借鉴,又有意修正,体现了蒋景祁以创作实绩规矩词坛走向的努力。

    [关键词]蒋景祁;朱彝尊;咏物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志码]A

    蒋景祁,字京少,是清代初期阳羡词派第二代领军人物,浙江宜兴人,曾编过《梧月词》和《罨画溪词》两本词集,《梧月词》已失传,《罨画溪词》刻本亦不可见。聂先《百名家词钞》里收《罨画溪词》79首,《荆溪词初集》《瑶华集》《见山亭古今词选》等选本皆收录有蒋词。去其重出,共146首。加上笔者从藏于上海图书馆家谱中心的《西余蒋氏宗谱》中辑得6首,共152首,其中咏物词28首,反映出蒋景祁对咏物词的偏爱。蒋景祁的咏物词多作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至二十二年(1683年)滞留京师的这段时间。其时备受康熙恩宠的浙西派代表人物朱彝尊的咏物词逐渐脱离《乐府补题》传统而转向歌咏太平、燕享嬉乐,浙西派咏物词逐渐显出空疏琐屑的弊病。蒋景祁这一时期的咏物词对以朱彝尊为代表的浙西派咏物词既有认同和继承,又有反拨和纠正,体现了他以创作实绩规范词坛风气、纠正浙西派弊病的努力。

    一、蒋词不同于堆砌用典的方物志,继承了《乐府补题》的比物类志传统

    蒋景祁的咏物词多收于《罨画溪词》,以其中年以后的作品为主。康熙二十二年,38岁的蒋景祁回到宜兴,准备刊刻《罨画溪词》,请徐喈凤作序,并着手编辑《瑶华集》。董儒龙《贺新郎?挽蒋京少》记载了蒋景祁早年结集《梧月词》、晚年结集《罨画溪词》的情况。《罨画溪词》编好后,蒋景祁曾让自己的儿子给董送去一册。

    蒋景祁对于浙西派的形成及咏物词在清初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康熙十八年,蒋景祁与朱彝尊因参加博学鸿词科考试在京师相识。朱彝尊《乐府补题序》云:“《乐府补题》一卷,常熟吴氏抄白本,休宁汪氏购之藏书家。予爱而亟录之,携至京师。宜兴蒋京少为倚声好长短句,读之赏激不已,遂镂版以传。”蒋景祁帮助朱彝尊刊刻《乐府补题》,使其传观于京师“辇下诸公”之手,从而掀起声势浩大的追和《乐府补题》的运动,词体因之一变。蒋景祁《刻〈瑶华集〉述》云:“得《乐府补题》而辇下诸公之词体一变。继此复拟作《后补题》,益见洞筋擢髓之力。”蒋景祁对《乐府补题》“激赏不已”,可见对其词学观的认同。朱彝尊早年所作咏物词,也是讲求寄托的。如其早年作的《长亭怨慢?雁》,《白雨斋词话》认为其“感慨身世,以凄切之情,发哀婉之调,既悲凉,又忠厚”,清醇雅正。所以,在康熙十八年,他们的词学观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其后不久,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发生了变化。严迪昌[1]认为“浙西词宗正是借《补题》原系寄托故国之哀的那个隐曲的外壳,在实际续补吟唱中则不断淡化其时尚存有的家国之恨、身世之感的情思”。康熙十八年朱彝尊受到康熙恩遇后,其咏物词越来越脱离比物类志传统而沦为堆砌用典的方物志。他在晚年编定自己的词集时,将所有咏物词编入《茶烟阁体物集》中,并按类书形式依次分为节气、物件、花卉果蔬、动物等系列。

    蒋景祁的咏物词中入题之物也很多,对词的题材方面有所开拓,但其咏物词清雅委婉,与浙西派的琐屑铺陈不同。如《大酺?腊八粥》:

    算几番风,几番雨,入腊已经八日。斧冰为糜粥,待斋厨火暖,围

    炉蓐食。对景寻思,依稀此味,仿佛家乡颇悉。凄寒浑不管,且酒沽醽

    醁,果荐榛栗。漫一笑年来,只须如此,赚人为客。

    谁与停箸忆,便当食、三叹思量及。已料得、黄梁舂细,白露零残,寄来许、久迟

    消息。故园人望断,想欲付、音书几驿。空拨尽、寒灰迹。遮莫望了,

    北地雪花正积。江南梅已半坼。

    这首词明是咏物,实为抒怀。开篇交代时间,“算几番风,几番雨,入腊已经八日”,写得委婉典雅。接下来描写腊八粥制作过程,然后由眼前之景引起思乡之情。最后作者由滞留北方看到下雪情景,想到家乡江南的梅花已经含苞欲放,“北地雪花正积。江南梅已半坼”。全词由腊八粥引起,进而抒发异乡羁旅飘泊的感受,景中含情,情以景现,一唱三叹,韵味悠长。再如《玲珑四犯?咏镜》:

    鸾舞晓空,鹊飞残月,汉宫春去无影。一奁新水渌,几度菱花莹。清光迥然长映,拂莓苔、碧痕逾静。红粉谁娇,青衫有怨,偏照恁凄冷。

    秦嘉别来愁迸。胜玉台宝色,虚对妆靓。开时朝黛远,卷处轻烟暝。摩娑绿鬓成辜负,谩销得、安仁秋兴。待诉与蛾眉,此情难暗省。

    该词上片首句以藏题技法,从鸾、鹊典故写起,引出所咏之物;第二句以比喻手法铺写明镜如一奁清澈湖水莹莹闪亮,“红粉谁娇,青衫有怨,偏照恁凄冷”,突出了镜子的情感意象,即由明镜引起的美人闺怨情思和士人的感时咏怀。下片首句点出“愁”字,而“开时朝黛远,卷处轻烟暝”句摹写物态,对仗工稳,语言雅致流丽;最后归结为“待诉与蛾眉,此情难暗省”,表现了士人知音难遇的惆怅之感。全词既摹写物态,曲尽其妙,又不纯粹黏于物象,耐人寻味。

    蒋景祁所创作的咏物词能够继《乐府补题》微有寄托、咏物而不黏于物的传统,与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咏物词发展方向不同,体现了他以创作实绩规矩词坛走向的努力。

    二、蒋词不追求体物入微,而是咏物中微有个人情思寄托

    一般而言,咏物词的特色在于体物、状物,尽力描摹物性。写得好的咏物词能体现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追求,表现出作者卓越的审美水平和用文字再现自然物态的技巧。然而,如果过分注重词句之典雅、摹物之铺陈、典故之运用,而忽视情志的表达,则必然使创作走上绝路。浙西派从一开始就隐含了这一弊端。张宏生[2]在《朱彝尊的咏物词及其对清词中兴的开创作用》一文中指出:“诗贵立意,词也是如此。朱彝尊为了不为《乐府补题》的路数所囿,作了一些探索,可是在另一个方面,由于把立意这个基本要求也丢了,有些作品也就显得一味逞才,过求生新,读后使人感到语尽意枯,缺少一种生气贯注的力量。而浙西派中的不少朱彝尊的追随者又片面接受了这一点,竞用涩字,务求僻典,描摹生活中的一些不值得关心的事物,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朱彝尊最本质的独创精神,形成了词坛上的一种不良风气。”

    浙西派的一味征典,琐屑饾饤,使词丧失其本身的美感,抹杀了咏物词抒发个人情志的传统,更不用说比兴寄托了。所以,在浙西派咏物词用典达到极致而产生流弊之后,才出现词论要求词中存比兴寄托以救词弊的观点。常州词派讲究词是“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张惠言《词选序》)[3],极力抬高词体地位,用比兴寄托、微言大义的方式来说词,对咏物词也开始讲究言外托喻之旨。谢章铤指摘当时词坛习气云:“是盖乾嘉以来,考据盛行,无事不敷以古训,填词者遂窃取《说文》,以高其声价。……而开卷必有咏物之篇,亦必和《乐府补题》数阕。”[4](P3569)蒋敦复评价南宋咏物词云:“即间有咏物,未有无所寄托而可成名作者。余于近来诸君子咏物之作,纵极绘声绘影之妙,多所不取。”[4](P3675)这些都是对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咏物词弊病的批评。

    其实,早在康熙中期,蒋景祁就已经发现浙西派咏物词的弊端。为了纠正这种弊病,蒋景祁着手编辑词选《瑶华集》,同时在创作上努力探索,为词的健康发展多方寻找出路。在咏物词的发展史上,各家以词咏物,多采用中长调形式,以便于摹写物态物性,蒋景祁咏物词与别家不同的是他不仅用长调,也多用小令短调来咏物。如其《南歌子?咏琉璃瓶红鱼》:

    测去如千顷,凝来只一丸。明螺窗外月光寒。恰似危楼云雨水扶天。

    锦鲫双双泛,浮萍点点摊。高低滚得浪纹圆。不识玻璃三寸许多宽。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角度不同,意趣迥异。“玻璃三寸”之间却见出“明螺窗外月光寒”、“危楼云雨水扶天”胜境,见得浪纹圈圈,浮萍点点,将咏物词写得如此富有机趣。再看其《风入松?寒鸦》:

    朝翔恰散早朝班。夕影下烟峦。柳堤叶尽无藏处,霜飚冷,飞去飞还。落日空潭古戍,孤村疎树前山。

    昭阳曾黯玉人颜。拢鬓晓来寒。黄云城畔归栖急,秦川女、几上声残。呵指挑成锦字,停梭重验刀环。

    这首词将作者的身世之感打并入词,以寒鸦喻官,“昭阳曾黯玉人颜”,正如蒋景祁自己一样,一生困顿科举,南北奔走,似寒鸦“霜飚冷,飞去飞还”。咏物而有寄托。《瑞鹤仙?慈仁寺松》一词更是借古今时空的延续变化抒发了词人心中的抑郁忧愤:

    何年冰雪贮。看烧节为烟,团枝作尘。沧桑几经度。对伊浑不记,

    金元风雨。苍然如许。听涛声、鳞髯夜怒。未须愁、化石空坛,莫便吟

    龙飞去。

    无据。王孙草尽,贤士台荒,大夫封处。衣冠太古。青磷

    夜,赤虬语。叹支离相伴,一篝佛火。沸彻僧寮渔鼓。做年年送客长亭,

    销魂此树。

    慈仁寺松身在京畿,阅尽人间的更替兴亡,依然坚持着“苍然如许”的孤高。全词幽愤而不觉凄清,郁勃而不显衰飒。同时作者也借松的高洁暗喻自己不慕权势、操守自持、耿介清高的品格。

    蒋景祁将咏物与抒发个人情思结合起来,用典有节制,追求典雅精工的艺术风格,既能铺写形态,绘形摹性,又能寓身世、个人情思于用典之中,具有一种灵动的美,与朱彝尊后期咏物词的取向有明显不同。

    三、蒋词不同于浙西派的空洞堆砌,追求典雅而富有机趣

    蒋景祁将朱彝尊12首《沁园春?拟艳》选入《瑶华集》,并在《刻〈瑶华集〉述》里指出:“艳情冶思,贵以典雅出之,方不落黄莺、挂枝声口,如竹垞《沁园春》诸作,摹画刻露,庶几靖节闲情之遗,非他家可到。”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蒋景祁对词的看法:只要写得典雅,连艳情之作都显得像《闲情赋》那样有寄托了。不论这种观点片面与否,他对典雅的追求确是不争的事实,这也是他对浙西派的堆砌故实、空疏琐屑的着力反拨。如其《凤衔杯?蛱蝶花》:

    双翅垂垂低飞样。有千种、轻盈难状。任娇小吴姬,薄罗扇子微微飏。看扑倒,原无恙。

    菜花风,杨花浪,榆花茵,桃花门巷。问何处飞来,庄生晓梦魂飘荡。浑落在,青苔上。

    该词上片摹写蛱蝶花物态,将其轻盈欲飞情态刻画得生动传神,极富感染力。下片的“菜花风,杨花浪,榆花茵,桃花门巷”,典雅流丽,给人一种审美享受;接下来以一设问句重新提起所咏之物,将蛱蝶花喻为落在青苔上的一个梦境,创作出一个美轮美奂的艺术境界。再如《疏影?黄梅花》:

    未应破腊。早一枝檀晕,和雪低压。舞月婆娑,照水欹斜,好梦

    昏黄巫峡。点将鸦额无深浅,正仿佛、汉宫妆法。盼晴和、瓦雀飞来,

    啄损腻香曾踏。

    小阁风帘乍阖,剩斜阳槛外,独自萧飒。剪取疏枝,

    相对幽窗,相伴博山金鸭。罗浮半枕游仙路,销腊炬、夜寒吟榻。只陇

    头、欲寄迢迢,好与一丸封押。

    开篇先写梅开季节,“未应破腊”;再写梅花姿态,“和雪低压。舞月婆娑,照水欹斜,好梦昏黄巫峡”;接着用梅花妆典故,“点将鸦额无深浅,正仿佛、汉宫妆法”。下片写作者赏梅、剪梅,“剩斜阳槛外,独自萧飒”,隐含作者的身世感悟。该词刻画了梅花的冰雪出世之姿,寄寓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的理想。

    总体上看,蒋景祁的咏物词继《乐府补题》传统,既对以朱彝尊为首的浙西派咏物词有所借鉴,又对其铺陈征典等消极方面进行有意修正,呈现出怨而有节、归于醇雅的艺术特征。

    [参考文献]

    [1]严迪昌.清词史 [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1:253.

    [2]张宏生.朱彝尊的咏物词及其对清中兴的开创作用[J].文学遗产,1994(6):107.

    [3]施蛰存.词籍序跋萃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796.

    [4]唐圭璋.词话丛编(第4册)[C].北京:中华书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