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文
咨文旧时公文书的一种,用于官署或官阶平行者之间。《清会典事例》三十三卷《吏部满洲铨选》:“承袭官爵者,由该旗咨文到日开缺。”辛亥革命后,平行机关行文也用咨文。解放后废除。 某些资本主义国家 (如美国)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关于国事情况的报告,叫“国情咨文”。
咨文zīwén❶ 〈名〉旧时用于同级官署或官阶之间的一种公文:传送咨文│有咨文可据。 ❷ 〈名〉一些国家的元首向国会提交的关于政策、主张或国家情况的书面报告:国情咨文│提交咨文。 咨文
咨文在实行总统制的一些国家中,总统向国会提出施政报告和法案建议等文件的总称。又称“总统咨文”。通常由总统亲自在国会宣读,或用书面方式送交国会。理论上国会可以不采纳总统咨文,但事实上往往接受。如果国会真的不采纳,则总统有权对违反其意志的立法加以否决。咨文有国情咨文、经济咨文、预算咨文、特别咨文等。 公文
公文牍(文牍;公牍;剡牍) 牒(牒文;牒案;牒牍;章~;通~;军~) 札(札子;札书) 方板 公函 公事 刀笔 简书 书檄 朱墨 言事 手本 公文草稿:文稿 旧时的一种公文:移(移文) 记(奏~;牒~) 牌(~文;行~) 禀(~帖;~文;~示;章~) 申(~文;~请) 文书,公文:文移 文劄 朝廷的公文:台检 朝廷中的简便公文:札子 札文 部颁的公文:部咨 上司的公文:宪件 命令下级的公文:饬令 上司批复的公文:宪批 呈报的公文:状牒 清代的官书:牒呈 下级官府回复上级的公文:应书 旧时用于同级官署的一种公文:咨(咨文) 零星少量的公文信函:只简片削 累积的公文:积牍 (机关相互往来联系事务的文件:公文)
另见:机关 政府 联系 文书
咨文zī wén某些国家元首向国会提出的关于国事情况的报告。1958年《新知识词典》:“国情咨文: 是美国总统咨文的一种,内容是回顾过去一年国内外的情况,并提出政府的政策和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