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舌❶ 比喻掌握机要的重臣。《诗经·大雅·烝民》:“出纳王命,王之~。”《后汉书·李固传》:“尚书亦为陛下~。” ❷ 指口才,言辞。《史通·杂说下》:“故知~翰墨,其辞本异。” ❸ 喻险要之地,交通要道。《南齐书·刘绘传》:“南康是三州~。”
喉舌hóushé咽喉和舌头。比喻代言人或媒体 △ 报纸是人民的~。
喉舌hóushé〈名〉泛指说话的器官,常常比喻为国家、团体说话的人或舆论工具:报纸是党的喉舌。
【喉舌】1 泛指说话的器官。2 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宣传机关、宣传工具或个人。如:党报是党的喉舌。
喉舌hóu shé❶比喻掌握机要、出纳王命的重要官员。《诗·大雅·蒸民》:“出纳王命,王之喉舌。”今比喻代言者。如:党的报刊是人民的喉舌。 ❷比喻险要之地。《南齐书·刘绘传》:“南康是三州喉舌。” 要地
要地雄处 重地 剧部 要津 重要的地域:要枢 重要地区:奥隅 近中心的重要地区:腹心 要害之地:吭首 胸心 心喉 襟要 襟喉 衿喉 衿要 喉舌 喉咽 喉衿 项领 扼要之处:咽喉(~要道) 控扼四方的要地:四冲 中枢要地:肠胃 靠近京畿的要地:关阃 形势回互环绕的要害之地:衿带 关塞要地:关要 咽喉要地:关键 边疆要地:藩表 水陆冲要之地:津要 中心、冲要之地:枢要 交通要地:吭咽 咽喉 喉吭 喉吻 四通八达之地:孔道 重要道路会合的地方:走集 风门水口 处在交通要道的形胜之地:要冲 冲会 要冲地区:肩髀 水陆交通必经之所处:关梁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作用的地方:圣地 佛教圣地或僧侣住地:雪岭 (重要的地方:要地)
另见:重要 要塞 城市 守卫
接替的人
接替的人替人 代替别人的人:替身 替手 代庸 代理人:顶手 代理 受当事人委托,代表其处理具体事务或进行某种活动的人:代理人 代为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喉舌(耳目~) 接替前辈工作﹑事业的人:接班人 君主国家中指定或依法继承王位的人:继承人 皇位承继人:嫡嗣 嫡系继承人:冢子 家族传承接代的人:家堂香火 代人受过或受害的人:替死鬼
另见:代替 代行 帮助
要道
要道要路 要径 关道 高衢 交通要道:剧路 喉舌 通都要道:要会 出入的要道:锁钥 纵横交错的要路:午道 四通八达的要道:四冲八达 四冲六达 (重要的路:要道)
口才
口才口码(口码子) 口机 齿舌 喉舌(~翰墨) 嘴舌 词华 言巧 议论、口才:唇吻 好的口才:敏口 敏捷的口才:电舌 流利的口才:婴舌 犀利的口才:词锋 能说会道的口才:斓斑舌 良好的口才:三寸舌 三寸之舌 三寸不烂之舌 雄辩的口才:铜唇铁舌 极好的口才:妙舌粲花 粲花妙舌 粲花之舌 折角之口 口才好:口辩 口辨 口才敏捷:给口 舌辩 口才机智敏捷:辩敏 口才敏捷,吐词若神:神口 资质聪颖,口才犀利:慧心妙舌 慧心巧舌 口才差,不善表达:夯嘴夯腮 钝口拙腮拙口钝腮 拙口笨腮 拙嘴笨腮 拙口钝辞 拙口钝腮 拙口拙腮 拙腮笨口 拙嘴笨舌 拙嘴钝腮 笨嘴笨舌 笨嘴拙舌 笨口拙舌 (说话的才能:口才)
另见:会说 健谈 善说 善辩 辩论 讲说 喉舌
喉舌象征政党、国家或部门、团体舆论宣传的工具。
喉舌
喉舌既可指新闻媒介(如报纸、刊物、电台、电视等),也可指从事该职业的记者或工作人员,因为归根结底,“喉舌”还是要落实到人。
喉舌hóu shé泛指说话的器官。多比喻代为发表言论的工具或人。1901年《清议报》第壹百册《本馆论说》:“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1906年严复《述黑格儿惟心论》:“盖一切之民族,各自为其客观心,而无对待心,为之环中枢极。前所指之先进民族,尝一一焉为其喉舌,为其代表者也。”
|