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使连词。假使。苏洵《六国论》:“~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黄宗羲《原君》:“~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
【向使】假如。杜甫《九成宫》诗:“向使国不亡,焉为巨唐有?” 假设
假设假(假之;假令;假如;假若;假使;假而;假是;假定) 令(向令;设令;借令;浸令;借令;弟令;诚令) 苟(苟或) 即 自 诚 讵 向使 把似 借使 遮么遮莫 浸使 浸假 乡使 譬使 向使 借若 表示假设:设(设或) 向 如(如果;如若;如其;如使;如或;如令;如是;有如;设如) 或(或者;或若) 要(要是) 使(当使;如使;倘使;设使;乡使;借使) 倘(倘若;倘如;倘或;倘使;倘然) 傥(傥若;傥使;傥或;傥然) 若(若非;若如;若其;若是;若果;若令;若使;若或;若还;若苟;若为;若然;或若;当若;有若;设若;假若) 借 脱(脱若;脱或;脱使) 适 而 抑(抑或) 借 可中 都然 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万一 (姑且认定:假设)
另见:虚构 向使
231.向使(p483.3)书证引作: 《史记·秦始皇纪论》引贾谊: “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 按:引文失误者二: 一、“向使”, 《史记》原文作“藉使”,各本无异文,当是编者引述时臆改。其实本篇另有书证可引: “嚮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天下集矣。”嚮,通向。改引此段书证可也,无烦改篡古书也。 二、引文误删末句: “宗庙之祀未当绝也。”则前引文“秦之地可全而有”之语气不完,[倘无后句,则句末必施语气词“也”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