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秦庭❶请求援兵。唐杜甫《秦州见敕目薛三璩授司议郎毕四曜除监察与二子有故远喜迁官兼述索居凡三十韵》: “独惭投汉阁,俱仪哭秦庭。” ❷谓志士忠愤以报国。唐李白《流夜郎半道承恩放还,兼欣克复之美,书怀示息秀才》诗: “悲作楚地囚,何由哭秦庭! ” ●《左传·定公四年》: “初,伍员与申包胥友。其亡也,谓申包胥曰: ‘我必复楚国。’ 申包胥曰: ‘勉之! 子能复之,我必能兴之。’ 及昭王在随,申包胥如秦乞师……依于秦墙而哭,日夜不绝声,秦饮不入口七日,秦哀公为之赋《无衣》。九顿首而坐。秦师乃出。” 另见《战国策·楚策一》、《史记·伍子胥列传》。申包胥: 以申为氏,又叫蚡冒勃苏。复: 通 “覆” 。春秋鲁定公时,吴兵攻破楚都,楚昭王逃亡,申包胥到秦国求援。在秦庭痛哭七日,感动秦哀公,出兵救楚。
哭秦庭指申包胥向秦乞救兵之事。《左传·定公四年》:“申包胥如秦乞师,曰: ‘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秦。寡君失守社稷,越在草莽,使下臣告急……’秦伯使辞焉,曰:‘寡人闻命矣。子始就馆,将图而告。’对曰:‘寡君越在草莽,未获所伏,下臣何敢即安?’立,依于庭墙而哭,日夜不绝声,勺饮不入口七日。”唐李白《李太白集》 十九《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请人做事
请人做事求人办事,向人说好话:磕头烧香 烧香磕头 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洗耳恭听 表示请人看信:鉴 请人往迎:请逆 请兵抒国难:哭庭 哭秦庭 请求守关:请泥 请求记功:请功 请人担任工作:请(延请) 哭秦庭在秦国宫廷痛哭。喻指到别国哀求援助。也作“秦庭之哭”。春秋时,楚人伍子胥率吴国军队攻入楚国郢都,楚国大夫申包胥来到秦国求救。秦国最初没有答应出兵,申包胥在秦庭不吃不喝哭了整整七天七夜。秦哀公被他的忠诚打动,终于答应派兵救援。(见《左传·定公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